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杭州,310020)
水闸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水利工程。它曾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大浪淘沙,最终形成了今天硕果仅存的名称——水闸。自古至今人类创建了多种控制水流的工程形式,譬如水门,开缺堤岸或凿疏山丘形成通水之门;陡门,在水流较陡之处安门以泄水;斗门,用土或木、石等制作的泄水之门;水闸,不时启闭节制水流,用途广泛使用便利;碶,积石为碶,以却暴流纳淡潮; 石達,砌石侧流,以防漫溢;函,以木或石封四面作匣状,置于地下,以蓄泄启闭水流等等,不一而终。本文根据文献资料考证,对使用广泛的陡门、斗门、闸、碶,逐一分析异同,还原其历史原貌,使人们对多种治水工程演变为水闸的过程,有一大概的了解。
陡门,亦称阧门,是古代具有类似水闸性质的早期工程形式之一,通常设置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有在水流陡急之处安门之意,故清康熙《临海县志·建置水利》:“急水而通沟以出之谓之陡门”[1],四库全书《广西通志·沟洫》:“秦史禄始筑石为堤…俗以其有七十二湾,三十六陡,因名陡河”[2]。浙江的陡门主要分布在浙东的沿海地区,如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区,主要功能是排(洪)涝、蓄淡(水)、御咸(海水)。
陡门和水闸的主要区别,陡御咸水,闸制淡水,光绪《玉环厅志·水利》:“秋字大塘,在小古顺置闸,南山之麓,水通永安塘,建御咸陡门。又有三股塘、六股塘、廿四股塘、永丰塘附以冬字外小塘,由双峰溪之水入塘,于北山麓筑闸通六股塘,再经廿四股塘至陡门入海;草陂塘,在大古顺环里内塘,附连砂浦、朝禄、娒儿三塘,又有里隩塘包以外塘,水自内塘北麓出闸通贯,各塘均设闸启闭以备旱涝,仍由北山外陡门下海”[3]。民国《台州府志·水利略上》:“闸之为用,本以御咸蓄淡,台(州)属六邑天(台)、仙(居)无咸潮,故亦无闸。其与闸类似者,则惟陡门,亦临(海)、宁(海)、黄(岩)、太(平)有之”[4]。
陡门的功能低于水闸的功能,陡门作用也不如水闸全面。譬如民国《台州府志·水利略上》:“沿海之地大半因塘而设闸,则闸实附丽于塘,故取塘为水利首,而以闸次之,连类而及,陡门又次之”[5]。又如光绪《黄岩县志·水利》:“青龙闸,在迎薰门外,嘉庆间建,同治己巳(1869年)孙令熹改作陡门”,“仙浦新闸,在陡门闸之北,同治己巳孙令熹改建陡门”,“双龙闸在四十九都水管桥,同治己巳孙令熹改建陡门”[6]。陡门的第一功能是开缺排(洪)涝,因此古代皆称为开陡门,而不称建陡门。譬如雍正《宁波府志·河渠》:“全赖河渠以为蓄泄,其间浚支河,甃塘堰,设坝闸,开陡门,以仰副”[7],又《明史·河渠六》:“又开诸陡门,泄漕河之水”,又《明史·河渠三运河上》:“在槽河西者曰水柜,东者曰陡门,柜以蓄泉,门以泄涨”[8],民国《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市东乡上河流域,小蔡堰等土坝八道,为上河与下河沟通枢机,暨司宣潴,以利灌溉。复通舟楫,以便行旅,性质有类陡门,功效实同水闸”[9]。
陡门处由于水流湍急,一般不具备无通舟的功能。如万历《黄岩县志·水利》:“常丰清、混二闸,嘉靖壬子(1552年)筑城跨河。而东设陡门于河口,仅容水之往来,舟楫不通。二闸虽存,无所用矣”,又“东浦陡门,在常丰二闸河口,嘉靖壬子筑城跨河建之,以通水道”[10]。
文献资料显示,陡门的功能及作用均低于水闸。清代黄岩县令孙熹多次将功能老化的水闸改为陡门,便是明证。早期有闸门通舟的记载,未见到有陡门通舟的记载,至于后来修复或重建陡门,不断把水闸的功能加入陡门,如乾隆《温州府志·水利》:“(永嘉海壇陡门)陡门即水门,中闸旧时门外设二闸门,内设一闸又设埭,每间置板四,系以铁索。雍正年间,巡道王钦福率属倡复,水门设一门一闸于门内”[11],又光绪《永嘉县志·水利》:“瞿屿陡门,在九都二里瞿屿山麓,同治癸酉(十二年,1873年)重修,增设内闸四间”[12],使得人们往往将陡门与水闸混同一起,陡门逐渐被水闸所代替。
图1 温州巨屿陡门
温州出土的巨屿陡门,俗称下陡门(南宋郡守杨简修建,约800多年历史),花岗岩石料,长2.3m,6个闸墩形成5孔,每孔2.8m,孔高1.8m。
斗门,亦称豆斗门,也是具有类似水闸功能的一种水利工程,最初的主要功能是放水(灌溉)、排(涝)水,其规模及作用一般比水闸小。《宋史·河渠四》:“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六月,开封府言:‘京西沿汴万胜镇,先置斗门,以减河水。今汴河分注浊水入广济河,堙塞不利’。帝曰:‘此斗门本李继源所造,屡询利害,以为始因京、索河遇雨即泛流入汴,遂置斗门,以便通泄。若遽壅塞,复虑决溢’。因令多用巨石,高置斗门,水虽甚大,而余波亦可减去”[13];清康熙《江南通志·水利》:“永泰(765-766年)中转运使刘晏开丹阳之练湖作斗门,以通灌溉”[14];《读史方舆纪要·南直七镇江府》:“练湖…南唐升元(937-943年)中亦浚治之,复作斗门,以通灌溉。宋绍圣(1094-1098年)中重浚,又易置斗门,以便潴泄”;又“泰定(1324-1327年)初浚漕渠繇江口程公坝抵浦口河百二十里,又浚湖,筑堤,治斗门及石石達、石函以蓄泄启闭,练湖复治”[15];《宋史·河渠六》:“(政和六年)是年,诏曰:‘闻平江三十六浦内,自昔置闸,随潮启闭,岁久堙塞,致积水为患。其令守臣庄徽专委户曹赵霖讲究利害,导归江海,依旧置闸’。于是,发运副使应安道言:‘凡港浦非要切者,皆可徐议。惟当先开昆山县界茜泾塘等六所;秀之华亭县,欲并循古法,尽去诸堰,各置小斗门;常州、镇江府、望亭镇,仍旧置闸’”[16]。
沿海地区的斗门也有蓄淡(水)、御咸的作用,浙江史书记载最早的斗门修建在镜(鉴)湖堤上,宋嘉祐八年(1063年)张焘《越州山阴县新建广陵斗门记》:“(汉永和五年,140年)时马候臻为其太守(会稽,今绍兴),为之堤,其宽闲之地以为湖,既以备旱暵之灾,而暴流或下有以潴之,又备其蓄泄之不宜也,于是作三大斗门于其山隅”[17];四库全书《会稽志·斗门》:“(山阴县,今绍兴)玉山闸在县北一十八里,唐贞元元年(785年)观察使皇甫政始置斗门泄水,后置闸”[18],《宋史·河渠七》:“隆兴二年(1164年),修鉴湖,全藉斗门、堰闸蓄水”,又“灵渠源即离水,其初乃秦史禄所凿,以下兵于南越者。至汉,归义侯严出零陵离水,即此渠也;马伏波南征之师,饟道亦出于此。唐宝历初,观察使李渤立斗门以通漕舟”[19]。《新唐书·地理七上》:“灵渠,咸通九年,刺史鱼孟威以石为铧堤,亘四十里,植大木为斗门,至十八重,乃通巨舟”[20]。
图2 绍兴古鉴湖西墟斗门遗柱
历代史志文献所载,斗门有类似水闸的功能,但有别于水闸,清孙嘉淦《南游记》载:“灵渠…於此置阧,阧犹闸也”[21];《宋史·河渠七》:“乾道二年,守臣孙大雅奏请,于诸港浦分作闸或斗门”,“又修治斗门、堰闸十三所”[22],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技术的进步,斗门和水闸的差别渐近,斗门也被水闸所替代。
水闸是具有通水和断水功能的水利工程,启则通水闭则断水,康熙《临海县志·建置水利》:“阻水不时启闭谓之闸”[23]。水闸起源于水门,而水门却未必有水闸功能,水门最早记载于《汉书·沟洫九》:“其水门,但用木与土耳,今据坚地作石隄,势必完安,冀州渠首尽当卬(仰)自水门,治渠非穿地也…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24],这里的“开”水门,未必是启闭的“开”,而可能是开挖的“开”,渠水自西向东流,西方“上游”为高门,东方“下游”为下水门,故涝则自上游开(挖)水门泄水分流,旱则在下游开(挖)水门引水灌溉。浙江台州沿海地区,宋代以前依靠建造土埭(即土堰)御咸蓄淡,需泄洪排涝时便掘埭放水,海潮上涨时再回填放水口以御咸。宋代开始,水闸得以广泛使用,宋乾道《四明图经·记》:“(宁波)朝宗为诸汇之要,国初瑞龙寺僧曰蔡,始伐木为闸,以时启阖,若简而甚利”[25]。
水闸不仅有通水断水功能,还有水路交通的功能。《宋史·河渠志七》:“淳熙二年(1175年),两浙漕臣赵磻老言:‘临安府长安闸至许村巡检司一带,漕河浅涩,请出钱米,发两岸人户出力开浚’。又言:‘欲于通江桥置板闸,遇城中河水浅涸,启板纳潮,继即下板,固护水势,不得通舟;若河水不乏,即收闸板,听舟楫往还为便’”。又“都泗堰闸尤为要害。凡遇约运及监司使命舟船经过,堰兵避免车拽,必欲开闸通放,以致启闭无时,失泄湖水。且都泗堰因高丽使往来,宣和(1119-1125年)间方置闸”[26]。平原地区水闸多用于蓄水灌溉,《宋史·河渠七》:“中有四闸七堰,凡遇旱涸,开闸放水,溉田五十万亩”[27]。水闸对于古代漕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闸启闭的钥匙甚至由县令掌控,《宋史·河渠七》:“(乾道)六年三月,又命两浙运副刘敏士、浙西提举芮辉于新泾塘置闸堰,以捍海潮;杨家港东开河置闸,通行盐船。仍差闸官一人,兵级十五人,以时启闭挑撩。五月,又以两浙转运司并常州守臣言,填筑五泻上、下两闸,及修筑闸里堤岸。仍于郭渎港口舜郎庙侧水聚会处,筑捺硬坝,以防走泄运水。委无锡知县主掌钥匣,遇水深六尺,方许开闸,通放客舟”[28]。
水闸较其它类似水利工程虽然功能比较完备,若管理不善,咸潮不断涌入,盐化田水,非但无利,反而遗害。《宋史·河渠七》:“乾道七年(1171年)…其运港止可捺堰,不可置闸。不惟濒海土性虚燥,难以建置;兼一日两潮,通放盐运,不减数十百艘,先后不齐,比至通放尽绝,势必昼夜启而不闭,则咸潮无缘断绝”[29]。
图3 宁波余姚石板叠梁古闸(单槽单闸门)
碶也是一种具有类似水闸功能的水利工程,其主要分布在浙江宁波东部沿海地区,其它地区不称“碶”。浙江文献最早记载的碶,是唐代(宁波)鄮县令王元暐于太和七年(833年)建它山堰后,配套修建的乌金、积渎、行春三碶。明成化《宁波郡志·河防考》:“王元暐既置它山堰,虑暴流无所泄,遂为三碶…乌金碶、积渎碶、行春碶”[30]。自唐代以后,修碶渐多。宋宝庆《四明志·定海县志叙水》:“通山碶(后称穿山碶),县东南海晏乡一百里,庆历七年(1047年)荆国王公安石宰鄞县时,凿山为之”[31];宋乾道《四明图经·水利》:“城之东北有碶,以泄于江,碶闸犹存”[32]。
碶是用块石砌筑具有排涝御咸功能的水利工程。明嘉靖《宁波府志·河渠》:“若斥滷之区,筑圩为塘,甃石为碶”[33]。宋宝庆《四明志·鄞县志叙水》:“惟石塘碶回环而北,三十里间无一碶可以泄水”[34]。
碶和水闸的区别,在于碶以泄洪御咸为主,而闸以节制水流(亦可御咸)为主。如1994年出版的《镇海县志》:“历代在滨海临江处为拒潮泄水筑碶,在内河要口为节制淡水筑堰闸”[35]。古代志书记载水利,均将闸和碶分开设目,如宋宝庆《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等。
通碶水流急湍,一般不通航,而过闸水流稍缓(水流陡急处用复闸),可通舟楫。如宋乾道《四明图经·水利记》:“(鄞县)积石为碶,以却暴流纳淡潮;而作闸于其南,拒所谓咸水,以便往来之舟”[36]。
碶和闸是联合使用的,若去掉闸,碶只能发挥石堰的作用。如宋开庆《四明续志·水利》:“茅鍼碶,在慈溪县德门乡…宝祐五年(1257年)大师丞相吴公市其地,浚为管山河,於是西江二百余里之水悉汇于碶之上。碶旧有闸启闭以时,闸废更为堰,水源中隔,而水之利又不得达于碶之下”[37]。因此碶闸联合又称碶闸,俗简称碶,明嘉靖《宁波府志·河渠》:“鄞县,西去今郡城十二里周广环百里,而四面置斗门、碶闸,以启闭蓄泄之”[38];《宋史·河渠七》河渠志载:“有碶闸三所:曰乌金,曰积渎,曰行春。行春桥又名南石碶,碶面石板之下,岁久损坏空虚,每受潮水,演溢奔突,出于石缝,以致咸潮尽入上河”[39]。明成化《宁波郡志·河防考》河防考载:“象山县塘碶,县南一十五里,其启闭所以蓄河水而遏咸潮,古有碶而无塘。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甃石修碶,以备旱涝”[40]。
古代文献资料表明,碶和闸两者有别,碶近海泄水御咸,不用石碶难以抵御海潮,不结合闸板功能,仅为堰而已。水闸一般位于内地(也可以临海),多节制水流,而未必御咸(也可御咸),具通航功能,闸功能齐全,取代碶独存闸亦不可逆转。
综上所述,人类在除水害、兴水利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同形式各具特色控制水流的工程,治水功能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优胜劣汰后水闸最终胜出。但不应忘记,那些曾为人类造福、推动社会进步的其他水利工程。
(1)陡门,在水流较陡处安门,急水而通沟以出之,所以通急水也,一般不通航。当然,灵渠设陡壅水通舟利航,属于特例。在沿海地区,陡门以蓄淡(含泄水)御咸为主。
(2)斗门,最初出现在堤岸上的蓄泄水门,用于灌溉的斗门通常规模不大,而排(洪)涝斗门规模较大。斗门多用在平原地区,沿海地区较少出现斗门。
(3)水闸,具备断水和通水功能,且集其他形式控制水流工程的功能于一身,便利通航,所以取代同类工程非它莫属。
(4)碶(或称碶闸),虽然是存在于浙江宁波东部沿海地区的类似水闸工程,但极具特色。岁月荏苒一千多年,仍保留至今。(“碶”字)依然使用,用石砌筑,安装闸板,组成碶闸,蓄淡御咸,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