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2019-08-30 05:30蔡育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健康知识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蔡育英

摘  要:近年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初中体育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基于初中体育的学科优势,教学应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及运动技巧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稳步落实。本文就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及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做了简要探讨,并提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  核心素养  体育情感  体育品德  体育习惯  健康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b)-0113-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基础教育学科教育及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初中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学科,学科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不谋而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合理渗透体育核心素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核心素养与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林崇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研究组给出了答案:“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认为教育要培养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及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二项的核心素养指标,这些指标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1]。初中体育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在教学中不仅应注重学生对于运动能力、运动技巧、运动习惯等的培养,还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关键品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凸显体育科学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为践行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初中体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顺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深化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过于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造成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参与热情,影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促进学生体育情感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毅力和忍耐性等的培养,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单纯注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从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个人情感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扬体育精神,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2.3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可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以点带面,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3.1 增强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德

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是其体育情感的直观表达,为丰富学生的体育情感体验,教师组织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年级、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组织差异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情感体验需求[3]。如针对初一新生的体育教学,应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又如在教学中可根据男女性别差异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增强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追求,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打下基础。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有些同学可很快掌握动作要领,但有些同学却很难做到,教师应从中鼓励学生,主动克服困难,加强练习,从中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不怕挫折的体育精神。如在进行田径项目的学习中,教师可播放刘翔夺冠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一些开拓性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团队内部良性合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再如在组织篮球对抗赛时,当两队处于激烈环节,球员可能存在故意犯规、恶性碰撞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与比赛后耐心向学生讲解这些错误的严重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3.2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初中体育的基本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教师应将此教学目标作为重点来抓,基于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差异化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完成。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第三层次的目标是掌握协调且连贯的技术动作,协调发力将球垫出去,提高垫球的准确性和实战性,并进行一些与排球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锻炼;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基本了解各个技术缓解;第一层次的目标是能够完成几个重要技术环节的动作要领,能完成分解动作。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有针对性的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完成,可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也更有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加速跑”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学鸭子走路”或做仰卧起坐的游戏,等到教师发出口令后再进行加速跑,在训练学生奔跑能力和速度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更乐于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提高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3 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

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运动行为,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健康行为意识,才能更好地在体育运动中受益学生可通过教师传授、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获得健康知识,教师在这其中应发挥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如在排球的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头顶双手传球时,当一方传给另外一方排球时,部分同学会将手指弯曲、合并,实际上这个动作危险系数较高,此时教师应果断终止学生的练习,及时告知学生这个动作可能使手指受伤,并详细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接球动作要领,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伤。又如在组织“跨栏跑”的体育活动时,部分同学尝试进行反栏跨越,教师应也及时制止学生的这一动作。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体育热身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受伤的预防意识,并通过设计专门的专题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进而规范学生的体育健康行为。

总之,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应单纯注重传授体育技能,还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掌握运动能力、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助力。

参考文献

[1] 江志红.略谈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3):20-21.

[2] 周林益.让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地生根[J].名师在线,2017(21):40-41.

[3] 白金斌.提升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15.

猜你喜欢
健康知识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中渗透的“医学健康常识”的探讨分析
上海市2008—2015年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趋势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