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据新闻;发展路径
关于数据新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共识。由欧洲新闻学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共同主持开发的《数据新闻手册》对数据新闻的解读为:“用数据处理的新闻,它能够帮助工作者通过信息图表来报道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里的数据可以是数据新闻的来源,也可以是讲述新闻故事的工具,还可以是两者兼顾”;而德国之声电视台的米尔科·劳伦兹认为:“数据新闻是一种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过滤掉无用信息,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故事”。
笔者认为,广义而言,数据新闻就是用数据处理的新闻,它是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狭义上讲,数据新闻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程序对事实材料和统计资料进行采集、分析和呈现的量化报道方式,也是一种通过此种方式生产的具有新闻性、统计性、工具性、生产流程标准化、新闻行业创新性的新闻品类。
作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变革的新突破,数据新闻逐渐显示出了自己的一些特性。包括数据体量的巨大性、数据呈现的复杂性、可视化为主的呈现方式、以数据处理分析的结果作为驱动报道逻辑的核心等。
2011年,门户网站搜狐推出了数据新闻栏目《数字之道》,次年,其它网络媒体渐次试水数据新闻,如网易《数读》、新浪《图解天下》、腾讯《数据控》等。
除了新媒体,传统媒体也开始探索这一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以《壹读》《南风窗》为代表的杂志已在图表页面刊登数据新闻。《南方都市报》开设了“数读”专版,《新京报》有“新图纸”专版……电视媒体中,央视《晚间新闻》于2014年1月25日正式推出的“据”说系列节目,开启了电视新闻叙述方式的新篇章。
2016年,财新传媒数据在2016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年度数据新闻网站”的提名。2017年,《新京报》的《大数据|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被问最多的是哪些事》在全球数据新闻奖评选中曾入围“公共选择奖”。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名单揭晓,“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获得了最佳大型数据新闻团队奖。这一系列奖项的获得,见证了我国数据新闻质量的快速提升。
纵观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我国的数据新闻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但我国的数据新闻与国外的数据新闻在数据开放程度、数据库建设、数据的延时保密及运用权限、数据权威性、数据可视化呈现形式、数据与各种媒介的融合、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数据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开放程度有限,融合数据库建设有待完善
纵观数据新闻的发展,数据源一直是制约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的瓶颈,“融”数据举步维艰。
首先,数据垄断现象明显。一些数据掌握在少数精英阶层和少数互联网巨头手中,由于数据的高价值性和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导致他们不愿意与他人共享数据价值,更淡不上对数据進行“融合”处理与分析。
其次,数据开放程度有限。由于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法律,同时可能出于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考虑,一些政府数据开放程度远远不够。
再次,现有的数据库由于更新不及时、数据库监管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数据库里的数据可信度降低,数据漏失现象严重,数据融合不紧密、跨度不够,数据相关性较为分散。
(二)数据权威性不足,数据迷信与崇拜日趋渐盛
目前我国大多数数据其来源是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的,其权威性往往也有存疑之处。媒体自采的数据,由于采集者和运用者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没有经过数据分析师的专业化处理,也可能导致数据权威性不足。
(三)重现有数据的可视化形式,轻原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应当指出,我国数据新闻在可视化呈现方面,存在着过于重视数据的可视化形式,轻视对原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问题。数据新闻的内容在深度等方面弱化,一些媒体盲目追求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化形式,过分依赖可视化呈现技术,以至于内容流于形式,对原始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流于表面。
(四)数据新闻生产中个人数据遭滥用,对个人隐私不够尊重
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和相互融合的时代,数据新闻生产中个人隐私轻易遭滥用,对个人隐私不够尊重的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不经过他人同意使用他人数据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另一方面,数据新闻生产者通过组合、关联、挖掘出的数据,在新闻传播中也可能涉及公民的个人信息。
(一)推进数据开放深度与广度,建设和完善融合数据库
目前数据开放度远不能满足数据新闻生产的需求,数据库的融合也待完善。因此,相关部门要推进数据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各类数据库的扩容,同时加强数据库之间的纵深融合,增强数据之间的关联度,打造融媒体格局下的“融合数据库”。
数据开放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推进数据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三方缺一不可。
《合肥日报》2019年1月31日《新年首月合肥招商引资开门红》一文中用详实的数据体现了招商引资的“开门红”——“1月新开工大项目54个,新签约项目95个,在谈项目近300个,75.7%的投资额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12月7日的《动能转换初显 省会工业发力》一文则以饼状图显示出“1-10月合肥部分产业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比”,体现了“省会工业发力”的主题。以上两篇新闻的数据分别来源于合肥市招商局和统计局。所以,政府部门数据的开放对数据新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资料显示,合肥市已于2017年8月成立数据资源局,主要负责统筹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工作职能,加快推进政务、民生、产业领域各类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与开放共享。未来合肥市的媒体可以寻求与数据资源局合作,共享大数据。同时,为了让数据开放更加规范,政府部门要在数据开放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和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之间统筹规划,并制定相关法规制度。企业可以与数据收集者达成相关协议,逐步开放不涉及企业核心利益的数据。作为个人,可以允许相关部门收集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为数据库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建立数据获取实名申请制,合法规范采集数据
由于数据的延时、保密及运用权限制约了相关媒体的数据采集,为了合理合法地采集更多数据,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相关数据获取实名制,即在不违反《中国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一些媒体机构可以通过实名申请的方式合法规范采集相关数据。
此外 ,政府部门还可以对已申请采集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二次追查,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在出示正当理由后,可以实行限制公开。当然,行政机关对于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需求无关的数据,可以不予提供;对于不能遵守相关规定和保密措施的申请人可以事后追责。
(三)回归数据新闻本质,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
媒体融合格局下,无论技术怎么融合,无论形式怎么融合,真实和时效是数据新闻的生命。因此,数据新闻的制作者,一方面应该培养自身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以挖掘和分析数据为目标,将真实性、客观性、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等价值标准,作为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判断数据和呈现数据的基本要求。
2019年6月20日的《合肥日报》头版头条稿件《聚焦金融资源供给端,打造系列金融产品集群 合肥“开渠引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文章的内容摘要就用一系列数据,说出合肥在金融上支持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4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76.1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3.34%;各类财政金融产品累计为近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500亿元。
目前,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426.96亿元,在保企业14730户,民营、中小微、“三农”业务占比达九成。全市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109.85亿元,产品设立以来累计投放358.86亿元,有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1-5月份全市新增贷款1017.99亿元,超过2018年全年增量。截至4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5.86万户,较年初增加1.16万户。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1%,较去年同期下降0.57个百分点。”
这种处理方法让人一目了然,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另一方面,数据新闻产品的生产者应该在数据的可视化形式创新和原始数据的挖掘分析之间找到平衡点,创新数据新闻呈现形式的同时回归数据新闻本质,进而使数据新闻报道的实用性和价值得以体现。
(四)制定个人数据利用原则,事先进行“数据脱敏”
针对数据新闻生产中个人数据遭滥用,对个人隐私不够尊重这一问题,数据新闻生产者要制定个人数据利用原则,事先进行“數据脱敏”。首先,数据新闻生产者尽可能使用一些无差别的个人信息,回避敏感的个人信息。其次,对无法避免需要使用的个人数据,要坚持“知情同意优先,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如果在两者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数据脱敏”也就是数据去隐私化,即运用一定的脱敏规则对某些敏感信息数据加以处理,从而保护报道对象的隐私。
(五)推动数据新闻呈现形式的多元化,把其纳入媒介融合规划
在媒体融合格局下,制定数据新闻融合发展规划,坚持“移动优先、实时报道、融合生产、多屏分发”理念,推动数据新闻报道方式的深层变革。
同时,要推动数据新闻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敢于将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超声处理、衍生艺术等新技术手段应用到新闻生产中,打造具有可分享、可互动、可体验特征的产品形态。与新兴媒体、互联网技术公司实现战略合作,让新闻产品的增值最大化。比如,央视利用自己在可视化领域的先机和优势与百度等联手制作节目,由央视负责电视画面呈现和后期包装,百度负责大数据技术整合,联手打造出了《数字十年》《据说春运》《据说两会》等数字新闻节目,传播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