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传统药”太复杂以至于不可能被简化?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其传统医药体系当作“国宝”加以推广,最近又将其作为一种软实力工具。然而,尽管弘扬这种古老医术仍是中国的优先政策之一,但中医仍在面临各种现代挑战,成本上升、生产和处理的复杂性,以及知识产权模糊不清等。
从捷克到南苏丹,中医从业者正利用草药和针灸等疗法在全球行医治病。2015年,提炼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中药的高光时刻,让人感觉中医药终于获得理所当然的承认。然而,中药行业中仍存在悲观情绪。
其中一个问题是知识产权。为占据最高科技地位,中国正时刻关注国内企业能获得多少专利,或者正为癌症免疫疗法开展多少次临床试验等。这导致许多普通中药相对受到忽视。例如,大部分中药注射剂只能由大型公立医院提供,这样的机构很少有传统的中医医生,而只有他们被允许实施这种治疗。
在北京努力应对迅速老龄化的人口之际,效率是一个重要指标。政府更倾向于优先选择显示即时效果的药物。然而,中药相对见效慢且重在预防和康复。虽然某些老字号中药号称能治疗多种疾病,但其具体疗效难以衡量。
此外,在中国,平均每4名西医毕业生中,只有1名接受传统医学教育。中药制造商适应这种现实的途径之一,是像屠呦呦那样,将其药品转化为西药的形式。如此一来,医院里的每个医生都能开出有关中药处方。但这绝非易事。中药并非以简单闻名,很难被简化为一次性服用的片剂。
对于病人来说,他们读懂西药(名称),甚至用便宜的仿制药品给自己治病,但传统医学远远超出了快速理解的范围。中医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
(作者ShuliRen,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