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以科学研究为突出特点,哈佛大学身为个中典范,其科研成就斐然,学术影响力有目共睹。文章针对哈佛大学展开案例研究,纵观其科研发展之轨迹,研究发现,一方面,不断演进的科研职能是哈佛大学科研建设之根本前提;另一方面,对学术自由的坚守和以人为本的学术休假制度使之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高校,为其科研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理念到实践的贯彻,铸就了如今的哈佛,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哈佛大学;科研职能;学术自由;学术休假
一、引言
身为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历史悠久的哈佛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具备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关于哈佛大学的研究,以关注其办学历史、校长治校、人才培养者居多,哈佛大学的科研实力亦不容小觑。本文以哈佛大学为个案进行文献分析,拟从历史沿革、学术理念及科研人才管理层面提炼哈佛大学科研成就卓越的原因,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提供借鉴。
二、哈佛大学科研实力管窥
从各大高校排行看哈佛大学的科研实力,无疑是相对直观的一种方式。2003到2018年,哈佛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持续位列第一。在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基于学校学术研究及学术声誉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中,哈佛大学在2018年度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中稳居第一。
就哈佛大学的研究水平及学术影响力而言,通过哈佛大学1973年到2007年发表的SCI论文及其Nature、Science与Cell上发表论文的统计结果,哈佛大学不仅论文发表数量颇多,其科研合作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由1973年的1436篇增长至2007年的7637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04%。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及哈佛大学官网统计显示,迄今为止,哈佛大学的49名诺奖得主代表着哈佛大学在科技创新及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至高成就(该统计数据指的是得奖者获奖时在哈佛大学任职时的数量)。如2016年凭合约理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自1993年起便在哈佛任教,2013年,该校的马丁·卡普拉斯(Mart Karplus)教授则因其开发的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获诺贝尔化学奖。
三、哈佛大学科研卓越的原因探析
哈佛大学的卓越科研水平,与时代激流下哈佛大学的自我变革是分不开的,随着对科研职能的愈加重视,哈佛大学一方面牢牢坚守着学术自由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在科研人才培养上敢为人先,这些都为哈佛大学的卓越成就埋下了良好的伏笔,才有了如今科研成就瞩目的哈佛大学。
1.科研职能的演进
对于哈佛大学而言,科研职能的演进是高校开展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而科研职能的产生与进步不仅受益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也与时代变革下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纵观哈佛历史,不同时代背景及办学理念下的科研定位,经历了科研意识匮乏——科研渐受重视——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阶段。
哈佛学院建立之初,该校尚处于科研意识匮乏的阶段,其初衷是为传授知识,学院的唯一职能是培养人才,包括神职人员及政府官员,尚无科研意识可言。唯有自1650年被授予皇家特许状之后,学院促进人文及科学发展的功能方得到肯定与支持,1659年开始教授哥白尼的天文学,1727年设立自然哲学教授讲座,采用实验法讲授自然科学知识,并开设各类技术学科进行科学研究,逐步建立起自然科学之阵地。
十九世纪下半叶,在美国社会经济等方面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立本土化高校的呼声日益高涨,科研渐受重视。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于1869年任哈佛大学校长,立志建立一所扎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校。为了“稳步建立一所最伟大的大学”,将哈佛大学办成德国大学那样的研究型大学,艾略特倡导学术研究自由,认为大学不应止步于存儲和传授知识,亦应具备追求真理及创造知识的职能。自此,教师承担起科研与教学的双重职责,科学研究正式被纳入了哈佛大学的职能范围。哈佛大学也因此一步步走上了研究型大学的道路。
科研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反思与变革的时代。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开始制定新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与大学的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种种变革的需求出现在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接任哈佛大学校长时期,博克除了提倡“大学的功能在于从事所能达到的最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关注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大学服务于国家。鉴于此,哈佛大学以科研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渠道,生成“产—学—研”合作中心,科研与社会服务也结合得更为紧密。
可以说,在哈佛大学的发展轨迹当中,校长的治校理念及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催生了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在哈佛大学的核心地位,正是有了对科研的足够重视,才能使哈佛大学在科学研究上一步步走向卓越之路。
2.“3A原则”的坚守
在坚持学术自由的理念上,哈佛大学一直走在世界高校的前列。哈佛大学素以“3A原则”立校,所谓3A原则是指“学术自治、学术中立、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Academic Autonomy and Academic Neutrality),教授有言论自由、申诉自由和任职保障;教授的自由以校园和学术圈为界,对社会和政治严守中立,避免政府对大学事务的干涉,等等。在“3A原则”中,又以学术自由为核心,堪称哈佛科研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在学校范围内,哈佛大学的教师具有不受政府、社会和学术权威限制的绝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哈佛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为教师从事创造性科研活动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大环境。哈佛大学校史专家莫里森评价道:“1836年哈佛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中领先并达到目前的名望和地位,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坚持了学术自由的原则。”
哈佛教师所享有的真正的学术自由,在《教师手册》有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例如:教师拥有言论自由;教师有探索知识的自由;教师有在其观点和材料不受审查的前提下教学的权利;教师有不受限制地以个人名义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的权利。此类明确的规章使教师学术自由的权利得到保证,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科研产出,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从一所小型的文理学院到首屈一指的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对学术自由的坚守是其达到卓越水平的重要因素。
3.学术休假制度的建立
在科研人才管理上,除了广为人知的“非升即走”教师聘任制度,哈佛大学创立的学术休假制度亦为广大科研人才提供了终身学习、探索自身科研兴趣的契机。
哈佛大学是学术休假制度的发源地,历经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学术休假制度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师资的重要培养手段。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 System)制度是指大学教师服务于高等教育机构一定期限后的一种休整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可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有实证研究表明,学术休假使得教师的学术创造力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学术休假制度的建立显著推动着哈佛大学教师的科研发展。
哈佛大学对于终身教师的休假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哈佛对于学术交流的重视。他们为学术上有建树的教师提供弹性休假制度,包括延长休假时间、带薪休假等,鼓励教师利用假期进行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
学术休假制度为教师提供了日常工作之余喘息和自我更新的机会。具体而言,在哈佛大学,凡符合规定的教师在校连续工作6年以后,即可选择全薪休假半年或半薪休假1年,其间可自由从事科研学术活动,申请过程中的经费或人事安排问题都可以通过院系的统筹安排解决。哈佛的教师常借此机会前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考察与调研,开展科研合作,从而能使自己在长期密集的工作之余,有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更新自己的知识,沉下心来做科研。此外,通过扩大与外界的接触,教师亦有机会在各种学术观念的碰撞中体会到学科前沿的新变化或新进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四、结语
哈佛大学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从一开始对科研毫无概念到后来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体现着哈佛在时代激流之下的自我抉择。伴随着科研职能的演进,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纷纷在科研管理上着力。在理念与实践的碰撞和契合之下,哈佛大学的科研管理显现出历史积淀及不断尝试下的沉稳与谨慎,对于我国研究型高校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一,高校需关注时代发展需求,明确社会责任。高校作为学术机构,尽管有一定的必要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其存在并不能完全与社会脱节,反而需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契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其社会服务的职能。哈佛科研改革之成功与其立足于社会需求的科研理念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高校身为科研重地,宜在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顺应国家战略及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科研战略,方有望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重视发挥学校领导及战略规划之作用。变革的呼声需要有实践的契合方能发挥长足的效用,校方领导理应在重视科研之余,根据学校自身校情,提出自身的办学理念,推进科研改革的方针,锐意进取,勇于改革,方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成就更好的研究型高校。
参考文献:
[1]最好大学网.哈佛大学.[EB/OL].http://www.zuihaodaxue.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Harvard-University.html,2018-08-10.
[2]U.S.News.Best Global UniversitiesRankings.[EB/OL].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harvard-university-166027,2018-08-10.
[3]范少锋,周辉,韦宇,等.哈佛大学学术影响力透视——1973-2007年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基础科学,2008(6):29-34.
[4]Harvard University.Harvard at a Glance[EB/OL].https://www.harvard.edu/about-harvard/harvard-glance/honors,2018-08-10.
[5]Harvard University.Oliver Hart[EB/OL].https://scholar.harvard.edu/hart,2018-08-10.
[6]Harvard University.Mart Karplus[EB/OL]..https://chemistry.harvard.edu/people/martin-karplus,2017-08-10.
[7]姜文闵.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9]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5(1):35-42.
[10]郭健.艾略特高等教育思想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1999(4):38-40.
[11]Samuel Eliot Morison,Three Centruries of Havard[M].Boston:Havard Universiy Press,1986.
[12]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德里克·博克,徐小洲,陈军.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向洪.哈佛理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16]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17]孙东东,史丽云.美国哈佛大学科研管理模式探析及其启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48-252.
[18]Harvard University.Handbook for Faculty of Havard University.Appointment&Promotion.[EB/OL].https://facultyresources.fas.harvard.edu/handbooks-guides,2018-08-15.
[19]Sima,Celina M.|Denton,William E.Reasons for and Products of Faculty Sabbatical Leaves.ASHE Annual Meeting Paper.[J].College Faculty,1995:23.
[20]林杰.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8(7):56-60.
[21]罗园.哈佛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2]朱欢欢.美国哈佛大学“非升即走”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23]于洪丹.哈佛大学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4]薛仪婷.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的思想领导力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25]白强.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D].南京:南京大学,2016.
作者简介:薛慧林(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科研人才评价、高等教育评价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