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影视作品中的古风歌词赏析

2019-08-30 08:32桂宇雪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审美诗词

桂宇雪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产影视剧的发展,架空历史的古装剧、电影风靡一时。而每一部收视率高的影视剧不仅有着演员扎实的演技,还有着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或插曲。这些古风歌曲以古诗词为蓝本进行改编,融入主题情感元素,带引观众渐入佳境,进行审美体验。笔者以《佳人曲》《知否知否》为例,分析古风歌词中的美学意蕴,旨在从美学的角度挖掘出歌词中深刻的文化内涵,给演唱者提供情感的指导,赋予歌曲以美的灵魂。

【关键词】古风歌词;《佳人曲》;《知否知否》;诗词;审美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古风歌曲是21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风格。受传统的民族审美心理影响,诸如武侠电影音乐、古装影视剧音乐等,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措辞雅致,曲调优美。作词者往往以中国古典诗词为蓝本进行改编,奠定情感基调、加入情节特色,并将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箫、筝、琵琶等融入弦乐中,营造虚实结合、烘托氛围的效果。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乐器的融合,既有大家风范,又不偏离古风主题,实在是上乘之作。

一、绝世独立的李夫人,倾国倾城的《佳人曲》——美在个性

电影《十面埋伏》的插曲《佳人曲》改编自汉代李延年的《李延年歌》,之所以给《十面埋伏》配乐《佳人曲》是因为剧中的小妹和《佳人曲》中佳人形象是吻合的,“尽管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是需要具体形象的叙事艺术,但仍然可以以中国传统诗歌、绘画等‘诗言志的理论作为艺术实践。电影可以在叙事的同时,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通过借助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来对情意進行抒发。”[1]电影中的小妹同《佳人曲》中的主角李夫人一样,并不是南国秀丽、清艳妩媚的女子,而是北国苍茫、冰肌玉骨、淡妆情深的女子。“北方”二字先交代地域,给读者展现一种与南方迥异的冰洁、孤高的佳人形象。李延年采用五言体式,用精简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娴雅脱俗、不与世间寻常女子为伍的佳人形象,因此她不被世俗接纳,举世独立,这是一种极具个性的美。

李延年用极具夸张的手法告知汉武帝北国有位举世无双的佳人,随后又用欲扬故抑的手法再宣传佳人的绝色。“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中的“倾”原意是倾覆的意思,只要李夫人对士卒、权贵回眸看上一眼,那么就要倾邦覆国了,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闻之心动,想要一睹这位佳人的容貌。“美人亡国”的说法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记载,如商惑妲己、周爱褒姒、汉嬖飞燕、唐溺杨妃。此说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2]“哲”是智慧之意,即聪慧的男子建邦立国,聪慧的女子毁灭国家。古人将灭国的原因都归结于女子其实是有失公平的,但李延年笔锋一转,写道:“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极力暗示汉武帝:即使是倾邦覆国,可佳人世所难遇,不可再得。《十面埋伏》中小妹正是以这样一种倾国姿色出现在观众视野中的,在舞水袖击鼓时《佳人曲》响起,成为全剧的经典情节。金捕头和刘捕头被小妹倾倒,二人也为了争夺小妹互相残杀。小妹先爱上的是刘捕头,可在她和刘捕头给金捕头布下埋伏后,金捕头的真情打动了小妹,最终小妹爱上了金捕头,也为了金捕头牺牲了生命。小妹辗转于二人之间,内心的纠葛与情感的真切成为全剧的主题情感,小妹对于爱却不能白头的遗憾、所爱之人互相残杀的无奈与悲切之情也是全剧的矛盾点,这些情感上的矛盾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因此,演唱者在演唱《佳人曲》时,首先要把握厚重、肃穆、哀伤的主题情感,然后要抓住主人公率真、孤高的个性,清透的心灵以及果敢的勇气等特点。《佳人曲》的伴奏乐器有琵琶、二胡、古筝、竹笛、摇铃等,其中二胡和琵琶协奏曲在《十面埋伏》中被再三使用,二胡的凄凉、哀伤之情贯穿全曲,以虚生实,表达一种率真、自然的美。

二、永垂不朽的李清照,字字珠玑的《如梦令》——美在关系

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的播出,主题曲《知否知否》也成了观众口中脍炙人口的歌曲。不知是《如梦令》成就了张开宙导演还是张开宙导演成就了《知否知否》。总之,在宋代火了许久的易安词,时隔一千多年在21世纪的银屏上又火了一把。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巧妙地化用了晚唐诗人韩偓《懒起》中的“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3]两句。韩偓的诗风被称作“香奁体”,所谓“香奁体”也就是以描写闺中之事为主的诗歌题材。葛晓音的《唐诗宋词十五讲》在讲到李清照时就指出:“前期作品虽然从内容上看都是闺情,但不是一般柔弱空虚的闺秀词,而自有其蕴藏在闺阁风姿中的倜傥气质。”[4]从夜晚到晨晓,一首六句小令暗藏无数层次,如游园林般,移步换景,叹为奇绝。仔细来看,这首小令,词人除了为花悲喜,为花醉醒、恨风雨外,她那极具灵性、纯美的内心世界更多地还是表达对生命、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点与同样惜花的林黛玉有着共同之处。诚如于师号在《诗性与灵性:林黛玉、婴宁形象的生态美学解读》中写道:“一为仙姝降凡,自具天然的灵性;一个笑的天真烂漫,一个哭得宿鸟惊飞,皆追随内心的声音和生命的本真。”[5]

“昨夜雨疏风骤”正是对应电视剧中的女主人公盛明兰所生活的悲惨的处境:聪慧美丽,却自小遭遇嫡母刁难、父亲侍妾的虐待以及姐妹们的刻薄和父亲的忽视。“昨夜”二字也暗示主人公困苦的生活环境只是一时,挺过了风雨交加的日子,往后就是女主人公凤冠霞帔、春风得意的好日子。“浓睡不消残酒”词意是词人酣睡一夜,醒来后依然觉得还有一丝酒意没有殆尽,而电视剧中的盛明兰也是爱酒的女子,她常常贪杯、饮冷酒,与词人的性格不谋而合。“却道海棠依旧”表明在外人看来盛明兰是官宦之女,容颜依旧很美,丝毫没有饱受风雨、历经挫折的沧桑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给出了解答:一方面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另一方面也表明女主人公在波涛暗涌的家族内斗中,地位甚至都比不过婢女。此句运用代指的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形象地写出了经历风雨之后绿叶的丰润和红花的憔悴,语言凝练,却能使人产生共鸣,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而这部剧巧妙地将这句词作为整部剧的名字,一语双关:先是以“绿”代指身份地位的妾室和庶出的子女,“红”代指正房娘子和嫡出子女。剧中盛老爷宠妾灭妻,侍妾的待遇也是比正房王娘子好的,结局也是庶出的女儿比嫡出的女儿嫁得好;而另一层意思是以“红”代指“明兰”,“绿”代指地位低下的奴才、婢女,剧中的婢女、嬷嬷们都能随意作践盛明兰,因此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盛明兰的锋芒是被隐藏了的,而下人们却都是一番颐指气使的做派。纵是面对这样的境遇,无论是易安还是盛明兰都积极地面对生活,她们都是刚烈、身上有丈夫气概的女子。因此歌手在演唱时,不仅要有情感的转换,还有有层次感和力量感。虽然从内容上看勾勒还原了词人往昔之景,但富于伤情的演唱能将听者的情绪缓缓引入,“知否知否”几字的吐露更要能声声沁入人心。

《知否知否》中的美最大的特点便是美在关系。美在关系学说最早是由法国美学家狄德罗在《论美》一文中提出。关系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其中一种是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刚好对应这种关系,这是一种衬托关系,绿叶的文学功能自古以来就被文人们用来衬托花的娇艳、鲜妍。李清照大胆地运用色彩——绿和红进行对比,给人眼前一惊,这不是平淡的描写,而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的跌宕起伏。相似的诗人还有宋代诗人朱熹,其名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同样运用精简的色彩语言,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的春光烂漫之景,由此引起读者共鸣。“绿肥红瘦”“万紫千红”这是多么简单、充满视觉想象的字眼,正是易安居士和晦翁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才用最简洁的词汇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对于古风歌词的鉴赏,“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象,善于把握意象内部的血脉流通,这样方能有美的享受”[6]。本文通过对《佳人曲》和《知否知否》歌词中的意象进行简要分析,旨在给演唱者提供歌词美学意蕴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全权,周碧琬.论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20(4):19.

[2]春秋孔子编选,沐言非编著.诗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7):355.

[3]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73.

[4]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73

[5]于师号.诗性与灵性:林黛玉、婴宁形象的生态美学解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9,44(5):41.

[6]王晨晨.“微笑”符号的美学解读——从印刷时代、图像时代到互动时代[J].安徽文学,2018(12):155.

猜你喜欢
审美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