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臣艳,张 璐,唐云丽,黎炎燊,甄丹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为铁青树科赤苍藤属赤苍藤的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其味苦,性平,全株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风湿骨痛、跌打损伤[1]。赤苍藤含有丰富优质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在民间常用于治疗尿道炎以及急性肾炎。广西、广东、云南及海南等地区的民间具有采集赤苍藤嫩尖叶食用以利尿排毒的习俗[2],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赤苍藤能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3]。赤苍藤根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苏门树脂酸、桂皮酸松柏醇酯、酚类及三萜类化合物[4]。本课题组前期从赤苍藤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正丁基-吡喃果糖苷等8个化合物[5],并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从赤苍藤挥发油中鉴别出二十七烷、1-辛烯-3-醇等链状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6]。现本研究进一步对赤苍藤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充分合理利用广西丰富的赤苍藤资源,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1 仪器 Agilent 7890B-597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LG16-WA高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1.2 试药与试剂 赤苍藤药材采自广西南宁市四塘镇,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梁子宁教授鉴定为铁青树科赤苍藤属植物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的根茎,药材经自然风干后粉碎为粗粉,样品存在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学中心实验室。提取试剂均为分析纯,厂家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赤苍藤药材粗粉8 kg,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4 h、3 h和2 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得乙醇浸膏。硅胶60℃拌样后,先用石油醚脱脂,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回收溶剂,得到乙酸乙酯浸膏。取50 g浸膏,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在不同的洗脱比例得到淡黄色油状化合物1和橘黄色油状化合物2。各取油状物约1 mg,加入石油醚-甲苯溶解,再加入0.4 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60℃水浴加热1 h,加入超纯水分层后,取上清液,以无水Na2SO4脱水干燥,10 000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2.2 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2.2.1 气相分离条件 采用梯度升温程序。组分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150℃,150~200℃(3℃/min),200~280℃(8℃/min);组分2升温程序:起始温度120℃,120~160 ℃(3 ℃/min),160~250 ℃(5 ℃/min)。
2.2.2 质谱条件 色谱柱为美国安捷伦HP-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为氦气,溶剂延迟3 min,流速为1 ml/min,分流进样1 μl,分流比为30∶1。进样口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250℃,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为70 eV,扫描质量范围:50~500 amu。
在上述条件下对供试品进行GC-MS分析,得到组分1和组分2的总离子流图,分别见图1和图2。对总离子流图中各个化合物质谱图谱经HPMSD化学工作站以及NIST11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对质荷比、基峰和相对丰度等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图谱解析,对各色谱峰加以确认,再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来计算各个化合物的百分含量。从组分1鉴定确认了8个成分,详见表1;从组分2鉴定确认了8个成分,详见表2。
图1 组分1的GC-MS总离子流图
图2 组分2的GC-MS总离子流图
结果显示,赤苍藤乙酸乙酯部位组分1和组分2的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和烯酸类化合物。其中,组分1主要含十七烷酸甲酯(22.29%)、油酸甲酯(18.29%);组分2主要含有11,14-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8.95%)、硬脂酸甲酯(21.7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赤苍藤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而脂肪酸甲酯类容易水解为脂肪酸,故推测脂肪酸类可能为其利尿药效的物质基础[7]。
表1 组分1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表2 组分2化学成分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