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博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当前,河南省也处于社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阶段。近年来,河南省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投资基金综合经济效应好,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化融资渠道和管理制度,是河南省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河南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资产管理新规”等管理措施的出台,股权投资市场也面临着筹资困难和竞争加剧等局面。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募集、投资、管理和退出的综合实力已成为基金机构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被忽视的投资后的管理服务已成为基金机构提高自身实力的重点。
2018年,河南省GDP增至4.81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五。由于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民营经济融资较为困难,河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金融行业,重视投资基金这一投融资工具的引入和发展。投资基金对丰富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局面、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善资本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投资基金不仅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且由于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投资基金还向受资企业提供专业的经营管理增值服务,提高其经营效益,以实现资产增值,实现投资收益。在产能过剩和经济发展放缓的环境下,直接投资的能力和动力普遍不足。投资者更倾向通过投资基金及其专业管理团队进行投资,以实现分散、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2014年以来,在新一轮财税改革背景下,政府引导投资基金成长迅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4年,国家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2015年3月,河南省公布了《关于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河南省财政涉企资金的基金化改革。
随着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实验区、自贸区等战略实施,河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项目投资机会增加,也成了投资基金发展的沃土。截至2018年5月,河南省设立产业基金344家,认缴资本规模高达4510.6亿元,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91家和4465.9亿元,产业基金发展态势迅猛。
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河南省2017年7月提出在郑东新区龙子湖建设“中原基金岛”。资料显示,“中原基金岛”成立以来,基金业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吸引了119家大型基金机构落户,包括中金资本、赛伯乐基金等众多知名基金投资机构在内的77家基金管理公司和42家私募股权基金,拟落地的基金规模约为2000亿元。
目前,河南省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互联网+、“一带一路”等行业和领域,逐步形成了涵盖多区域、多领域、多重政策导向的基金体系。
投资基金一般包括“募集、投资、管理、退出”四个环节,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募、投、管、退”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基金机构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金募集和筛选投资对象很重要,但是投后管理决定了未来退出通道是否通畅,一直被忽视的投后管理服务也成为基金机构提高自身实力的重点。
目前,河南投资基金机构的投后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对于“募、投、退”三个环节,一些基金机构,尤其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基金机构对投后管理的重视不足,忽视了投后管理在提升项目价值、提高基金机构实力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方面,近年来,河南省投资基金业飞速发展,新设立基金增长速度较快,基金规模激增,在管资金规模较大,对投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已经投资的项目,基金机构也不同程度经历了投后管理无法跟上项目发展速度的情况。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基金投放率不高、资金闲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基金的效率,影响了基金的效益。究其原因,除缺乏高质量投资项目储备以外,也反映出缺乏专业投资能力、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基金机构缺乏合理有效的投后管理机制,导致投前和投后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大大影响了基金的业绩和运作。
2018年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投后人员占总人数的10%以内的机构有16.7%,投后人员占11%~20%的机构有44.0%,投后人员占总人数21%~30%的机构只有22.6%。股权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基金机构机制的不断完善,但在基金机构中,专业投后管理人员的比例仍较低。河南投后管理人员占比低于全国水平。目前,河南投资基金相当比例的基金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背景,市场化程度不高,缺少投后管理专门部门和人员,决策程序耗时较多,基金的操控能力弱。投后管理人员人数的比例与基金机构的发展战略、对投后管理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另外,为受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需具备金融、财务和管理等能力,还需熟悉受资企业相关技术和行业趋势。经过调查,河南省投资基金从业人员,尤其是投后管理人员中,具备上述管理职能所需综合能力的人员较少。
投资基金除提供资金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受资企业提供专业管理的增值服务,帮助受资企业完善管理,快速成长,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基金机构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
目前,河南投资基金的投后管理薄弱,现有的投后管理大部分以监管、风险控制为主,投后管理的功能不清楚,忽视了增值服务。有限的投后管理也大多是被动管理,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实现投资基金的管理功能,真正帮助受资企业发展成长。
在基金的投后管理中,主要项目负责人的离职会对基金机构管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有效的投后管理是建立在对受资企业的财务、经营、法务等综合情况的充分和深入了解基础上,相关基金管理人员甚至需要在受资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中占有席位,与受资企业董事会、高管层建立紧密联系。然而,金融行业本身具有人员高流动性的特点,在缺乏有效合理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基金投后管理人员的离职或更换,往往会中断投资管理的连续性,进而影响项目投资的效率和效果。
河南投资基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政府投资基金,一些基金机构具有国资背景,往往面临多重政府部门监管,而监管的重点存在差异,绩效评价指标经常存在既有重复又有矛盾的情况,缺乏一套合理的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投资基金发展的初期,河南省在评估政府投资基金时,更加关注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对项目综合收益率的综合收益和投后管理关注较少,导致了基金管理人员很难真正发掘有潜力的企业,忽视受资企业的投后管理。
在国内IPO审核趋紧和海外上市不力双重影响下,项目退出缓慢、投资周期较长、在管项目只增不减,基金机构的投后管理压力较大。在国内经济转型和行业趋于成熟的环境下,基金机构面临着资产端、资本端的双重压力,投后管理也日益成为机构竞争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投后管理不仅为受资企业带来价值,也能提升基金机构的品牌效应,进而提高基金机构的资金募集能力和项目获取能力。基金机构应加强对投后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投后管理体系,强化专业管理团队建设,提升投后管理服务质量。
股权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投后管理机制的发展。建立合适的投后管理机制,要考虑受资企业的发展阶段、管理完善程度和基金机构的投资比例,明确划分投后管理与前序、后续环节的职能职责,实现差异化的投后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受资企业实现增值。
建立专业投后管理团队是基金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较大投资规模的必然要求。设置独立的投后管理团队,不仅有利于明确投后管理工作责任和权利,更能够与受资企业建立较紧密的连接,更好地为受资企业提供专业管理服务。
高效的增值服务要求基金机构具备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投后管理人才。成熟的基金机构,如KKR甚至配备有专家顾问团队、管理咨询团队。投后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经济、金融、财务、管理、行业、技术等综合能力。基金机构还需要配备法律、财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多方面人才。
同时,建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从业人员与国内外优质基金机构交流合作,鼓励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到基金机构挂职锻炼,熟悉基金机构市场化运作,提升专业水平。为了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建议给予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同时政府应配套人才吸引政策,在落户、购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投后管理需要对受资企业进行监控,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为了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基金机构更需要对受资企业提升增值服务。投后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基金机构应协调资源,积极参与受资企业成长,为受资企业提供上述多项增值服务,增强与受资企业的联系,帮助受资企业明确经营战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并购重组或上市发行,使得基金顺利退出。
在金融业的高流动环境下,除提高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建立明晰的晋升通道以留住人才外,更需要设立投后管理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持续跟踪,对项目充分地了解,对受资企业存在和提出的问题密切跟踪,提出整改建议。这种模式权责明确、绩效清晰,相对稳定,在交接时责任明确、便于操作。
同时,完善项目的档案建设和管理,加强信息管理。为每个受资企业建立独立的档案,档案应包括投前、投中、投后的信息、资料,包括尽职调查、财务信息、运营信息、风险评估、重大事项、走访记录、董事会材料、增资服务记录等详细内容,以便接手的投后管理人员尽快熟悉项目管理情况。
投后管理有更明确的责任人和更完备的信息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投后管理的连续性。
参照国内外先进基金机构,建立全面多维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政府投资基金业绩的考核评价,不仅需要考虑基金本身的投资回报率,还要考虑基金运作对行业发展的推动。指标应贯穿基金运作的全过程,建议单独设立投后管理指标,主要考察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程度、风险评估、运作合规性、增值服务提供情况和效果等。
委托更加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基金运作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情况、风险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报告。基金管理机构还要定期向出资人出具管理人报告,以提供基金的运作情况。
面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需要重视投资基金的投后管理,加强投后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流程化,实施有效监管,提供专业服务和适当管理,形成良好投后关系,提升基金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投资基金在新兴领域行业吸引社会资本、引导投资方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