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儿家长和学校都开始重视幼儿的素质问题。在学前幼儿教育中重视音乐教学,能让幼儿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锻炼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音乐教学中优美的旋律可以提升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让幼儿在学前课堂学习中综合提升自己的素质。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真正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幼儿的重要意义,转变以往的落后教学观念,更新学前音乐教学中的观念,增强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
一、通过学前音乐教学,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向幼儿诠释不同的情感,会让幼儿在思想上与音乐中的内容产生共鸣。在幼儿教学中,通过音乐的形式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这样就为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幼儿也会对教师教学的音乐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集中学习的注意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素质[1]。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节奏比较欢快的歌曲,让幼儿在学前音乐教学中感受到快乐和增加学习动力。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劳动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粉刷匠》;在春天来临欣赏春天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小燕子》,这样以环境或者是生活中实际的行为为基础,教师为幼儿播放相应的音乐,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让幼儿在课堂中放松身心,获得平和的心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学前音乐教学,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学前音乐教学能够为幼儿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不断地感受在音乐学习中的快乐,通过音乐教学教师还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理。在幼儿成长初期,为幼儿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幼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比较符合社会中提倡素质教育的目标,完美地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学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音乐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可以让音乐中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就能不断增加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感悟。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引导幼儿在室外环境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的阳光以及植物的变化,这样可以提升幼儿的生活感悟。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幼儿就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中的内容,培养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审美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也会逐渐地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三、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出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地在课堂中投入精力,主动地学习。在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教师引发幼儿对音乐教学内容的无限探索,让幼儿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综合音乐技能的提升[3]。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一些游戏或者是比赛的形式完成学前的音乐教学,在课堂中开展“小小音乐擂台”活动,让幼儿在课堂中以比赛的形式演绎自己比较喜欢的歌曲,这样的比赛形式会激发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学前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学前音乐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成果会对幼儿综合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通过学前音乐教学课堂能够不断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增强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这样幼儿就可以在音乐学习中健康地成长。基于上述教学成果,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音乐教学的不足,让学前音乐教学的内容在幼儿的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婧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9(9):116-117.
[2]吴钦.学前儿童音乐能力自主性发展的有效策略: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J].当代教育科学,2019(4):2.
[3]欧阳建树.“五部合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中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4):200-201.
作者简介:刘燕(1985—),女,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