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的爱

2019-08-30 09:51王丽敏
考试周刊 2019年67期

摘要:作文的批阅评析,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来窥测他们的内心世界,怀着一颗童心,带着鼓励性语言发现学生作文字里行间的内心世界的美,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习作境界。

关键词:批阅评析;怀着童心触发兴趣;表扬激发乐趣;启发发展思维

语文作业批改中,其学生作文的批阅评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的习作虽然稚嫩,但都是来自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童真、亲切、可信、富有童趣。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只有转换自己是视角,怀着一颗童心,就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他们内心的世界美,一旦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教师批语中的激励,学生便有了自信,就会产生追求完美的愿望,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潜能等到充分的发展,笔者认为一次“笔尖下”爱的作文批阅评析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 批阅时要怀着一颗童心,触发学生写作兴趣。

儿童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充满了童真童趣。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从而作出种种心灵上的反映。所以他们习作题材中多是玩游戏、扑蝴蝶,游儿童乐园等具有那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富有童趣的小文章。批阅时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投入游戏时种种乐趣中去,体味儿童的内心世界的美,分享他们童真的可爱。儿童生活的地方是学校和家庭,经常接触的人是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童心的可贵之处是说真话、写真言,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用我手、写我事、写我心。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批改作文时,发现一位女生是这样描写我这位老师的“我们的老师很年轻,平时总穿着T恤衫+牛仔裤+运动鞋,一张脸上也没画眉毛、涂口红、擦胭脂,满脸的雀斑,一点也不像城里人……”有的老师看了这篇习作后,认为这描写是“不尊重老师”“没有礼貌”。我却认为这位同学观察仔细、观点独特、写得真实,是篇好作文。它好就好在这位同学说了真话,用自己的童心来观察老师。

所以,作为老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用童心来批阅作文。这样批改作文,注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融,使学生从教师的批改中感受到写作文和做人道理一样,要诚实,“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只有讲真话抒真情的作文才算得上是好作文,童年不写童言,作文岂能快乐。

二、 批阅时要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习作乐趣

儿童心理上一个十分珍贵的特点是:勇于积极进取,好胜心强。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三分之一,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潜力的最高点。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练就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珍惜他们在字词句篇每一方面的细微成功之处,从而写下激励性的语言。的确,如果篇篇文章换回的都是老师挑剔的指责,一无是处的否定,那他还会“要写”吗?所谓激励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学生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的肯定。其具体做法有:-是称赞式激励。面对学生的作品,老师要把热情的夸赞之语,品读后的欣赏之情,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而骄傲,学生就会把这不经意间闪现出的光亮变成以后寻找光明的方向。二是期望式激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肯动笔写文,有勇气把它交给老师,就说明他有学好向上的愿望,而这点士气是可喜不可泄的。老师在批阅这种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有时即使是披沙求金也要从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用慎重的措辞、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尊重、受到的是鼓励,激发的是兴趣,收获的是进步,同时也激起了再创作的欲望。如一位学生在《获奖以后》一文中这样写道:“当我听到老师宣布我获得一等奖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显然这样形容“我”当时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是离开语言环境来写句子的。有的老师看了这篇习作后,认为当时是在上课,怎么能跳起来呢?我却认为:这是这位学生当时极度兴奋的一件事,孩子的童真的本能反应,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约束他们的童真。所以我在旁边批上:“句子生动,写了‘我当时高兴的样子,刻画出‘我的喜悦之情,写得好极了。”

实际证明: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是过程中,对学生的组词、造句、记叙、描写乃至篇章结构方面表现的点滴进步都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学会和掌握准确表现事物的语言基本功,这是激发儿童写作兴趣,提高儿童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 批阅时要有启发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全依赖老师的培养。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的批改中应对儿童的思维发展加以重视,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为主的,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所描写的事物观察不细,理解不深,加之语言功底浅,在作文中往往出现种种毛病。

对此,教师不能抠住语法规矩不放,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着儿童的思维,而应该有针对性地批阅。我在批阅习作的过程中,針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把评语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的肯定(哪怕只有一小点),二是根据学生作文实际、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间接指出作文中可提高处或存在的主要毛病。一位学生写《我的妈妈》,其中叙述了“妈妈深夜为我织毛衣”一事,描写得过于简单。然而我却先用肯定的语气批道:“你选择‘妈妈深夜为我织毛衣这一材料足以表达母爱的伟大,看来在选材方面,你比以前有较大进步。”再者我引导学生继续写好文章:“要是你能把‘妈妈为我赶织毛衣时的动作、神态、‘我的联想以及‘我和妈妈对话这几方面叙述的话描写得具体、生动就好了。”学生接到作文本后,认真品味老师的批语,根据老师提示的思路,重写了作文,改作文基本上达到了我在批语中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作文批语中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去正确认识事物,引导他们想象、创造、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我认为对小学生习作的批改,他们的情感都体现在作文中,我们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来窥测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教师批改中“笔尖下的爱”来鼓励、启发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排除他们对习作畏难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不知觉”中吮吸“春雨的滋养”,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魏书生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王丽敏,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紫泥镇西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