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宸
5月16日晴
孫老师从常州回来后,教室里就多了一大一小两个箱子。这到底是什么呢?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孙老师把两个神秘的箱子边抱起两个箱子边说:“同学们,这是我从常州带来的特产——大麻糕。这节语文课比比看,谁更会吃。”教室里哄堂大笑,我既高兴又有点不满:吃东西嘛,谁不会?孙老师太小看我们了。
临时的吃货小组长们开始发麻糕。金黄诱人的麻糕让我直接站起来想去帮忙。“吃货小组长”带着麻糕四处派送,可那速度让我觉得他们像蜗牛快递的员工,我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周围同学纷纷评论着自己拿到的麻糕口味。有的前后桌争论哪种口味好吃,有的在看包装纸,还有的在读包装纸上麻糕的配料。教室里活脱脱像一场麻糕食品讨论会。
终于,一个大麻糕放到了我手里。我仔细地端详着,包装纸上画着一个抓着莲蓬的小宝宝,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最喜小儿无赖,池头卧剥莲蓬”。隔着包装我看到麻糕外皮是多层又酥脆的薄饼,裹了一层白生生的芝麻。看上去分量足还可口。老师让我们打开品尝,我咽了一下口水,用力把肚子里的馋虫打发了回去,因为我想带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尝一尝。
班里的同学吃相各异,有的捧着麻糕大快朵颐,像几天没吃饭的饿狼一样;有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像绅士淑女一样;有的一边吃一边问别人的麻糕是什么口味;还有的像美食家一样不断地夸赞麻糕的美味,搞得我垂涎欲滴。正在又一波馋虫向我进攻时,我一下子发现候同学用力过猛,酥脆的麻糕洒了一桌。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劫”了一小块吃在嘴里,瞬间舌头和麻糕展开了混战,香甜混合着酥脆攻占了我的味蕾。我不顾同学们的大笑细细品味着,原来里面有一层厚厚的夹心呢。
正在同学们吃的兴起时,孙老师笑着问:“吃出什么味道了?”一个同学说:“甜味、椒盐味……”这还用说吗?我们哄堂大笑。我们班的机灵鬼立刻接上:“吃的是常州风俗,常州文化。”孙老师笑而不语,让我们看包装,接着娓娓道来:“苏东坡多次到常州,与这里结下不解情缘,是他的第二故乡,终老与此。希望你们也像他腹有诗书、乐观豁达。”哦,我明白了,我们吃的是麻糕,更是孙老师的期望啊。
“腹有诗书,乐观豁达”小麻糕有大期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