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关键词】融合发展;主流舆论阵地;新媒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安徽新媒体舆情管理研究”(AHSKZ2013D13)階段性成果。
目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建,为现有的媒体环境注入新活力,促进了微博、微信、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繁荣,丰富了传播内容,提升了传播技术,拓宽了传播渠道,改变了传播形式。媒体融合发展已然成为一场互联网革命,直接关系到主流媒体的发展、主流舆论阵地的壮大以及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一)技术革新,传媒生态方兴未艾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新兴传播技术手段对新闻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带来了全环节、全方位的变革。传播渠道矩阵化、展现形式多样化、内容生产聚合化、受众体验个性化,移动端日渐成为舆论生成的集散地和风暴眼,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
(二)战略布局,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中央及安徽省委对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
(三)导向为王,舆论阵地志在坚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当下移动端使用人数、使用频次、传播力和活跃度都已经远超其他终端,媒体传播的焦点也从传统渠道汇集到移动端,成为新闻热点产生和舆论发酵的主要来源,这使得主流媒体通过移动端占领舆论阵地变得更为重要。
安徽新媒体集团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充分发挥党媒主阵地、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在创新采编流程、加强内容建设、优化网络服务、实现立体传播等方面全面创新新媒体表达形式和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重塑媒体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网上正能量,唱响时代最强音,全方位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
(一)化无为有,流程再造,扩大传播力
推进媒体融合,做好移动传播,提高融媒体内容生产力,提升主流舆论阵地引导力,首先需要化无为有,打破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壁垒,重塑内部组织架构,通过流程再造,盘活存量,围绕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格局,切实提升宣传报道能力和扩大传播效果。
安徽新媒体集团目前已建成集“策采编审发”于一体的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在重大主题新闻宣传中,真正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网覆盖”,大大提升了集团策、采、编、审、发各环节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形成前端采集信息、中端组织加工、后端不同媒介分发的生产播发流程。与此同时,集团借助外力,将优质内容通过大流量平台全网分发,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化有为优,明确定位,增强引导力
集团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作为重要方针,牢牢掌握话语权,做到第一时间发布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主流、权威的资讯。近年来,安徽新媒体集团做好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活动的宣传,各端口共制作发布移动融媒体产品多达400余件,移动直播、互动新闻、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AR、VR、3D、H5、社交属性新闻产品大量涌现。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新媒体集团“宛新平工作室”推出的融媒作品《一滴水的旅行》,以动画的形式,引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将严肃的介绍和多样的成果转化为受众爱听爱看的动画效果和视觉语言,破解了严肃主题如何增强传播力的课题。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要“不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安徽新媒体集团“徽喜鹊工作室”推出原创微视频《界线》,刻画出“老赖”由于失信而与社会生活出现隔离的现实,展现安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强势出击的重拳力度,敲响“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警钟。视频视角独特,切口新颖,情节紧凑,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执行工作。该片最终被“学习强国”平台、最高法网站以及安徽省高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网、微、端上全方位推送。
(三)化优为全,统筹资源,打造影响力
集团于2014年7月1日正式成立,既是省直重点文化企业,也是省直主要新闻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中安在线网站、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手机报、安徽先锋手机报、安徽发布、安徽省政府发布、中安视频等作为传播矩阵的重要媒介,实现了新媒体各种业态的全覆盖。其中,中安在线网站通过实施提升工程,去年下半年连续6个月进入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全国省级新闻网站综合排名前十,今年1月排名挤进前三。中安新闻客户端突出新闻产品化、政务集群化、资讯头条化、服务多样化四大特色,策划制作出一大批融媒产品。
为深入推进政务新媒体阵地建设,集团在中安新闻客户端重点打造PUGC平台“安徽号”,邀请入驻单位共同开启全省政务新媒体宣传主阵地。“安徽号”重点聚集全省政府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即时发布信息,搭建沟通桥梁。目前己有安徽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纪检监察等100余家账号入驻,移动端的新阵地由此形成。
(四)化全为新,多管齐下,提升公信力
按照党管媒体的原则,安徽新媒体集团把正确舆论导向要求贯穿到媒体融合发展各环节、全过程,从内容、流程、技术等各方面把好关口,做到效果好、纪律严、管得住。同时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整合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在网络阵地上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
2018年,安徽新媒体集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先后圆满完成省“两会”、全国“两会”、新春走基层、世界制造业大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今年全国“两会”,集团所属媒体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发布原创稿件223篇,包括微视频、H5、动漫、图说等融媒体作品33件。
“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崛起改变了媒体的传播路径,也给阵地建设以及舆论引导带来更多的挑战。首先,新兴媒体传播极大地扩展了公众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也给不同价值观的整合带来了新的问题;其次,新媒体的崛起让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进一步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媒介的生态环境,颠覆了传播模式和文本范式,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被重新建构。[1]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应勇敢地担当起大力建设舆论阵地的使命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一)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就要理念创新,避免表里不一
当前,在中央与各省的一系列部署下,省级媒体的融合发展和阵地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初见成效。但也要看到,个别媒体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制度不完善,把“移动传播”做成了传统媒体内容全盘照搬在移动端“播”一下,用传统理念代替互联网思维。开通微博、微信,建设客户端有些急于求成,非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反而在内容生产、传播路径、到达效果、用户反馈上暴露了弱项。
(二)壯大主流舆论阵地,就要内容创新,谨防顾此失彼
当前新媒体展现形式众多,但大多数融媒体产品形式相近,内容雷同,部分媒体在报道时重展示,轻内容,既没有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又在创新方面浅尝辄止,在传播过程中不仅造成阅读疲劳,也不易为用户所记住,宣传效果不佳。在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当渠道、平台和运营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时,内容的价值将更加突出。
(三)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就要技术创新,注重内外兼修
内容为王,技术做梁。要扩大移动传播的影响力,就要舍得投入,装备移动直播等技术设备,推出各种样式和形态的移动新闻产品,充实移动终端。技术的革新已直接关系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新兴媒体的不断崛起,表现形式的不断更迭,都需要技术平台以及传播渠道的支撑。与此同时,各类互动性好、体验感强的融媒产品,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参与进来,而这恰恰是省级媒体面临的短板。
(四)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就要机制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面对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问题,如何留住核心团队,让传统媒体人才回流,需要给予特殊人才政策,改进绩效考核机制,或建立专项人才计划,以吸引人才。舆论阵地能否壮大,根本因素在于掌握传播规律和业务技能的新媒体人,通过锻炼一支敲得好键盘、出得了思想、拿得住话筒、出得了镜头的人才队伍,来为创意策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保驾护航,提升媒体公信力。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更加透明化,这就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来捕捉最新的新闻动向,引导舆论健康发展。[2]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前瞻性地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同时要在引入新鲜血液时,注重现有人才的挖掘和盘活。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和任用,通过调换岗位和任职交流等形式,丰富工作经验,促使专业素养的“转型升级”,努力做到人尽其用、人善其用。与此同时,建立开发开拓成长机制,这是激活媒体人才成长机制的重要源泉。
注释:
[1]郑红,李桂凤,张明霞.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8(24):56-58.
[2]付志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提升[J].视听,2019(02):103-104.
(作者单位:安徽新媒体集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