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民族情感之美
——浅谈紫砂壶“如意”的造型创意

2019-08-29 09:48王正俗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宜兴吉祥紫砂壶

王正俗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受到宜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的浸染,和深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沿袭了宜兴那一份古色古香的淳朴感,将厚重的民间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充满浓郁的民风民俗气息,又与时俱进,集金、石、书、画等多种艺术文化形式于一体,雅俗共赏。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紫砂艺术相辅相成,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发展至今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国际经济政治交流和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文化立意

紫砂壶“如意”(见图1)以古代的如意为造型题材,以光素圆器为造型基础,辅以局部花器装饰技法,凸显出称心如意的美好祝愿,赋予作品传统吉祥文化的主旨。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博大精深。它发源于民间,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与古代老百姓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意识息息相关。吉祥文化伴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与变迁,如今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古代,女儿出嫁时,娘家必置如意称,这是沿用几千年的婚嫁习俗,选用它做为嫁妆“六证”之一,也是为了取其“称心如意”的美好寓意。旧时主要用于婚礼仪式,新郎用如意称掀起新娘的红盖头,但现代婚礼已经很少有这类的掀盖头仪式了。因此,曾经的木制如意称已逐渐被玉制或金银制小型摆设称取代,将它作为嫁妆也只是为表达父母对女儿婚姻的美好祝福:婚后生活称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南宋吴曾引用《音义指归》中的解释:“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做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如意起初是挠痒的工具,但是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如意被赋予吉祥的文化含义,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意称也是如意的一种延伸,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

图1

2、构思设计

紫砂壶的造型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以表现每把壶的个性和内涵,可以说造型是一把壶的基础,是其人文内涵和主旨立意的核心表现。紫砂壶“如意”以吉祥文化为造型立意,以如意称为造型题材,通过娴熟的技艺和独到的装饰技法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意境。纵观整壶,壶身圆润饱满、高挺有力,鼓腹微张,圆中有变、骨肉亭匀,契合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整壶以曲线为主,线条流畅爽利,柔和而不软弱,表现出宽容和善的气度;由上而下俯视,壶盖为嵌盖,与壶身严丝合缝,相互契合,壶口为心形,与整体盖平面相呼应,形成浑然天成的层次感和统一感,极具韵律美和形式美,心形造型别致,也呼应了“称心如意”的主题;鸭嘴型壶流自然伸展而出,壶流截面为宽阔的平口,开小圆孔作为出水口,造型优雅别致,与壶身衔接处为如意纹造型,云纹线条爽利优美、自然舒展,富有浪漫气息;圈把与壶流相互呼应,耳把以如意称造型装饰,刚柔相济,给人美好和谐之感。盖面正中为一柄别致美丽的如意,两端为心形如意状,中间以长柄衔接,整体造型优雅大方、尔雅浪漫,可谓整壶的点睛之笔,使作品内涵更为丰满,格调高雅,赋予作品动人心弦的意境之美,自然情趣不言而喻。整壶比例结构协调,通过造型、装饰等艺术表现,以高超的技艺凸显艺术美感,实现作品的形神兼备,赋予其情感精神的内涵,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风俗风貌,可谓传统吉祥文化生动有力的载体。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可见,唯有回归情感的艺术才能深入人心。

3、结语

紫砂壶艺传承至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其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身为一名现代手艺人,既要甘为艰难、传承手艺,又要不断学习和发展,汲取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精髓,融会贯通,为作品赋予时代的生命力和情感力。

猜你喜欢
宜兴吉祥紫砂壶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