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地方太极拳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9-09-03 13:14韩玮
武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太极拳体育产业

韩玮

摘要:互联网十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太极拳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互联网十为其提供创新驱动动力。政府为主导的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应当完善相应制度体制;加快互联网人才与太极拳产业人才的培养,找准商机并吸引外资进而互联网十推动太极拳产品的研发。

关键词:互联网十太极拳 产业融合

1 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的提出是指一种经济形态,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整合,这种整合不仅是简单的下降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产业升级来实现经济效益。我国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始于2012年,第5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2015年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全国范围内互联网行动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互联网+主要是以互联网作为平台,通过信息多样化立体服务来实现,其中企业服务对象、资源配置、有效信息筛选等不同群体的相互关联。简而言之,互联网+是与传统行业的相互关联,而并不是简单相+。

2 互联网+主要特征

2.1跨界融合为其提供性的思路

正是有了互联网体现了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从而将传统产业中相对闭塞的信息传达,实现了快速的互通有无。从而将传统产业中的平行经济发展趋向于传统产业的纵深跨界发展。作为创新型的信息产业驱动传统产业,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型发展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革新更是对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2尊重人性,开放共享

正是人类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这种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为互联网时代,全民物物互联从而产生强大的信息数据为传统产业所服务。它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形成对信息价值的不断创造,从而服务于传统产业化。互联网+的开放性是对数据资源的共享,是对信息化发展过程当中生产力深入推进的科学理论实践。这种开放性又被间接的称之为开放生态,因为它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可控的信息空间,由不同群体所创造的数据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從而将以往并不相互联系彼此难以进行联系的信息联系在一起,称为有用的生产方式信息供应者。

3 太极拳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

太极拳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备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名称,它是否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一张名片或者体育产业的品牌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现阶段太极拳市场化带来的相应产品主要有太极拳组织竞赛的相关活动,太极拳独立品牌的形成、太极拳服装与器械、产品与太极拳相关的食品药物等等。其中太极拳健身而言,主要是对于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比赛过程当中所提供的太极拳动作编排与影视作为太极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剧电影对其产生相应的产业化经济。教学方面而言,太极拳产业发展相对较低缓慢,是未来太极拳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服装器械作为太极拳产业化进程当中重要的部分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化。书籍、报纸、网页以及太极拳教学类的手机APP缺少相应的独立品牌化。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发展较为全面的武术拳种,它不仅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促进世界对我国武术文化认同的重要方面。然而传统太极拳的发展并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化发展,在政府指导下的太极拳发展尽管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在相应的制度体系中形成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将传统太极拳发展模式以及延伸出的相关产品推送到互联网平台,众多的太极拳产业集聚、信息实现共享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带动太极拳经济的全面发展。

4 太极拳产业化存在问题分析

4.1 核心产品缺失

太极拳作为产业化发展实体经济过程的必由之路,但是现阶段太极拳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没有拳头产品的出现。作用太极服装作为传统手工的重要代表能够体现出传统刺绣与传统武术的中华文化积淀,但是现阶段缺少相应能够代表太极拳服装水平的产品。太极拳服装作为太极拳延伸的重要产品在区域间没有相应的质量体系标准,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体现出有市无场的局面。小作坊式的生产依然是主要方式,必然对太极拳服装市场形成不小的冲击,从而阻碍太极拳服装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化全面化的发展。

4.2 太极拳市场化过程中,互联网人才的缺乏

太极拳发展作为一种产业化是市场需求,但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产业化的形成促进发展与评估,而是在各种各样的市场体系中,游离式的发展。诸如太极拳器械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化发展,而是与武术器械形成相应的代工是生产。太极柔力球、太极刀,太极强,太极棍,太极剑等太极拳器械缺少相应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对其进行相应的科学化研制,所以体现出太极拳教学过程当中缺少相应的独立化教具。产业的发展人才是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它所代表的是我国封建体制下的思想约束,尽管多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对武术淡化门派意识,将武术文化不断的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多年的努力使得发展并不明显。主要是武术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缺少相应的互联网人才,缺少相应的产业化发展人才,加之现有的武术教练对于新生事物的认知并不深刻,担心白己的技术技能被他人所利用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4.3 区域政策制度的导向性不足

尽管互联网+给太极拳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尤其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追求不断加深,所以对于太极拳产业消费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太极拳产业从业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太极拳研究人员也没有形成历史上的提升。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不断进步,诸多新生的产业雨后春笋般发展开来。体育小镇的建设就是典型的代表。温县赵堡镇太极体育小镇复试的太极拳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同时也是我国政策导向发展过程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国家给予的重大方针政策并不能够直接应用于相应的区域太极拳产业发展,尤其是温县作为太极拳产业发展的全国龙头标杆式的太极拳产品,现阶段影响力并不深刻。主要表现在太极拳的发展处于大力支持,但是如何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制度相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 互联网+对太极拳产业促进方略

5.1 互联网人才与太极拳产业人才的培养

太极拳产业化关键是人员产业化素质的提升。所以太极拳从业者不断提升其产业认知水平,在互联网+的指导下形成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形成相应的数据系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诸如太极拳教练的数据库建设。陈式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诸多练拳大师应当根据白身特点,建立相应的太极拳人才库。数据库的建立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化独立应用,而是逐步形成相应的较为完善的人才体系储备数据库。随着体系的完善应当拳师的传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高校教师的培养、社会指导员的培养甚至区域将太极拳社团全是的培养形成相应的数据库体系化建设。

5.2 互联网十推动太极拳产品的研发

互联网+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更应当是全新的创新型产业化发展思路。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传统产业,而互联网家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二者结合必然是以老带新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太极拳产品的研发不仅仅需要对太极拳服装器械以及太极拳书籍和饮食文化的创新,这应当是对相应的游戏开发、太极拳知识应用与学习APP、太极拳学习网站建设、太极拳产品门户网站等等线上与线下实体店与虚拟网络相结合的全面化立体化的产品研发与销售模式。故宫博物院相关产品的研发给太极拳产业化产品研发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思路。故宫博物院根据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事物设计出了不同形式的传统器物与现代新生事物相结合的,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产品广为消费者所喜爱。太极拳相关产品的研发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思路。但有太极拳特色阴阳鱼图画的耳机、书包、手机壳等等科技感十足的产品。在传统的装饰物表面刻画有太极拳动作展示的人物形象不失为有效方法。

5.3相应制度体制的完善

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太极拳产业发展缺少相应制度体制违法的不争的事实。太极拳产业结构制度需要健全相应的体系对于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地方财政经济生活水平等等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对于特定的产业参与过程当中相关人员的制度体系设置,应当予以宽松化促进期逐步形成产业化思维。人才管理体系的逐步建立是关键。对于现阶段从事体育产业的相关人员,鼓励其参与到太极拳产业,对于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产品设计以及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政策应当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体育从业人员参与到太极拳产业的发展当中来。根据现有的太极拳产业发展机构增设相应的产业化部门,提高办事能力和监督能力。相应制度体制的完善对体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太极拳产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关键能够对其起到主要的保障与指导作用,避免少走弯路提供工作实际效益,从而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

5.4 找准商机,吸引外资

太极拳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资金问题是核心要素。尽管为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吸引外資是重要方略。太极拳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陈家沟部分老拳师已经注册了白己的公司,但是缺少相应制度体制对其提供合理规划尚处于白我发展阶段。而互联网+的出现为其提供并搭建发展平台,地方政府部门积极鼓励企业发展相互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太极拳产业化进步。焦作地区将旅游与太极拳产业合并,相互共融已经处在了初步的成效,后期发展遇到了瓶颈,尤其是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投资方的资金注入,现阶段地方政府部门依然是主导作用,对于市场化的运作,缺少企业个人对其投入,从而影响了产业化发展过程当中,民营经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应的太极拳旅游产品,市场投放量不足和品牌效应不明显。

参考文献:

【1】李恒.互联网重构体育产业及其未来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6):45.

【2】褚兴平.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太极拳养生发展新模式探究【J】运动,2016(12):67-69.

【3】黄锦宗,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4】娄飞鹏.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西南金融,2017(01):8890.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太极拳体育产业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42式太极拳
传统产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浅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