许翔
摘要:人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无论是在社会生产活动还是在教育活动当中,应该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放在第一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落实目前我国的教育理念,促进新课标改革进程的加快。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手段,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教育管理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 中学教育活动 教育管理现状 提出的相关措施
目前我国中学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要实现人性化的管理以及教学,不断突破就有教育制度的禁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早在古代都已经被我国儒学思想家提出来,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同时西方国家也在1900年左右提出了在这方面的相关理论,都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为人的报复和理想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进一步要求尊重人的精神自由。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社会呈现出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而且拉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也是自由化的社会氛围,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下人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可以充分激发出人的创新潜力,因此目前我国中学管理活动当中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学校管理工作当中的指导思想。
一、在中学教育管理活动当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相关内涵
以人为本在思想理念是我国科学发展观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内容,要求尊重人的思想自由,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充分激发人的创新能力,在生产生活活动当中能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世界。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界教學活动当中的深入发展,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德育教育以及思想教育,这些都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着本质上的联系。而且中学教育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同时还针对教师的教育工作,而教师与学生也是学校从事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和重要载体;另外在中学教育管理当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关系,包括了学校教师以及师生之间的三者关系,而学校的管理工作只要是为了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健康成长,而这些都可以促进校园建立其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管理手段都需要与严格的校园管理制度相结合,严明的校纪校风进行协作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思想在中学活动当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措施
(一)始终将教师放在教学管理当中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
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始终是和该学校的师资水平挂钩的,如果一个学校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那么该学校的教学效果往往比较好,学生的素质也比较高,因此在中学教育管理活动当中始终要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要把以师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第一,在中学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要把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放在重要的管理内容当中,要充分强化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始终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的正统地位,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做到教学管理上的以人为本;第二,意识活动要与实践活动始终保持一致性,在中学管理当中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促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教师实际情况的相结合,不断拓宽教师提高教学手段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
其一就是要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思想,让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要他们变成着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加强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提升。其二,就是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的能力以及素质,学校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名师演讲讲座,从而让他们加强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最后,要建立健全教师责任问责机制以及奖励机制,从而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有动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促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以及内容上加大创新力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奖励机制体制方面的建设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切入,第一学校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明确教师的心理需求,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上的创新,对教师的新星教学成果进行肯定以及奖励。第二,学校要建立轻松愉悦的教学竞争氛围,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发展所需要的教材设施,以及相关的教研经费。第三,在教育管理活动当中要积极设置丰厚的奖励来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主动性,比如对有重大科研贡献的教师进行奖金奖励或者是职称奖励的,对于那些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或者是精神上奖励,从而营造一种健康的竞争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第四,建立健全有关教师的业绩考核机制,为教师教学工作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给教师施压的同时也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帮助教师不断突破固有的教学模式。
(二)始终坚持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以人为本在学生教育工作当中的落实
学生始终是学校教育当中的主体,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中心,因此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实现学生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学校要想做好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就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目前经济政治新背景下的心理活动与生活状况,了解中学生在该年龄阶段的思想活动以及精神状况,以及该时期下主要的发展特点。目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学生对于各种知识的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而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比较强的年龄阶段,而且在这个阶段下还伴随着叛逆性以及逆反心理,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其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一些因素的干扰,所以这些都加大了中学方面的教育管理,不利于学校教育制度秩序上面的维持,所以中学在教育管理活动当中学校以及教师要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状态,必须要对学生灌输学习对于未来成长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作为与学生进行直面交流的重要人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学习状况及时进行了解,多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缓解学生的生活压力。另外,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当中必须要实现个性化教育,个性化的教育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内容之一,而且符合目前中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的特点,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学校在从事教育活动当中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做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工作的统一,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以及管理。在学校管理活动当中以班级管理为主,学校通过班主任强化个性化的管理,而在班级管理活动当中以小组管理为主,教师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针对化的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可以不断强化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在對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除了课本知识上的教育内容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课外知识以及节课外活动兴趣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自制能力方面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将学生引入到班级管理活动,或者是学校管理活动当中,比如班级活动当中班干部方面的选拔和任用,学校方面学生会与校园管理之间的衔接,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加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在这些过程当中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能力方面的提升。最后,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从而减少学校在政策实施上的阻力,让学生能够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给予支持和包容,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中学管理教学理念是新时期下我国教育部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在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一个人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科学文化修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在未来学习以及生活当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家元.谈“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07).
[2]李洪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7,(08):12-12.
[3]王宪茹.“以人为本”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01):267.
(作者单位:南京树人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