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作为国家的公共资产,合理应用对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的方式方法,在阐述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必要性后,对加强有偿使用提供了几点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献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有偿使用
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如何更好的发挥出国有资产的公益性价值,促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盘活和资源配置都会受到当地居民和上级的关注,那么合理展开国有资产管理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国有资产概述及有偿使用的范围
(一)国有资产概述
国有资产在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且国家为经济及社会效益的资源总和,也是属于国家所用的一切资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国家资产总额指的是国家资本、国有法人资本、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等等。分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及资源性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指的是主要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经营或是使用[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指的是被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也是在法律上认定国家所有的资产总和。资源型国有资产指的是国家土地,森林及矿藏等相关资源。对于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国家还设置了相应的监管机构和国有资产的立法,进行立法设置的目的是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中财经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全社会。国有经济也是国家所有权经济。财经委员会职能对国有经济展开外部监控,其主要职能是审阅国家经济的管理和安排工作,并落实相应的监控责任[2]。
(二)有偿使用范围
在2016年,我国财政部门曾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标注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将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纳入到政府的非税收入中,将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看待。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更多指的是各种类别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转让处置等方式来获取的收入,以及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收益提及提供担保等多种方式多取得的收入。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价值分析
首先,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当前我国各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更加注重资产清查等资产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的有偿使用效果,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真正的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从而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其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可以明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内容,并明确各項内容的资产使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廉政作用和公益性价值,从而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满足正常办公的需求下,对于额外需要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需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对一些原本闲置的产品有偿资产进行重新支配的更是可以提升资产的整体使用效率,在对闲置资产处理的同时也需要对处理结果进行公示,提升资产使用的透明度。最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有利于提升非税收管理水平。作为政府税收的一部分,国有资产可以通过不断出台并完善政策方面的措施来将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纳入到财政管理的范围中,也能加速财政的收款和管理。但由于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成为了和非税收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过程中仍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尚未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造成权责利区分不够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权利不清,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便将资产用于对外投资出租等经营范围活动,或是擅自转让处置和置换资产。其二是责任不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执行规范制度,造成项目完工后没能进行及时的结算,也会造成固定资产不够完整,当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也没能找到具体的负责人。其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出现利益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其次,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使用不够规范,没能充分发挥出财产的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有些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形成专业的国有资产登记维护和使用制度,也没能及时的办理国有资产的变更和相关的处置手续,甚至部分单位尚未建立资产台账,从而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最后,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少对于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很好的资产管理监督,会造成国有资产使用缺少条理,对于账目数字的不可知,造成了国家资产的大量浪费。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水平的解决策略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运行机制
专业完善的运行机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效率提升的重要举措,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务必要坚持权责相分离的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国有房屋和土地等资源需要统一由相关责任机关进行集中管理,对于政府有一定投入,并且承担着社会某些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对于其有偿的使用也需要按照股本构成来分享收益。各个行政事业需要了解自身的性质以及拥有国有资产的数量等等来衡量运行机制的设定。与此同时,还要组建资产收益增收管理办公室,明确资产增收管理的相应职能,对于闲置资产及其他国有资产进行统一支配统一管理。并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业务能力,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往往会决定其工作效果,那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相关负责人需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展开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还要提升其个人素质,面对国家财产能够保持正确的工作心态,不去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来切实提升其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水平。
(二)盘活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利益最大化
盘活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高效的国有资产的有偿管理,而完善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管理制度也是从加强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制度的方面入手。目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资产管理的问题,需要切实做好以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国家机关和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切实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各个单位的经营性资产展开重点管理,统一管理。将其称为本级政府的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而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处置制度及非经营性资产审批制度,制度中包括国有资产的报废好变卖等要求规范,无论国有资产最后以哪种方式处置,都需要有明确的处置方式和严格的審批手续。对于非经营性的资产转变成经营的资产也需要经过详细的评估,不得出现自行评估登记等情况。三是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以公开招标和社会拍卖等多种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有偿处置,保证其资产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通过加强监督来改善收支管理措施
通过加强监督来改善收支管理措施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高效的国有资产的有偿管理。一是要规范整个征收的过程,制定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收缴管理机制,避免国有资产再次出现收入流失的情况。二是要严格管理财政票据,做到每一笔支出都能够查到相应的支出凭证,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票据管理,避免出现资金截留和挪用等情况的发生。三是要严格进行银行账户方面的管理及监督检查,明确单位法人代表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还要加大违法的惩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国有资产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减少国有资产莫名流失的情况出现。还要对明确监督小组的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监管内容,并且成立监督委员会来监督该小组成员的工作。保证资产管理的有效执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对待和改善的头等大事。上述措施能够有效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对待国有资产的使用问题,从而改善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立宝.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J].江苏商论,2009,(26):61-61.
[2]杨豪.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问题探析——以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3,(02):99-102.
(作者单位:昌乐首阳山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