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张琼 张莉 李佳丽 张艳苹
[摘要]庆阳窑洞是我国西部地区较早、影响较大的著名窑居地区之一。通过阅读、摘录、总结与窑洞有关的文献资料,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和当面访谈,调查庆阳窑洞的历史渊源和目前现状,同时,将镇原县窑洞居民作为主体,探究在主体参与视角下窑洞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为未来镇原窑洞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原窑洞;主体视角;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每一种建筑随着时间的变迁都会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窑洞是黄土高原最实用的建筑之一,它不仅能节约资源,保护乡村环境,还承载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作为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镇原窑洞保留了原始穴居的影子,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乡土气息,充分的反映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庆阳市镇原县,这里的黄土层相对比较厚,适宜挖制窑洞去长期居住。这里的居民祖祖辈辈依靠窑洞遮风挡雨,繁衍生息,冬暖夏凉的镇原窑洞是陇东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于这种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物质遗产,对其进行充分利用,比如用于避暑、旅游觀光等度假村的构建。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窑居村民集中迁移,弃窑建房,甚至毁窑盖楼,因而传统窑洞面临巨大的困境与挑战,这种弥足珍贵的民居遗产正在衰亡。由此可见窑洞民居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1 镇原窑洞历史渊源的概况
庆阳镇原是我国的窑洞民居之乡,当地人居住的窑洞,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先周时期,庆阳人民就利用黄土高原的地形条件,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渐渐地窑洞成为当地重要的居住建筑。在庆阳市所在地西峰城区,清代时期城内窑洞多达数千孔,其中地坑院所占60%以上。民国时期,西峰城里还有窑洞1992孔,占居民住室总数的70%。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写《庆阳地区志》时调查到,当时窑洞占居民建筑的70%以上。但进入21世纪以后窑洞逐渐消失,为了提高居住舒适度,人们开始舍弃窑洞,住进平房或楼房。加之窑洞采光效果差,窑洞内部环境阴暗潮湿,物品容易发霉。于是,窑洞渐渐地在当地失去了民居住宅的功能,沦为杂物储藏室。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方法
2.1.1 基本方式。(1)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通过查阅与庆阳窑洞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镇原县窑洞现状的的成因,并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1.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把相关文献及实地访谈资料作为定性分析的材料,运用SPSS和Excel工具对调查问卷的相关变量做定量分析。
2.2 具体方法技术
选取镇原县4个村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访谈,并做了详细的访谈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对相关知识进行解疑。并查看现存窑洞三十余个,记录每一个窑洞的现存状况,对采光、建筑风格、室内温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2.3 资料收集方法
2.3.1 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随机简单抽样的方法选取4个村作为调研地,了解和掌握镇原窑洞的现状和成因,通过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并做实地访谈工作来获取资料。
2.3.2 问卷回收描述性分析。在选取的4个村,采用等比例发放问卷的方式,总共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4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4份,问卷有效率82%,形成实地访谈记录5份。
3 创新之处
3.1 当前对镇原窑洞研究的不足
目前学术界对镇原窑洞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主要从窑洞的艺术价值、窑洞的装饰美、窑洞住宅的美学探究、窑洞的传承与保护等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当地居民如何看待窑洞发展方向的系统研究还未涉及。从外部性出发,大多是政府、市场、学者用自己的视角去研究它的问题与发展,缺乏对当地居民意向的深入研究,另外窑洞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被忽视的点。
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3.2.1 本文切合现实需要,在社会发展的研究领域之内,探索庆阳地区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部分传统窑洞的去留问题,为庆阳乡村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合理化的建议,深入庆阳群众更具资源优势且调查方式可多样化。
3.2.2 本文研究主要是以窑洞居民为主体的视角下调研窑洞的去留问题 ,采集镇原窑洞居民对窑洞传承与发展的看法和比较合理的建议,体现了主体参与视角下窑洞居民的主动性,尊重了他们的观点。
3.2.3 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的同时使得理论与调查实践相结合,体现了调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问题的深入解决。
4 主体参与视角下窑洞保护与传承的分析
4.1 镇原窑洞的现状
种种迹象表明,镇原县窑洞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相当多的挑战。
4.1.1 21世纪以来,庆阳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因此传统的窑洞居民受到了新思想的冲击,开始追求更好的居住条件,从而摒弃了守住“老祖宗家业”的思想。
4.1.2 窑洞自身的缺点:窑洞虽然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它也存在内部结构不严谨、窑洞内环境阴暗潮湿、采光通风差等缺点。
4.1.3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窑洞大都沿沟谷梁峁而建,道路崎岖,出行不便,基于此,老百姓不得不进入城市或者选取交通便利的地带建房居住,舍弃窑洞。
4.1.4 窑洞建筑人才短缺,技术落后: 一方面老一辈的工匠们大都离世,窑洞技术渐渐失传,另一方面,窑洞修筑耗时耗工量大,而镇原县大多数青年男子进城务工,窑洞建造缺乏人力。加之传统的建造技术落后,缺乏新技术支持。
4.2 主体参与视角下窑洞保护与传承的分析
4.2.1 窑洞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分析。由图1可知,认为有必要保护窑洞的人占绝大多数,他们把窑洞当作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基于对窑洞的深厚情感,希望能够保护和发展窑洞,避免窑洞建筑的的没落,从而加强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其他人认为传统窑洞是落后的东西,存在基础设施差、配套措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不适合继续居住,应该摈弃和淘汰。
4.2.2 居民不愿继续居住窑洞的原因分析。由图2可知,占大多数比例的41%的居民认为窑洞建筑位置不便长期居住,35%的居民认为室内环境不适合居住,21%的居民只愿意偶尔居住,3%的居民觉得长期居住会产生审美疲劳。可见旧式窑洞存在诸多缺点,吸引力比较低,为了传承窑洞建筑,窑洞未来的发展要进行适度创新,增强吸引力。
4.2.3 窑洞建筑需要改进与创新的方面。在保护窑洞的过程中也应对窑洞建筑进行改进,为了提高居住满意度,我们就窑洞应当如何改进对窑洞居民进行访谈。由图3可知,有33.9%的居住者认为应当改进窑洞建造的地理位置,以方便居住者的出行;其次是对窑洞的外部形态和室内设计进行改进,使窑洞具有居住和审美的双重功能,这一观点占比达24.1%;另外只有3.6%的居住者认为应当改进其坚固耐用程度,由此看来绝大多数居住者对窑洞的坚固耐用程度很信赖。
4 传承和发展窑洞存在的困难分析
表1和图4显示,当地居民认为传承与发展窑洞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居住建筑的冲击;②各项配套设施和福利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③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其中,认为原始窑居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和福利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所占比例较高,达50%之多。镇原窑洞大多是旧式风格的窑洞,存在采光通风状况不佳,地理位置不便长期居住等一系列问题。其次,现在新式砖瓦房和高楼对窑洞也有着巨大的冲击,加之政府对窑洞保护的不重视,对于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都极大地造成了窑洞传承与发展的困难。
5 小结
综合以上图表可知,只有极少数窑洞居民对窑洞的生存与发展持悲观态度,所以他们对窑洞建筑的保护与创新并未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然而大多数居民还是很看好窑洞在今后的发展,认为有必要保护和传承窑洞。他们把窑洞当作祖先留下来的遗产,寄托了深厚的情感,不希望窑洞逐渐没落。大部分居民认为传统窑洞居住环境昏暗,采光通风状况差,配套设施落后,所以应该进一步改善室内环境,优化采光条件,配备新型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对窑洞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有不同的意见,如,他们认为窑洞建筑应该与现代建筑形式与理念更紧密的结合,创新窑洞风格,比如小型别墅式窑洞,使窑洞更具有现代特色,使居民居住起来更加舒适便捷。也有一部分居民希望加强窑洞建筑的群体性,形成诸如城市小区的建筑群,使窑洞布局接近现代城市风格。但是,这些想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窑洞居民希望可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补贴促进窑洞可持续发展。
6 庆阳窑洞的保护与未来发展建议
6.1 鼓励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业,带动居民主体参与窑洞保护
庆阳人民应该充分利用独特的窑洞风情,积极申请发展窑洞旅游文化项目,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创新设计窑洞旅游风格。从当地居民的角度来讲,建议他们以自身感受为基础,建设一种现代窑洞体验旅馆,重点设计放在窑洞内部陈设方面,吸引社会高端消费群体到窑洞体验土生建筑,给他们营造一种回归乡土的氛围,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2 加大窯洞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窑洞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镇原窑洞大多地处黄土高原的陡坡沟堑处,地势不平、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尤其是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冲击下,窑洞的生存更加摇摇欲坠。所以政府应该重视窑洞的保护传承,加快窑洞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窑洞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这样既保留了窑洞原有的特色,符合窑洞居民的实际需要和生活习惯,又提高了他们的居住满意度。
6.3 合理改造窑洞建筑结构与风格
合理改造庆阳市镇原县窑洞的构建风格,充分将现代的生活居住方式与传统的窑洞居住形式结合起来,使窑洞修筑融入现代的材料,并以自然生态所呈现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为新的发展方向,力争改善窑洞原有的脏乱差面貌,为当代人所使用。通过对原始窑洞的改造,让居住在窑洞里的居民也能够享受现代物质文化生活的趣味,使窑洞建筑在不断改造与创新中长足发展。
6.4 培养修筑窑洞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
传统的窑洞是老工匠们根据约定俗成的建造方法进行建造的,没有统一的建造标准,凭借工匠拥有的旧式技能和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挖掘,窑洞的建造没有任何形式结构的改变,它自身的缺点依旧存在。现代型的窑洞要求改进建筑风格、窑洞结构和功能需求,因此需要引进新型技术的同时培养修筑窑洞的专业技术人才。
数千年来,窑洞与庆阳人密不可分,生生不息,它是庆阳文化的标志,是人类建筑学上的“活化石”,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庆阳窑洞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与困境,因此,本着保护和传承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心,本项目立足于当地窑洞居民视角,对镇原窑洞的发展和传承进行调查与研究,使窑洞不会因现代建筑冲击而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 王文权.窑居文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03).
[2] 卓娜娜,黄海霞,常凯文.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J].中国市场,2016(38).
[3] 薛方,宋永永,黄敏.庆阳窑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甘肃农业,2012(01).
[4] 姜波.庆阳窑洞民居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发展[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5] 刘小军,王铁行,于瑞艳.黄土地区窑洞的历史、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J]. 工业建筑,2007(S1).
[6] 贾毅.庆阳窑洞文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