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
5G离我们越来越近了。5G时代,传播格局、媒介生态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传统媒介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如何向纵深推进?
一、5G时代传播格局、媒介生态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传播将出现哪些新的趋势?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从1G到4G四个时代。从移动通讯的角度看,1G是语音通话,2G实现从1G的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实现从2G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实现IP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那么,5G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基础性改变?我记得前不久华为2G首席科学家童文在一次演讲中提到:“5年前,在产业定义5G阶段,我们对5G技术指标有明确诉求:1-20Gbps的峰值速率:10-100Mbps的用户体验:1-10毫秒的端到端延时;1-100倍的网络能耗效率提升。”
这意味着什么呢?
(1)5G使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100倍,它意味着网络的超级连接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网络不冉是选择性的(有的连接有的不连接)、分离式的(各个网络之间互不连通)、粗线条式的(指仅仅进行了基础性的连接,远未达到细密的、无所不在的连接)连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按照5G专家的说法,5G网络将承载10亿个场所的连接,50亿人的连接,500亿物的连接,换言之,5G把现实世界以数字世界的方式带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5G的G比特级接人速率,将使终端用户的体验发牛本质变化,令用户进入“无限网络容量”的体验时代,即终端用户感受就像网络有无限的容量。它的直接结果有两个:一是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中的一个“爆品”:二是流量不限的MBB模式将成为移动运营商下一个增长的驱动力。换言之,上网免费将成为网络牛活中的普及性的常态。
(3)5G的低时延将催生和创造出更多的牛产与生活的场景应用,无人驾驶汽车、工业4.0智慧工厂、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应用,都因为5G的超低时延而成为现实。在5G定义的未来的发展中,场景将成为一个关键词,而场景构建将成为未来发展中价值创新的巨大“风口”。由于网络延时远低于人类的近百毫秒的视觉感知延时,网络两端的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灭涯咫尺与世界零距离的体验。
(4)5G技术提供的100倍网络能耗效率的提升,使得5G网络将能容纳更多设备连接、同时维持低功耗的续航能力,使万物互联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建立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数基础上的智能化连接,将成为普遍的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社会现实,构建端到端的生态系统,进而打造一个全移动和全连接的社会。换言之,5G网络是原生的海量连接平台,随着5G技术可用性的成熟和升级,将加速万物互联,万物在线化,即万物默认在线。
概言之,5G的诞牛,将巨大而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牛活和社会,推动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而5G最大的现实改变,就是实现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传播进入智能媒体时代,它会极大地推动传媒转型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二、5G技术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5G的开启,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巨大的机会。5G到来之前,就传播领域的发展而言,是所谓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在这一发展阶段上,是规模经济模式主导下的流量(即受众,更准确地说是用戶)之争,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因其技术的先进、资本市场的强大支持以及市场洞察与操作的灵活等等凶素先胜一筹,构造起了对于社会各要素的连接与再连接,形成了内容网络、人际网络以及物联的基础性连接:使互联网成为社会牛活的基础设施,由此也占据了经济、社会、文化及政治影响力的高地。仅以传播领域而言,基于社交的关系链传播和基于AI的算法型内容推送已经占据全部社会性传播的大半壁江山。而传统媒体受限于体制的约束、规模的有限、技术的落后,以及市场操控能力的迟滞,在这一轮的流量(用户)之争的发展当中明显落伍,无论其市场份额还是其影响力都大大“缩水”。这就是人们所看到的“渠道失灵”、用户流失以及影响力衰退。
但是,5G的到来,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南此,未来的发展态势就完全不同了:一方面,随着规模经济临界点的超越,社会连接的初步格局业已构建,BAT企业“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模式已至终结。5G时代极大促进社会的“线下”生活向着“线上”转移,因此,需要更具专业分工的“在地性”资源与力量的协同和参与,仅仅靠互联网公司的“连接力”,已经难以承担起“线上”社会牛活“加宽”、“加细”和“加厚”的任务和要求。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上,BAT公司构造自身价值的重点,已然不是规模化地将自身做大,而是促成社会的、商业的、文化的及个人的资源与能量,在自己已有的粗放型的连接平台上牛根发芽、开花结果,换言之,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更多的机构在自己的平台上获得成功,就是BAT企业的5G所开启的未来价值发展的方向所在。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发展“上半场”时所遭遇的问题大多数已经不称其为问题。比如在5G时代,“流量(用户)”流失的危机,在BAT(或取代BAT的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平台上,将是随处可得的富余资源,换言之,流量不是问题,用户不是问题,你有没有某种专业的服务于用户的适用能力才是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传统媒体只要善用“在地性”的优势,“捧着金碗要饭吃”的窘况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