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P和K浓度的影响

2019-08-30 06:14王春雨谢志煌李彦生1于镇华王光华范国权刘晓冰
土壤与作物 2019年3期
关键词:臭氧浓度臭氧籽粒

王春雨,谢志煌,李彦生1,,于镇华,金 剑,王光华,范国权,刘晓冰

(1.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3.东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0 引 言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来自工厂和汽车尾气的污染物如氮氧化合物(NOX)、一氧化碳及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s)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这些污染物还会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增加地表大气臭氧浓度[1-2]。臭氧浓度升高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生产。由于白天植物需要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气孔开闭完全与臭氧浓度高峰区间重叠,臭氧会经过作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阻碍光合作用等关键化学过程,对作物光合系统造成损伤[3]。臭氧对作物生产能力的破坏作用,取决于所处环境的臭氧浓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植物一般可以在低臭氧浓度下发挥自身的解毒功能,以避免臭氧所带来的伤害。但是长期研究表明,近地表大气中臭氧浓度持续增加,已经远远超过植物本身的解毒能力。研究表明,欧洲地区近地表臭氧浓度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稳定增加,目前日均浓度已经接近40 ppb。作物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干旱时期,臭氧浓度上升更为显著,臭氧日均浓度会有几天超过60 ppb[4]。例如,2006年7月,英国、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家部分地区出现过连续10天近地表大气臭氧浓度超过90 ppb的极端现象,其中意大利甚至记录了臭氧浓度超过180 ppb达1小时以上[4]。

据估计,臭氧浓度升高已经造成全球范围内主要作物产量下降,其中玉米产量平均降低了2.2%~5.5%,小麦产量平均降低了3.9%~15%,大豆产量平均降低了8.5%~14%[5]。而在未来臭氧浓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作物的产量下降幅度还将进一步扩大[6]。此外,臭氧浓度升高还会影响植株体内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最终改变元素的分配格局[7]。如在高臭氧浓度下,水稻、小麦和油菜籽中的N、P和K浓度显著降低[8-10]。但也有研究表明,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大豆籽粒中的N浓度显著升高了21%,水稻籽粒中的N浓度无明显变化[7]。Zhang等[2]指出,大豆籽粒中的元素含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差异取决于作物品种。

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而有关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P和K积累影响的研究较少。鉴于东北地区主推大豆品种都是气孔导度较高的品种,更易受到臭氧浓度升高的危害[2,11],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籽粒C、N、P和K元素对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差异,解析品种与臭氧互作对大豆关键营养元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选育臭氧不敏感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参考,对保证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有实际意义。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试验场内进行(45°73′N,126°61′E,海拔128 m)。OTC为横截面积10.6 m2的正八边形柱体,柱体高度约2.0 m,为减少雨水对盆栽实验干扰以及维持气室内部臭氧浓度,在柱体上方增加1 m高的45°收缩口结构。OTC外部用丙烯酸塑料包裹,测试表明该材料透光率≥92%。通过自动臭氧检测仪(Model 49i-Thermo,美国)对OTC内部臭氧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利用臭氧发生器向OTC内部供给臭氧,在通向OTC内部臭氧管道上加装气体流量计进行调控,从而使OTC内部臭氧浓度维持在预设范围之内。在OTC内部布置通风管道,利用PVC管与外部轴流鼓风机(750 W)相连,从而使OTC内部臭养和温度等指标与外部环境保持基本一致。

试验设置2个处理:自然空气(aO3)和自然空气添加40 nL·L-1臭氧(eO3),每个处理设置4个OTC重复。2016年6月17日(大豆始花期)开始进行臭氧处理,9月17日停止臭氧处理直到大豆成熟。臭氧处理控制在8小时(北京时间9:00-17:00),阴雨天不进行臭氧处理。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取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的3个大豆品种,分别为东生1号(亚有限型,生育期115 d左右)、绥农4号(无限型,生育期为120 d左右)和绥农8号(无限型,生育期为115 d左右)。供试土壤为典型的黑土,土壤基础肥力为全N:2.01 g·kg-1土、全P:0.74 g·kg-1土及全K:18.50 g·kg-1土。试验采取盆栽的方式,黑土与洗净的河沙按2∶3比例均匀混合4 kg,装入高40 cm、直径11 cm的PVC桶,每盆施入基础肥料:N 100 mg· kg-1、P 50 mg·kg-1、K 64 mg·kg-1、Ca 45 mg·kg-1、Mg 4.2 mg·kg-1、Fe 1.2 mg·kg-1、Mn 2.2 mg·kg-1、Cu 2.0 mg ·kg-1、Zn 2.4 mg·kg-1、B 0.12 mg·kg-1、Mo 0.09 mg·kg-1、Co 0.06 mg·kg-1。

于2016年5月10日播种,每盆播种6粒,出苗7 d后进行间苗,每盆保留2株长势情况基本一致的幼苗。对供试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测试,通过土壤含水量监测仪对盆栽含水量进行监控。生育期内人工除草,每周固定时间向OTC内部喷施杀虫剂控制虫害。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待大豆成熟后,对所有处理进行取样。大豆籽粒置于鼓风干燥箱中105 ℃下30 min,再调至70 ℃下维持72~80 h。用千分之一天平对样品进行称重,计算籽粒产量和单粒重等指标。大豆籽粒样品在测定C、N、P和K元素浓度前用球磨仪磨成均匀细粉。样品C和N浓度使用元素分析仪Elementar Vario(Elementar Analysensysteme GmbH E-Ⅲ,德国)测定;P浓度采用钼锑抗比色法,K浓度采用火焰光度法。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0和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获得平均值、方差和标准误等描述性统计数据。运用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计算P=0.05下不同处理差异显著性。

2 结果分析

2.1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含量的影响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图1)。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C含量显著下降(P<0.05),平均降低1.51%。降幅最大的品种是绥农4号,降幅为1.63%;其次为绥农8号降幅为1.49%;下降幅度最小的品种是东生1号,降幅为1.41%。虽然不同品种大豆C含量存在种间差异(P<0.05),但臭氧×品种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籽粒C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表1)。

2.2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N含量的影响

正常大气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N浓度平均为63.9 mg·g-1(图2),臭氧浓度升高明显改变了大豆籽粒中N的含量。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N浓度平均显著升高了3.78%(P<0.05)。上升幅度由大到小为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N浓度分别显著增加了4.62%、3.86%和2.85%。不同品种大豆籽粒中N含量存在种间差异(P<0.001),但臭氧×品种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籽粒N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表1)。

2.3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P含量的影响

正常大气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P浓度平均为8.57 mg·g-1(图3),臭氧浓度升高明显改变了大豆籽粒中P的含量。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P浓度平均显著下降了10.7%(P<0.05)。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为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P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12.6%、10.0%和9.52%。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P含量不存在种间差异(P>0.05),臭氧×品种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籽粒P含量影响也不显著(P>0.05,表1)。

2.4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K含量的影响

正常大气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K浓度平均为17.6 mg·g-1(图4),臭氧浓度升高明显改变了大豆籽粒中K的含量。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K浓度平均显著升高了11.0%(P<0.05)。上升幅度由大到小为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K浓度分别显著增加了12.9%、11.0%和11.0%。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K含量不存在种间差异(P>0.05),臭氧×品种的交互作用对大豆籽粒K含量影响也不显著(P>0.05,表1)。

注:*代表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下同。

Note: * 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at 0.05 level.The same is as below.

图1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含量的影响
Fig.1 The effect of eO3on soybean seed C concentration

图2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N含量的影响
Fig.2 The effect of eO3on soybean seed N concentration

图3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P含量的影响Fig.3 The effect of eO3 on soybean seed P concentration

图4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K含量的影响Fig.4 The effect of eO3 on soybean seed K concentration

C含量C concentrationN含量N concentrationP含量P concentrationK含量K concentration臭氧O3<0.001<0.001<0.001<0.001品种 Cultivar0.012<0.0010.0620.210互作 O3×Cultivar0.8360.2830.7660.622

2.5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C/P、C/K、N/P、N/K和P/K的影响

臭氧浓度升高显著影响了大豆籽粒中C/N、C/P、C/K、N/P、N/K和P/K(图5和图6)。不同大豆品种籽粒中C/N存在种间差异(表2),高臭氧浓度条件下,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C/N均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下降了5.08%(P<0.05,图5A)。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大豆籽粒中C/N分别显著降低了5.76%、5.27%和4.21%(P<0.05,图5A)。臭氧浓度升高对东生1号和绥农8号大豆籽粒中C/P影响不显著,绥农4号则显著升高了9.47%(P<0.05,图5B)。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C/K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C/K分别显著下降了9.63%、12.8%和11.2%(P<0.05,图5C)。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N/P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均呈上升趋势,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N/P分别显著上升了20.5%、15.6%和13.8%(P<0.05,图6A)。臭氧浓度升高对东生1号和绥农8号大豆籽粒中N/K影响不显著,绥农4号则显著下降了7.94%(P<0.05,图6B)。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P/K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东生1号、绥农4号和绥农8号籽粒中P/K分别显著下降了4.10%、7.95%和7.33%(P<0.05,图6C)。

注:ns代表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上不显著。

Note:ns indic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at 0.05 level.

图5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C/P和
C/K的影响
Fig.5 The effects of eO3on soybean seed C/N,
C/P and C/K

图6 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N/P、N/K和
P/K的影响
Fig.6 The effects of eO3on soybean seed N/P,
N/K and P/K

表2 臭氧浓度升高和品种对大豆籽粒C/N、C/P、C/K、N/P、N/K和P/K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Table 2 Significant levels of main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of eO3 and cultivars on soybean seed C/N,C/P,C/K,N/P,N/K and P/K

3 讨 论

生态计量化学比C/N、C/P和N/P等被认为是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条件下不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例如生产力[30]、残体降解[6]以及整个生态系统营养元素代谢[31]。本研究中大豆籽粒中C/N和C/K在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导致大豆N和K元素利用效率的下降,即每单位的N和K元素所固定的C元素能力下降[32]。相反,大豆籽粒中C/P在高臭氧浓度下的升高表明P元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图5),所以籽粒中的P元素浓度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臭氧浓度升高降低了植物光合同化能力,新合成物质总量下降,导致植物体内rRNA总量降低从而使植株对P的需求下降[33]。由于P和K都涉及到蛋白质的合成,大豆籽粒中N/P上升而N/K则基本稳定(图6),表明在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对N的吸收利用更多受到P元素的制约[34-35]。这可能是因为大豆所具有的共生生物固氮作用需求大量P元素所引起的[33],而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中的P/K显著降低则进一步证明了臭氧浓度升高后P元素抑制N元素的利用。

4 结 论

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影响大豆籽粒中C、N、P和K元素浓度和计量化学比,表现为C和P元素浓度降低,而N和K元素浓度升高;N和K元素利用效率降低表现出C/N和C/K下降;在高臭氧浓度条件下大豆对N素的积累和利用可能受到P元素的制约。

猜你喜欢
臭氧浓度臭氧籽粒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2020 年辽宁省臭氧污染分析
盐城市大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机收玉米籽粒破损率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双面臭氧
2018年8月上半月南京臭氧污染浓度变化分析
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品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