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林关朋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保肛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32.09±21.43)min、排气时间(3.12±0.25)d、住院时间(9.02±2.19)d均短于对照组的(179.45±25.94)min、(4.99±0.51)d、(12.96±3.42)d, 术中出血量(59.02±45.69)ml少于对照组的(197.34±71.8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促进术后恢复,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早期直肠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28
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肿瘤,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双吻合器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直肠癌手术保肛率显著提高[1, 2]。腹腔镜游离肠系膜可完成超低位吻合手术和直肠切除闭合, 克服因盆腔狭窄等因素导致的手术难度增加, 在直视状态下使肿瘤切缘无肿瘤, 提高肿瘤切除率, 充分保护神经丛[3]。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70例早期直肠癌进行分组, 讨论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早期直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47~76岁, 平均年龄(60.06±5.94)岁;TNM分期:Ⅰ期患者9例, Ⅱ期患者19例, Ⅲ期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1.27±5.59)岁;TNM分期:Ⅰ期患者10例, Ⅱ期患者16例, Ⅲ期患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早期直肠癌诊断标准, 患者无远端转移[4]。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保肛术治疗, 具体方法参照《中下段直肠癌外科治疗指南》[5]。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低位保肛术治疗, 取膀胱结石位, 超声刀进行解剖, 脐上弧行1 cm切口, 建立气腹, 气腹维持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 , 将其作为观察孔, 在耻骨上部右侧约12 mm处为操作孔, 左右两侧均设置长度5 mm的Trocar为辅助操作孔。通过腹腔镜确定肿瘤位置, 将肿瘤与周围肠管、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后完整切除, 吻合肠管。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實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直肠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疾病, 其中约80%患者为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发病诱因尚未完全明确, 同社会环境、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相关[6]。双吻合器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可提高直肠癌手术保肛率, 但目前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①超低位直肠癌可能导致肿瘤残留, 影响预后;②残留直肠少, 切除后不能通过吻合器保留肛门[7];③超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易损伤肛门周围神经, 造成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传统开腹手术因盆腔狭窄致视野及操作空间受限, 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手术或为临床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首选方法, 其可充分游离肠系膜, 克服盆腔狭窄等操作难题, 在直视情况下操作, 提高肿瘤切除效率, 尽可能保护肛门周围神经丛。吻合器吻合技术不断完善是临床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直肠癌的前提、基础[8]。腹腔镜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应激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同时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 缩短术后恢复时间[9]。但目前临床对腹腔镜直肠癌治疗仍存在分歧, 通过医学发展和工作经验积累,可更加完善 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优势包括:①解剖视野清晰, 入路选择准确, 彻底清扫淋巴结;②应用超声刀可减少创面渗血, 充分游离直肠, 肿瘤切除彻底;③腹腔镜可至狭窄小骨盆, 放大手术视野, 充分保护神经丛[10];④腔镜手术创伤较小, 使术后疼痛减轻, 有利于早期活动, 减少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32.09±21.43)min、排气时间(3.12±0.25)d、住院时间(9.02±2.19)d均短于对照组的(179.45±25.94)min、(4.99±0.51)d、(12.96±3.42)d, 术中出血量(59.02±45.69)ml少于对照组的(197.34±71.8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超, 汪全新, 卢晓明. 腹腔镜改良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16, 24(6):437-439.
[2] 曾文革, 徐建华. 腹腔镜下与开腹保肛根治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治疗效果比较. 山东医药, 2017, 57(45):92-94.
[3] 秦敬.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临床外科杂志, 2017, 25(7):52-54.
[4] 李亮.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双吻合器技术与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临床疗效比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1):45-48.
[5] 何志威, 李苏明, 章晓路.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在非外括约肌侵犯性超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8, 29(1):112-114.
[6] 沈晓明, 刘如钱, 鲍传庆.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管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7):131-132.
[7] 梁勇, 宋虎, 徐溢新, 等. 腹腔镜保肛手术与开腹保肛手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12):1616-1618.
[8] 孙光, 彭勃, 徐超, 等. 3D腹腔镜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7, 28(13):2198-2200.
[9] 赵辉, 史益凡, 杨增辉, 等. 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22):3741-3744.
[10] 雷浩强, 阎向民, 韩延风, 等.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疗效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 24(6):715-717.
[收稿日期: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