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内涵探析

2019-09-01 12:25张田田
牡丹 2019年21期
关键词:非传统狂欢节情感化

张田田

节日狂欢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暂时超越。当今中国的节日可以分为传统中国节日、外来节日(西方节日)与新兴节日(人造节日)。本文主要阐述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内涵,从非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今中国的表现入手,通过揭示此类节日所具有的仪式化、狂欢化、情感化与生命感,引申出非传统节日的审美价值与影响。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正确把握节日的审美内涵,从中汲取美好感悟与积极力量。

一、中国非传统节日在当今中国的表现

(一)西方传统节日——中国化的资本社会节日

西方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而真正来到中国的近百年时间内,虽然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是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当代的消费主义审美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了西方传统文化和审美赋予节日的文化价值。例如,西方经典的圣诞节原本在西方属于团聚的节日,类似中国的春节,而在中国逐渐演变成狂欢节日,甚至出现在这一天所有人都要上街狂欢游行的状况。而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圣诞节发展至今则更多成为一种商家打折的噱头,从而促进每年清空库存的大好机会。事物不断变化发展,而这一切也都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应激反应。

(二)现代人造节日——生产消费水平直接反映

现代人造节日则更加具有时代特性。在网络文化催生下的节日也被新兴的消费主义所浸染,从而拥有更多层次的含义。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双十一。双十一是一年中唯一一个“1”最多的节日,而“1”又被网友引申出光棍的意思,所以这个日期成为光棍节。从2009年开始,它便逐渐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巨大的折扣和减价吸引着很多消费者。近两年这个早已商业化的节日被推向顶峰,不断刷新的单日成交额记录甚至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样一个本来意味着单身自嘲的节日,终于因为消费时代到来而成了一个商业奇迹。中国逐渐进入消费时代,逐渐显现在这样一个节日的缩影里,审美观念也由此发生了改变。

二、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特征

(一)仪式化

中国人一直十分注重仪式感。仪式感,就是暗示人们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件事。越是虚妄不确定的东西就越需要仪式感,如爱情、身份的认同感,旧的事物在哪里结束,新的就又在哪里开始……仪式感就是要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和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之间架起一座不朽的桥梁。

在现代狂欢节开始的前半个月,各大电商平台就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和媒体上,诸如网站页面、微博、视频、车站等多种途径开展大规模甚至不间断的宣传,为的就是制造出一种欢庆即将临近的气氛。狂欢节当天,时间刚过零点,消费者就开始大规模抢单,各种广告与推送刺激网购者想要买、应该买的消费欲望,让消费者在大型购物狂欢节中找到真实的参与感与集体归附感。狂欢节疯抢结束后,仪式进入告别期,各大媒体、电商平台开始播报全天交易成绩。电商与媒体用感恩性质的词语表示狂欢节当日的销售额的新高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奇迹。这让消费者倍感亲近,还分享到了仪式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这样的一切行为,自然就为人造节日添加了更多的仪式感。拥有了仪式感,那么所有一切都将变得有自己的价值,甚至减价前的叫卖都成了狂欢的歌唱。由此,真正让一个平常的一天变成约瑟夫·皮珀所谓“有别于过日常生活的方式”的真正节日。

(二)狂欢化

巴赫金的狂欢研究认为,人们在节日狂欢中可以暂时消除不平等,获得自由。但是,过度的狂欢易使人产生一种意欲现象,与现实生活所脱节。非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大众进行节日庆贺与节日狂欢的极好时机。从过节群体上讲,大多都是青年人。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包括叛逆、前卫,猎奇等,狂欢的场所可以是广场、街道、商场乃至家中。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共鸣可以使得众人共同体验狂欢所带来的喜悦感与自我满足感。

各种形式感给节日注入狂欢气氛。大多数商品包装都加上了标注打折和节日的信息,产品更加注重设计和包装,利用抢眼的色彩和浮夸的形式营造一种吸引眼球的消费对象,消费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功利价值逐渐消退,满足大众的愉悦感变成了最珍贵的美感体验。各种区域也对于狂欢日的期待铺天盖地,令人被动去接受。这种狂欢的形式,使得人们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索然无趣,是忙碌生活背后得到

的馈赠。

(三)情感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榜华丽外表的消费对象往往还包裹着情感价值的体现。与其说是一种商业包装,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表演,如果人们被包装的情感打动,也就完成了虚拟进入情感的过程。正是如此,情感化的手段也被广泛使用。令人诧异的是,中国人含蓄的性格造就了不习惯向长辈表达爱意,但对于情人之间的情感表达,毫不吝啬。情侣们不满足于情人节只有传统七夕节这一天,而去发展更多的节日,用过节日的氛围去表达爱意,营造浪漫。520即为一个新兴的情感化节日。在这天,情侣互诉衷肠,甜蜜相拥。玫瑰花和巧克力就是情人节必不可少的礼物。浓情蜜意里,恋人接近痴醉,情感全然流露,这是平时日常生活中难以达到的情感交流时刻。

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审美情感化,相比较传统节日的情感化而言,就略显单薄。由于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沧桑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统节日往往属于多元的情感节日。而非传统节日相较而言,就逊色许多。爱情变成了首要歌颂的情感,对家人团聚的温馨、辛苦劳作后收获的喜悦、古人智慧的结晶等感情鲜有涉及,不禁令人唏嘘。

(四)生命感

浮华过后,自然会流露出一股悲凉感。节庆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强烈体验到生命的流逝,产生一种莫名的伤感。这种感觉既是对生活的总结,也对生命的感悟。狂欢节日总是显示着不断的更新与交替,不断的死亡与新生,衰颓与生成,显示着生死相依,生生不息。

正是由于中国非传统节日满足现代生活快餐化的节日追求,它的意蕴不足,却可以由各种形式来加快时日的进程。快,亦或更快的节奏,让人在体验生命面前措手不及,一切都在赶,一切都不会为你而停止。这种咄咄逼人的节奏,使得人们的内心静下来后自觉更加空虚,没有意蕴的回味让人不禁感到惶恐,时间流逝,生命无情,而人们要做的,绝不是让日子度人,而是用各种滋味、各种体会来充斥自己的生活,丰盈自己的生命。

三、非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如今,人们都更加重视个体性格和自我表达,希望通过物品消费来展现自己的个性,而开放的网购狂欢节就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新领域与新形式。这是非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好处。同时,缺乏内涵的非传统节日只会让人们过度追求自身的欲望,而难免沉迷于享乐,使非传统节日的存在没有多大意义。中国非传统节日今后如何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使得此类节日可以健康长远地发展,也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经济近些年飞速发展,但是从有些人的消费观念和形式上可以看到,流于物欲,而缺乏审美与精神上的追求是多么的可悲。人们不应该忘本,不应该片面追求自身的欲望满足,这样才能阻止消费社会的恶性循环。人们既要反对长期轻视感性快感、近乎禁欲主义的苦行僧的审美趣味,也要防止一味享乐、满足于生理快感的审美倾向,积极引导大众审美文化趋势转化为合理的感性审美与有节制的狂欢审美。人们应该清醒地应对全球化消费社会及其审美观,正确审视生活,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从而使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四、结语

不论是西方传统节日进入中国还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人造节日,其实都免不了中国文化和审美观念对它们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中国的传统文化少有大众审美可以表达的机会,而泛审美的非中国传统节日,其实让更多的大众接受和尝试进行新的审美活动,这也就间接影响和扩大了审美接受度。这既是文化的灾难,也是新时代的机遇。这些活动代表着当代的审美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和大众的需要。科学地发展非中國传统节日,为其注入新鲜、有意义的文化意蕴,让非传统节日审美内涵不再单调、空乏,才是中国非传统节日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所淘汰的必要条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非传统狂欢节情感化
动物狂欢节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购物狂欢节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巴西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