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勤,梁赤周,徐雅飞,陈淑娟
(1.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25; 2.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杨梅(Myriarubra)是中国南方一种特色的水果,种植历史悠久,经济收益较高,是很多山区人民致富的途径。近年来,随着杨梅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田间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杨梅褐斑病(MycosphaerellaMyricaeSaw)等病虫发生危害也日益加重[1]。杨梅褐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是杨梅的主要病害,分布很广,不同品种上均有发生,近年来浙江省东魁杨梅的发病率为30%~50%,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率高达80%以上,对杨梅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2]。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泛用于防治由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核盘菌属、镰孢属及白粉菌、炭疽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3]。为确保咪鲜胺水乳剂的安全使用,评价其在杨梅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及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本项目研究了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在杨梅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水平的1年4地残留试验。
2016年样品采集于4个地区,分别是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琴溪村(东魁杨梅)、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对门村(东魁杨梅)、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三家馆村(乌梅)、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七里冲果树站(东魁杨梅)。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和气相色谱仪(GC-ECD)检测杨梅中的咪鲜胺和三氯苯酚含量。
仪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Waters Xevo TQ(美国Waters公司);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N-EVAP112氮吹仪(美国OrganonationAssociates.Jnc);电子天平(PL202-L瑞士Mettler公司);Milli-Q超纯水净化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涡旋混合器(德国IKA公司);匀质器(IKAT25);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三角漏斗、具塞量筒、容量瓶及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等。
试剂。1 000.0 mg·kg-1咪鲜胺标准溶液、100.0 mg·kg-12,4,6-三氯苯酚标准溶液(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天津测试中心);乙腈、正己烷、丙酮(HPLC级,美国Tedia公司);甲醇(HPLC级,德国Merck公司);氯化钠(AR级,河北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酸铵(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乙酸(分析纯,浙江中兴化工试剂有限公司)。
液相条件。色谱柱Phenomenx XB-C18(100 mm×2.1 mm×2.6 μm);流动相为甲醇(A)和5 nmol乙酸铵0.1%乙酸缓冲溶液(B);流速0.2 mL·min-1;进样量为5 μL;柱温35 ℃。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150 ℃;电离方式为EST;毛细管电压3.0 kV;脱溶剂气温度500 ℃,流速800 L·h-1;锥孔反吹气流速40 L·h-1,碰撞气流速0.15 mL·min-1;采用外标法面积定量。
色谱柱。DB-17(30 m×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氮气,2.0 mL·min-1;尾吹气为氮气,60.0 mL·min-1;进样口温度220 ℃,前检测器温度320 ℃;采用不分流进样方式,进样量1 μL。
柱温程序。初始温度150 ℃,保持2 min,以6 ℃·min-1速率程序升温至270 ℃,继续恒温20 min至样品全部流出。采用标准农药样品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面积定量。
方法。杨梅中的咪鲜胺和2,4,6-三氣苯酚经乙腈提取,盐析后咪鲜胺过氨基柱和有机滤膜,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2,4,6-三氯米酚过Florisil柱,50 ℃氮吹,正己烷定容后,GC检测(ECD检测器)。
按农药残留试验准则要求设计试验小区,2株杨梅树为1小区,重复3次,顺序排列,小区间设保护带。另设对照小区。根据该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在杨梅上防治褐斑病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用药量250~500 mg·kg-1,制剂用药量900~1 800倍液施药次数2次,施药间隔7~10 d,在病发初期喷雾施药。
施药剂量。消解动态试验按有效成分750 mg·kg-1(600倍液)的剂量于杨梅成熟期一半大小时均匀喷雾施药,施药1次,喷药后2 h及1、3、5、7、14、21、28 d取样。
最终残留试验。2个施药剂量:低剂量500 mg·kg-1,高剂量750 mg·kg-1。各设2和3次施药,施药间隔期为3、5、7、14 d。另设清水空白对照,处理间设保护带。
1.3.1 样品中咪鲜胺的提取净化
提取。称取匀浆处理好的试样25.0 g(精确至0.01 g)于250 mL烧杯中,加入50.0 mL乙腈,高速匀浆2 min;将溶液通过滤纸完全过滤至有5~7 g氯化钠的100 mL具塞量筒中,塞子塞紧后,激烈震荡1 min,在室温下静置30 min,使水相和乙腈相分层。
净化。从具塞量筒中吸取上清有机相10.0 mL于50.0 mL烧杯中,置于80 ℃水浴锅上,氮吹至近干。加入2.0 mL的甲醇∶二氯甲烷(1/9,V/V)溶剂,充分溶解,待净化。将氨基柱用4.0 mL的甲醇∶二氯甲烷(1/9,V/V)预洗,上述提取液转移至氨基柱;小烧杯用甲醇∶二氯甲烷(1/9,V/V)洗涤3次,洗涤液全部转移至氨基柱,15 m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然后将装有洗脱液的离心管置于氮吹仪,氮吹至近干(水浴温度为50 ℃),用甲醇∶水(2/3,V/V)定容至5 mL;在混合器上混匀后,过0.22 μm有机滤膜,待测。
1.3.2 样品中三氯苯酚的提取净化
提取。步骤同1.3.1中提取步骤。
净化。从具塞量筒中吸取上清有机相10.0 mL于50 mL烧杯中,置于80 ℃水浴锅上,氮吹至近干,加入2.0 mL正己烷溶剂,充分溶解,待净化。将Florisil柱用4.0 mL正己烷∶丙酮(9/1,V/V)预洗1次,上述提取液转移至Florisil柱,小烧杯用正己烷∶丙酮(9/1,V/V)洗涤3次,洗涤液全部转移至Florisil柱,10 m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然后将装有洗脱液的离心管置于氮吹仪,氮吹至小于5 mL(水浴温度为50 ℃),用正己烷定容至5 mL;在混合器上混匀后,过0.22 μm有机滤膜,待测。
按上述色谱条件及检测步骤,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在杨梅样品中添加咪鲜胺标准溶液,添加浓度分别为0.01、0.10、1.00 mg·kg-1时,回收率在96.0%~106.4%,变异系数5.2%~6.1%。在杨梅样品中添加2,4,6-三氯苯酚标准溶液,添加浓度分别为0.05、0.10、1.00 mg·kg-1时,回收率在92.5%~107.6%,变异系数4.9%~6.5%。
咪鲜胺在杨梅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式[4],可用Ct=C0e-kt求其降解方程。C0为起始浓度,k为降解常数,t为药后天数,通过此方程可求出降解半衰期。
2016年,分别在浙江桐庐县、浙江开化县、湖南张家界市、贵州惠水县4地开展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在杨梅上的消解动态试验。
表1结果显示,浙江省桐庐县试验点咪鲜胺在杨梅中C=6.692 6e-0.186t,R2=0.887 7,半衰期为3.7 d,咪鲜胺初始沉积量4.862 mg·kg-1,14 d后降解率为74.7%;浙江省开化县试验点C=0.615 7e-0.107t,R2=0.928 2,半衰期6.5 d,咪鲜胺初始沉积量1.043 2 mg·kg-1,14 d后降解率83.1%;湖南省张家界市试验点C=9.424 9e-0.083 6t,R2=0.950 9,半衰期为8.4 d,咪鲜胺初始沉积量8.603 mg·kg-1,14 d后降解率为65.0%;贵州省惠水县试验点C=1.422 7e-0.113t,R2=0.888 4,半衰期为6.1 d,咪鲜胺初始沉积量2.302 mg·kg-1,14 d后降解率为88.7%;咪鲜胺在杨梅上的半衰期为3.7~8.4 d。
表1 杨梅中的咪鲜胺消解动态
2016年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在杨梅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如表2。按企业最高推荐剂量500 mg·kg-1(按有效成分计,试验设为低剂量)和推荐剂量的1.5倍(750 mg·kg-1,试验设为高剂量)施药,施药2和3次,距末次施药3、5、7、14 d,检测杨梅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最终残留量,折算后以咪鲜胺表示。结果显示,末次施药后3 d,咪鲜胺在杨梅中最终残留量为0.101~8.789 mg·kg-1,5 d后咪鲜胺最终残留量为0.067~9.757 mg·kg-1,7 d后最终残留量为0.022~7.767 mg·kg-1,14 d后最终残留量为0.005~2.357 mg·kg-1。
表2 2016年杨梅中咪鲜胺的最终残留量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根据T1/2值可将农药残留性划分为3个等级:即土壤中的T1/2<1个月的为易降解农药,1~3个月的为中等降解农药,3~6个月为较难降解农药,>6个月的为长残留农药。2016年分别在浙江桐庐县、浙江开化县、湖南张家界市、贵州惠水县开展了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在杨梅中的消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浙江开化、湖南张家界、贵州惠水和浙江桐庐的咪鲜胺半衰期分别为6.5、8.4、6.1和3.7 d,说明咪鲜胺在杨悔上降解速度快,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量总体符合施药浓度高、施药次数多、采样间隔短则最终残留量高,施药浓度低、施药次数少、采样间隔长则残留量低的规律,最终残留量与施药浓度、施药次数、采样间隔时间直接相关。试验地的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土壤类型等也是影响农药最终残留的重要因素;另外,最终残留量与施药器具、喷药方式、作物的生长时期、天气条件等也有密切的关系。从本次最终残留试验结果看,湖南张家界市试验点最终残留量明显比其他3个试验点高,可能就是由于这些因素引起的。
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相关国家都没有制定咪鲜胺在杨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中国GB 2763—2016规定了咪鲜胺在相关水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柑橘类水果(柑橘除外)10 mg·kg-1、柑橘5 mg·kg-1、苹果2 mg·kg-1、葡萄2 mg·kg-1、皮不可食热带和亚热带水果7 mg·kg-1、荔枝2 mg·kg-1、龙眼5 mg·kg-1、芒果2 mg·kg-1、香焦5 mg·kg-1、西瓜0.1 mg·kg-1。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我国咪鲜胺在杨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5 mg·kg-1。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杨梅褐斑病有效成分用药量250~500 mg·kg-1,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