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刚刚竣工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
此前,全国各地很少有新建的大型体育场,举行体育比赛大多利用或改造旧中国留下的体育场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在大城市中新建一批具有较大容量、较先进设施、多功能的体育场馆,逐渐提上日程。
北京市原来的体育场主要是先农坛和一些小型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曾举办过1957年世界杯足球外围赛中国队主场比赛,也办过一些田径比赛和中小规模的运动会,但看台容量与北京球迷日益增长的观赛需求相差太大。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推出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体就在其中。1958年9月5日开始,北京工人体育场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当时北京东郊一片荒地上建起这一宏伟建筑。工人体育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兴建,占地40公顷,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主场看台容量8万人,比赛场外的练习场包括2块足球(田径)场、8个篮球场、5个排球场、4个网球场,看台下的餐厅和客房可用来接待1500人,还有10间训练房。体育场一角是综合性游泳场。1961年,北京工人体育馆落成,此后工体又建造了旱冰场,构成全国最大的公共体育场馆群。
60年來,北京工人体育场一直是首都举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先后承办过5届全运会比赛,许多外国运动队来华都在这里进行过比赛,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贝肯鲍尔等都曾经在北京工体参加比赛。1959年和1989年,邮政部门发行的全运会和亚运会纪念邮票,都采用了北京工体的造型图案,工体也成为这座古老城市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地标。
1979年,工体铺设塑胶跑道,取代使用了20年的煤渣跑道。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工人体育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造,电子记分牌、火炬台和灯光等设施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担负了足球等项目的比赛。至今,这里仍然是多项全国和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等活动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