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帆
去年12月25日,在卸任新北市长的当天,朱立伦即表态投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朱立伦是国民党内最早公开表态参加2020选举的,也被外界视为非常优质的候选人。在参选之初,据民调显示,有五成蓝营支持者希望朱立伦角逐2020。但随着党内初选大幕拉开,郭台铭、韩国瑜相继加入战局后,朱立伦的民调与网络声量不温不火,选情逐渐被边缘化。作为国民党曾经的中生代明星与台湾政坛不分蓝绿都称赞的“能吏”,朱立伦在国民党初选中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面对2020选战,他的路该怎么走?
朱立伦是岛内典型的精英政治人物。他财经专业出身,早年留学美国,获会计学博士学位,后在台湾大学任教。岳父高育仁曾任台湾省议会议长,使得朱立伦从政的起点高于一般人。朱立伦一路走来,诸事顺遂,先后担任过“立法委员”、桃园县长、台湾行政机构副负责人、新北市长,也是国民党迁台以来最年轻的党主席。朱立伦党务政务经验丰富,从地方到“中央”历练完整,不管是求学还是从政,都是首屈一指的“模范生”。在长达16年的地方首长任内,朱立伦政绩亮眼,颇受好评。尤其在八年新北市长任内,朱立伦有许多标志性政绩:如“三环三线”建设、公共托育中心、国民运动中心以及社会住宅政策、长照政策等;同时,新北市人口成长至400万,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城市。就连“祖母绿”吕秀莲也称赞朱立伦在新北市做得不错。2018年新北市长选举,朱立伦力挺的接班人侯友宜大胜苏贞昌30余万票,这本身也是对朱立伦在新北市执政成绩的肯定。
朱立伦自宣布参选以来,努力改变形象:他配上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更接地气。朱立伦的竞选主轴很清楚,就是依托自己多年担任地方首长的“桃园经验”和“新北经验”,主打政见牌,诉诸“拼经济,请让专业的来”。他不仅勤跑基层,与各行各业交流,展现自己对民生需求的了解;而且还在网络上开辟“我当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更好”等系列脸书直播,发起相关政见的投票,内容不仅包括与台湾经济发展相关的“核四”、新创产业、自由贸易示范区等议题,还包括增加陆客来台数量、推动厦门金门生活圈建设、与大陆协商两岸和平宣言等两岸关系议题。对于经济发展,他提出“智慧台湾,经贸枢纽”的理念;对于两岸关系,他提出“三要”“三中华”“三作为”主张。针对每一项时局热点,朱立伦都会剖析利弊,提出具体的应对政策。对于蔡英文当局三年多来的施政,朱立伦更是炮火全开,不遗余力地予以批判,希望能够以此激发网友讨论,扩大网络声量。不同于其他政治人物的访美行程,朱立伦2月访美期间,聚焦于新创经济,围绕“Power Up Taiwan:台湾新经济”主题,参访了美国硅谷的13家企业,将访美行程打造成纯粹的经济之旅。
可以说,朱立伦是逢人讲政见,处处拼政见,力图把自己打造成最懂政见、最有政绩的候选人,以此突出与其他参选者的不同。
在韩国瑜、郭台铭加入战局前,朱立伦是国民党内最被看好的候选人。但朱立伦起初有所轻忽,没有抓住宝贵的机遇期迅速炒热选情,而是维持其稳健风格,以政见说话,频繁抛出的政见干货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响应,甚至部分政见还在网络投票中被网友否决。与此同时,国民党中央在初选办法的制定上反复不定,党主席吴敦义曾表示会保留万分之一的征召可能性,这被质疑是吴敦义借初选规则的制定权卡住朱立伦,使得朱立伦的地位显得被动。随着“拱韩”参选声音不断扩大,以及半路杀出郭台铭,郭韩之争成为了国民党初选的焦点,朱立伦的民调只得稳居第三名,与韩国瑜和郭台铭始终有着相当的差距,媒体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目前,朱立伦在国民党党内初选中的地位十分尴尬,外界都评价他是最适合的候选人,可就是无法成为最强的候选人。这既有老原因,也有新情况。
朱立伦政治生涯的前期顺风顺水,未尝败绩,却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遇拐点。时任党主席的朱立伦起初坚持将新北市政“做好做满”,不愿扛起责任挑战2016年选举,被外界质疑为没有担当。在党已提名洪秀柱参选后,朱立伦又召开临时全代会废止提名,征召自己披挂上阵,引发“换柱”风波。这既惹怒了深蓝支持者,又损害了自己的政治信誉。“换柱”虽并非朱立伦所愿,但迫于各方压力,只能收拾烂摊子。2016年选举是注定失败的战役,这场“滑铁卢”让朱立伦与国民党双双坠入谷底。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朱立伦都相当低调,专心于新北市政,固守大本营,潜隐疗伤。同时,朱立伦一直在努力修复与洪秀柱的关系,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承认“换柱”之过,表示道歉,又在今年过年前夕专程拜访洪秀柱,在脸书上晒出两人合影,展现亲密关系。洪秀柱也表示理解朱立伦当年的难处,可以算是原谅了他。然而当年受伤的支持者却并不会因此完全释怀,他们心中对朱立伦的芥蒂还会继续存在。
而与郭台铭和韩国瑜相比,朱立伦的优势在于出色的治理能力、丰富的行政经验和有感的政绩。从国民党举办的三场政见发表会可以看出,相较于郭台铭对政治的生疏和韩国瑜大而化之的口号,朱立伦对各种政策的信手拈来和娴熟表述是比较突出的。他过去的从政经历不仅是服务于某个企业,也不只关注庶民群体,而是切实服务过625万的台湾人民。在辩论中,朱立伦以桃园和新北经验为基础,从实践出发,谈政策务虚少,务实多;既有愿景,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参照和具体路径,可谓“民之所想,常在伦手”。因此,有人说台面上角逐2020年选舉的政治人物中,似乎只有朱立伦是正常的,而朱立伦也自称为“正常伦”。
2019年7月10日晚,朱立伦(左)出席王金平直播节目,两人共同“比爱心”。
但是,目前台湾“网红政治”盛行,网络声量为王,庶民语言当道。台湾民众在民进党三年多来荒腔走板的执政下已经苦闷了太久,需要出口发泄。这一点从去年“九合一”选举中“韩流”的崛起可见一斑。选民在意政治人物的新旧,在意政治人物能否带来希望和安全感,真正愿意去推敲政见的却不多。
另外,朱立伦不能燃起蓝营胜选希望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柯文哲。柯文哲的动向是2020年台湾选举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牵动各方关切。在民进党初选结束前,多项民调显示,在柯文哲不参选的情况下,朱立伦与民进党任何候选人对决都能胜出。但是只要民调纳入柯文哲,选举形成“三脚督”,朱立伦就无法超过柯文哲。尤其是在年轻选民和中间选民的支持度中,朱立伦与柯文哲的差距较大。从选举胜算角度的出发,蓝营支持者当然希望能够推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最大胜算的候选人,因此,拱韩、拱郭的声音变成主流,朱立伦逐渐受到冷落。
民进党完成初选后,党内各派整合迅速,蔡英文定于一尊,已经摆好了问鼎2020的阵势。而那时国民党的初选还乱成一团,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退出初选,但坚持参选到底,给2020年选举埋下不确定因素。台面上“韩粉”与“郭粉”持续互打,台面下“挺韩”阵线与“挺郭倒韩”联盟不断角力,各方政治势力暗流涌动,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胜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韩国瑜击败国民党其他对手,将代表国民党出征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与蔡英文对决。
对朱立伦而言,虽然在初选中未能出线,但是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毕竟国民党初选的主要矛盾是郭韩之争,朱立伦并不在漩涡之中,也未与郭台铭和韩国瑜以及其他参选人产生明显矛盾。在初选过程中,朱立伦多次表示伸手不打自己人,同志之间应该彼此“比好不比烂”,强调国民党团结的重要性。因此,残酷的国民党初选选战不会太伤及朱立伦。
另外,初选胜利者只是党的候选人,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初选后的整合至关重要。团结的国民党都不见得能赢,更不要说分裂的国民党。因此,朱立伦能否在初选后从坚定参选者转变为积极辅选者,会直接影响到2020年选举的结果。应该说,未来的国民党要赢得政权,不仅要有韩粉、郭粉的团结,也要有“朱队友”的加持,彼此均衡才能找到最优解。
(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