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2018年下半年以来,在部分县(区市)开展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從试点县(区市)来看,应注意把握好“融”、“实”、“和”三个关键点,精准施策,互相借力,统筹建设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县级媒体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县级媒体普遍存在着散、弱、难的问题。散,就是有的县既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还有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隶属不同单位,各有一套采编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弱,就是内容以县级领导会议活动为主,类似当地“黑板报”,制作能力弱,传播能力弱,影响力弱。难,就是县级传统媒体在萎缩,新媒体没有成长起来,关注度低,广告收入少,媒体普遍经营困难。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精准施策,夯实基层基础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重大举措。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关键是要用“融”的理念方法措施,达到“融”的效果。
要实现“物理融合”。就是要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藩篱,打破原来隶属部门界限,实现机构合并,人员融合。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这些媒体实际上是不同时代的产物,都曾经“各领风骚数十年”。它们的呈现传播方式不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让大家“在一个锅里磨勺子”,不讲过去,不分彼此,慢慢变成一家人。
要达到“化学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物理融合的基础上,要握指成拳,做到化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媒体从业人员各有自己的优势,报纸采编人员的文字功底扎实,电台主播的语言组织能力强,电视主持的画面感好,互联网新媒体反应快、互动性强等等。媒体融合要内容为王和技术创新两翼齐飞。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优势,同时要根据受众需要,创新传播形式,运用5G、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新的技术手段,精准传播,直指受众心底。
要功能融合。目前,从全国县级融媒体试点工作来看,融媒体建设搞得好的县,融媒体中心不仅有宣传功能,还有服务功能,就是“媒体+政务+服务”,把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党委的宣传阵地、政府的服务窗口、群众的网上办事大厅。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将政务公开电话“12345”、网络问政、百姓交水电费等,全部在融媒体中心网上办理。例如,浙江省长兴县从2011年开始,走过了报纸、广电等合并的物理融合,成立融媒体中心的化学融合,到目前的功能融合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7年,长兴县融媒体收入2.08亿元。
近年来,对于县域广大农村农民来说,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方式由集体向分散转变,居住环境由在农村向进城务工转变,获得信息的渠道由广播电视向手机转变。因此,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方法手段也要相应改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顺应时代变迁,回应百姓需求的具体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需要在内容、载体、效果等方面牢牢把握“实”字这个核心要求,做到吸引人、可持续、有实效。
一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内容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让群众乐于参加。青岛各试点县的乡(镇)、村从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开始,就征求群众意见,结合乡村实际,贴近群众需求,开展一些接地气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国试点县级市胶州市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培训选拔2000多名宣讲员,挖掘整理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典型故事900多个,编成秧歌剧、三句半、小品、快板等群众喜欢的文艺形式,把村庄地头变成舞台,宣讲演出1700多场,观众达15万余人次,用小故事讲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道理。
二是志愿者要承担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责任,让文明实践有支撑、可持续。这需要从两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是让城市的志愿者到农村去,为文明实践提供强大支撑。志愿者主要在城市,文明实践服务的对象在农村。针对这一情况,青岛市组建了市级志愿服务学院,在各区市成立了志愿服务学院分院,同时,配套成立了文明实践培训学院,对于参与文明实践的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形成了市支持县,县支持乡镇,乡镇支持村,自上而下的志愿力量支持机制,让城市的志愿者为农村文明实践提供强大支撑。另一方面是激发老百姓传统的道德情感,让群众去做群众工作,人人都当志愿者,从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长久的内生动力。平度市从实际出发,成立了1700余支志愿服务小队,基本上做到村村都有志愿服务队,开展万名志愿者进万家活动。志愿者要求“五必到”,即“红白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使老百姓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文明实践生根开花。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关键在于让群众得实惠,让文明实践场所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城阳区从“帮”字入手,围绕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的“七帮”,群众哪里有需要,文明实践就出现在哪里。成立了390支志愿服务特色小分队,组织9万余名志愿者,开展精准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帮老”项目,对全区6000多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开展爱心陪伴、健康义诊、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困”项目中,组织了1437名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1437户贫困家庭。在“帮事”项目中,发挥社区网格员作用,组建基层“和事佬”志愿调解队伍,登门讲解政策,化解矛盾。在“帮病”项目中,创建“向日葵”家庭医生服务,定期上门义诊。在“帮心”项目中,,开展“阳光心灵”免费心理健康服务200余场次,接待心理咨询2000余人次。
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者是线上和线下的关系,这“两个县级中心”需要统筹调度。
一是防止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说自话,互不来往”。在传统的部门格局中,媒体属于新闻广电口,文明实践工作由文明办负责。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在各级媒体上多发正面报道,宣传本地区的工作亮点,同时,避免发生负面网络舆情事件。它的工作方式是线上为主,移动优先。县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是如何调动县域资源,指导乡镇文明实践所、村文明实践站为百姓服务好。它的工作方式是线下为主,与群众面对面。这就需要把线上线下两种资源统筹起来,让“两个县级中心”互相借力,互相促进。
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融媒体中心提供现实营养。文明实践工作的主要任务通俗一点说就是学理论、讲政策、树典型、演节目、移风俗,它涵盖了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试点县来看,文明实践工作的内容鲜活生动,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有许多值得宣传的新闻素材。
三是融媒体给文明实践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能力大大增强,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舆论传播工具。借助融媒体中心,文明实践可以征集百姓需求,招募志愿者,公布志愿服务项目,听取志愿服务反馈情况等,增强文明实践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