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刚
摘要: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语境下,传统武术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娱乐观赏的表演形式,更是传统武术文化寻求尊重的实力展现。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当今传统武术内部的自尊与外部的他尊两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在当代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武术文化通过其价值的寻绎,探求其内部的自尊;同时以自身魅力的彰显寻求其外部的他尊,或许可以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博取一席发展之地,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清晰的价值定位。
关键词:尊重需要传统武术 武术文化文化认同
传统武术的尊重需要是实现其由表层身体技术到高层次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桥梁,也是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时代中突出白身特色的现实需要,更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其自身价值的肯定。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而文化发展亦是如此。”【1】虽然,传统武术经历了由生存技能到野蛮搏杀术再到多元价值功能的身体技术,其追求的是白我价值的实现,是由表层身体技术向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升华。然而,在这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在外来文化的裹挟下,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随着其不利发展态势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中逐渐滋生出对传统武术的质疑态度。因而,欲解决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或许可以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上进行分析,从尊重需要层面对传统武术当代发展进行解读与探讨,以寻回其在社会中的基本尊重。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1.1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阐释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来的,他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区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任务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具有层次的体系,高层次需求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为前提”[2],也就是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从而不断向高层次升华与发展。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3】生理需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安全需要主要指对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的需要;社交需要即爱与归属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建立的情感联系,并得到社会团体的认同;尊重需要包括白尊和被他人尊重,也是对白我价值的肯定。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白身潜力得到发挥的倾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使生活和T作充满意义。
1.2 传统武术文化尊重需要的内涵解读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其实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自身能力与成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尊重需要作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层面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精神层面发展的基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不仅是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所追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肯定的需要,也是由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升华的过渡阶段,其主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内部尊重实质是人的白尊,是通过文化的自我反思、文化比较、文化认同来实现其对自己的肯定。外部尊重是人们希望在社会中获得地位,并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肯定。“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白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白己活着的用处价值。”【4】传统武术的发展亦是如此,当传统武术低层次的技击与价值功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促使其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化,这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传统武术首先要的到社会的尊重与肯定,才能促使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才能使得其整个发展历程具有自身的价值。相反,如果传统武术在社会中得不尊重与认同,后期高层次的追求也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文化尊重需要实质是文化自我肯定的过程”【5】,也是文化通过自我认知、文化比较、文化发展实现白身文化认同的过程。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晶,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独有的东方色彩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然而内蕴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武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根源,传统武术自身价值的认知不足,缺乏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对照与交流导致其白身文化发展困难重重。然而,现实的困境决定了传统武术文化尊重需要的必然性与紧迫性,需要通过实现其内部的白尊与外部的他尊对其自身文化内涵进行清晰的定位,其实质是文化白觉与文化自信基于尊重需要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2 价值寻绎:传统武术文化内部的自尊表现
2.1 文化寻认:传统武术文化自我反思
文化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基础,是对文化自身的再认识,反思意识也是文化白觉意识的核心本质体现。“对自身文明的反思以及对他人文明的反思其实是文化白觉的一种表现。”[6]然而,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明晰白身的缺陷与不足。居于现今社会的传统武术,其发展境遇不容乐观,因而,适当的白我反思不仅有利于白我价值的定位,也有利于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文化自觉中包着文化的白我反思意识,其实质就是对白身文化的清醒认知。缺乏文化反思意识,对白身文化的来历、源流及其特点没有清晰的了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白身内涵,从而导致本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固步白封,或是形成目空四海的文化保护主义,或者是偏安一隅的片面强调白身优势文化。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思意识是不可或缺的,需要通过不断反思厘清白身的文化内涵,对自身价值有明确的定位。
费孝通先生在《从反思到文化白觉和交流》中提到:“先要定好位,才好往前走”。[7]因而,自觉认识传统文化的产生过程,把握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将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方式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作为理性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对象,从而揭示其精神内核,洞察其优劣特征,不僅是传统文化自我反思根本要求,也是其白我认知的有效方式。传统武术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其白身的发展亦离不开对其白身的反思。通过对传统武术的产生环境、价值功能、表现形式以及文化意蕴客观的认知,探寻其在当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进程中的价值与地位,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取得一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