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把资源分给谁,就是一线运营手里的权力。但运营也有业绩压力,给你资源,你要保证完成销量指标。
供应商A,成立一个B公司,A卖给京东,B再从京东上买回来,“只走单,没有货”。
快递公司的数据是可以做出来的,从哪到哪都行。它可以随一份真单,做一份假单。
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发自上海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欣怡
2019年6-11月,是市场监管局等8部委联合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的时期,代号“网剑行动”,其中包括严厉打击“刷单”行为。
这也是对2018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呼应,它对网络“刷单”作出了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但实际上,在南方周末记者对多家头部电商经营者的采访和暗访中发现,虽然平台督查层层加码,但“刷单”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不仅网店商家刷,也有电商平台授意供应商和员工“自刷”。
特别是“双11”、“6·18”这样的电商购物节,一家商户就能刷出100万销量,虚假单量占总销量的50%。
“潜规则”
2019年的夏天,对于岑功来说特别难熬。
他在京东开网店4年,日常资金周转依赖京东的供应链金融贷款。但突然之间,他的授信额度被归零,问不出原因,这种突然的“断贷”式考验,让他关了店铺,四处筹钱。
在京东卖家论坛上,还有一批面临相似窘境的商家在询问授信归零的原因。
回溯过往,商家和平台之间通过一线运营相连,在跟运营的交往中涉及诸多“潜规则”。现在岑功觉得有点委屈,运营更替太快,一年多换了四五个,每一次对上一位运营的“好”,下一位都不会记得,过去的付出似乎都无效了。
他回忆,从开店开始,店铺商家和平台一线运营的命运就是休戚与共的。
招商的人确定你以后,会分配运营给你。每个品类都有几个运营,但他们手里掌握的资源多寡不一样,你要想办法跟上资源多的运营,这里面就开始有了运作空间。
一个运营手下可能有几百家店,他会拉出一个小群,比如100家是重点商家,再从里面挑出十几二十个大咖商家来,这样划分好了等级。资源就是按照这个等级分配的。
“资源”主要是指参加活动,把一些店铺的商品挑出来,放在平台显眼的位置。把资源分给谁,就是一线运营手里的权力。但运营也有业绩压力,给你资源,你要保证完成销量指标,如果差得远,下次这个资源就别想了。要保证完成,就要借助刷单。
最紧俏的活动是“秒杀”,打开京东App首页就能看到,一旦商品能够上去,就能大幅拉动销量。商家申报“秒杀”时,比如跟运营承诺一天卖15万,怎么也要完成10万才说得过去。那就要跟刷单团队沟通好,“秒杀”是两个小时,要趁着这波大流量时候刷,否则会很明显。
“秒杀”产品还会显示“提醒”数,就是多少人设置提醒抢货,“提醒”数量越多,显得产品越紧俏。但“提醒”也是可以买的,300元一万次。
对于刷单手法来说,刷销量、刷好评、刷排名的做法都不一样。“养成”一个爆款,要做一套组合,做到好评率高于95%、日常销量和评价数都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报活动。
岑功透露,有时候会看到一个产品的评论栏里,出现了其他商品的评论和意见,这不是刷单失误,可能是店家舍不得放弃之前“养好”的爆款。
比如商家之前卖了一款石榴,卖了一个月,攒了5000个好评,是典型的爆款。但是石榴季节过了,要下架了,店家舍不得怎么办?就把标题和图片都换成即将上市的苹果的,然后用一些优惠活动吸引客户,条件是要写30字的评价,附加图片或视频。这样这批新的、真实的交易评价就会冲到评价栏的最前面,覆盖掉以前石榴的评价。
“你买一种苹果,点进来看到它卖得特别好,其实不是,是当初石榴卖得特别好。”
“双11”刷了100万
2019年以来,京东对刷单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刷单被发现后,店铺会被扣分、罚款,甚至下架商品、删除好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了用“拼购店”刷单的方法。
岑功说,拼购店是以个人名义开的,保证金也不高,惩罚对商家来说不致命。而且运营知道这家拼购店是你开的,业绩是可以和旗舰店算在一起的。“如果我开了一家旗舰店,又开了一个拼购店,那拼购店主要就是为了刷单”。
2019年8月22日,他购买了专业版后台服务后,看到了水果的销量排名,前10名中6家是拼购店。其中第一名的拼购店成交金额指数50万、成交单量指数52单,平均每单水果1万元;第二名的拼购店成交金额指数17万、成交单量指数3单,平均每单6万。拼购店交易的异常显而易见。
“这是典型的刷单。没有访客、没有搜索、成交单量极少,金额却很大,没人会花几万块钱买一单水果的。”
在刷单游戏中,尽管电商平台坚持打击,但平台的一线运营却角色模糊,他的绩效指标促使他鼓励商家刷单、完成任务,岑功对接的运营就会告诉他,平台监测的薄弱环节在哪。
▶下转第11版
“去年‘双11活动的十天时间,我们店刷了将近100万,差不多是销售额的50%。”岑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他从2015年开始在京东开店,跟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京东直营供货商不同,他属于第三方商家,但同样也要配合运营完成绩效,特别是电商节期间。
他出示了与一位京东运营的聊天记录,2018年11月10日下午,该运营说,“今天12点半到1点这段时间,把你能补的,都打进来,把销售冲到20万。”他都照做了。
第三方商家刷单,往往是找刷单团队合作。与他合作的刷单团队透露过,2018年“双11”期间刷了几百万的单。甚至当时有些商品的上架就是为了刷单,“比如猕猴桃1000斤起卖,一般消费者谁买这么多?”
刷单对于商家来说也很无奈,“不刷等死,刷了找死”,本来就利润微薄的生意,在付出刷单的成本和风险之后,利润更加微薄。但如果不刷,没人看得见你这家店,开了跟没开一样。
电商“直”刷
还有一种刷单,刷单者没有明显好处,但迫于权力关系不得不遵从。
郭小林在海南工作,2018年夏天曾是苏宁的快递员。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物流经理会让快递员刷单,每个月刷两个App,一个是天猫的苏宁旗舰店,另一个是苏宁易购的App。
“他一次叫我们分开刷15单,两个App都买,就是30单,到货以后给商品、店铺、快递分别打好评。刷单的钱都是自己掏,我心疼啊。”他说。
他发来的下单截图显示,曾连着下单3份一样的薯片,每包4元,加快递9元,每次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都不同。“经理让我们编的,说自己的真实信息可能会被查到,我们知道自己编了哪些名字,快件送到站里能认出来。”
每个快递员刷完,都要把好评截图发到工作群里。每个月的任务量不定,可能是三四十单,也可能是五六十单,完成上级总的考核指标为止。
他也反抗过,有一次告诉领导手机坏了,这次买不了。结果第二天他的送货路线就分给了别人,换成难送的线路。
何希就职于京东直营的一家中小型供货商。据他介绍,企业刷单不像消费者那样直接买,而是新开一个大客户户头,买运营指定的商品,一次买5000份之类的。
为了防止风险,供货商一般要再成立一个壳公司,自己倒手。比如供应商A,成立一个B公司,A卖给京东,B再从京东上买回来,“只走单,没有货”。
但刷单对于供货商来说,有害无益。一方面,需要一笔资金沉淀在这个链条里,另一方面还要为这些不存在的买卖交税。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给京东的运营帮忙,如果不帮,明年可能就被别的供货商取代了。
“这是一个‘坑。今年业绩刷得很漂亮了,明年公司给运营的销售指标会更高,就更不能不刷了,坑越挖越大。”
其实这种配合平台刷单的情况,早在电商产生之前就普遍发生在线下商场超市。
一位曾经在家乐福工作多年的员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供应商经常需要配合商场刷单。
比如一家门店当月的销售指标完成不了了,可能暗示供应商或自己员工,在月底买一批货,下个月初再退货,把这个月的指标刷出来。“这在超市行业里几乎是公开的行为,通常供应商都会配合”。
也有大额的刷法。比如一单就是几百箱食用油、可乐,搞批发的A公司,本来可以直接从供应商B处进货,但因为A或B跟超市门店主管关系好,就从超市倒一手,B卖给超市、A再从超市买,价格不变,帮超市刷了一次销量。
淘宝刷单实验
多位熟悉淘宝天猫的采访对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平台的督查越来越严格,身边刷单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实际上还是可以完成。
2019年8月6日,南方周末记者注册了一家淘宝服装店,几天后审批通过,保证金1000元。
“营业”近一个月,几乎没有客流,但后台消息不断,总共约400条。要么是淘宝店主请求“互粉”,要么是供应商让你代销服装,要么就是运营代理。
行业内人们不说“刷单”,而说“补单”。在QQ可以搜到不少补单群。私聊中,一位群主介绍,他不是刷手,是主持,负责接单以后分配给刷单团队。客单价100元以下的商品刷一次10元,100元-150元是12元,150元-200元是14元。刷单的钱他们垫付,成功之后返款。
联系好主持后,需要填写两份excel表格,一个注明刷单的商品和店铺,另一个可以写上你希望点评的话和配图。
下了三份单之后,在后台会有不同的人来询问你产品信息,比如尺码、材质之类,然后下单。刷单主持说,这样“假聊”是为了躲避平台排查,一定会排查你有没有搜索过、比过货,其他是随机的,没规律。
但也许是平台督查机制的作用,这三份单收货后,店主后台显示了当初交给刷单团队的评价,淘宝店铺前台却不能显示。
下单以后快递怎么办,也有相应服务。可以在“空包网”买所谓的“空包”,就是在一些空包网站上,填写寄件方和收件方,选择快递平台,从“四通一达”、邮政EMS到不知名的小快递公司都可以,大公司是1.2元左右一单,小快递公司几毛钱一单。
跟京东和淘宝不一样,拼多多有专门的通道,可以批量刷。
买好空包以后,在淘宝后台填写物流单号。可以看到,虽然什么都没寄出,三份包裹都正常从南方周末记者填写的地址取货了,从上海出发,一份寄往汕头、一份寄往山西临汾、一份寄往广东佛山。四天左右到货,一路都可以跟踪到物流信息,并看到最终的签收人和联系方式。
一位资深电商商家说,这没什么稀奇,快递公司的数据是可以做出来的,从哪到哪都行。它可以随一份真单,做一份假单,比如你真的买了一件东西,有一个空包的路线跟你类似,就把这两个物流信息同步,你正常签收商品,实际上不知道跟你匹配的还有一份假单。
刷单主持也会提醒,那几天淘宝在严打,不能接单。对于刚注册的小商家来说,发现会扣分,但不会封号,“如果每天一两单,猥琐发育的话,比较安全,就是起得慢”。
南方周末记者也帮一个淘宝商家刷过单。一个曾经真实买过户外帐篷的商家客服打电话来,请求配合完成一个任务,有小礼品送。
具体做法是,搜索他们给了关键词的一款产品,一个灭蚊灯。你需要在页面停留一会,看一下评论和产品介绍,再拍,到货给五星好评。付款以后,他们会在微信转账回来,并发出真实包裹,包裹里不是这款灯,而是你自己选的小礼品,四盒王老吉或者四包抽纸之类。
目前这款灭蚊灯的销量排名在淘宝的第二位,月销量近2000件,是一家来自广东中山的店。但之前真实交易过帐篷的店是浙江宁波的,看上去这两家店并没有任何联系。
一位品牌方的电商运营,在京东和天猫都工作过。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同行基本上都会刷,只是时间点和频率不一样。刷单团队和商家之间,谁先垫付资金谁风险大,要么商家不给刷单的钱,刷手也没办法;或者刷手拿到钱点退款,商家也只能认栽。
一位亚马逊的运营说,国外电商也会刷单。“你一个新产品上线,没有评论、没有数据,别人肯定不会买啊,那你上一个新产品有什么意义?”国外消费者也愿意配合店家刷,好处是礼物和5-10美金不等的红包,“平台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应受访者要求,岑功、何希、郭小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