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琴图呀
[摘 要]高中生心理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来说接受心理教育是必要的。高中生因为高考的原因,课业繁重,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会导致高中生心情抑郁,产生厌学等对身心健康不利的心理。因此,为了保护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关 键 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中生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转变,开始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教授必要的知识,还要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心理健康也得到保障。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许多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因为高中课业繁忙,学校把教学重心仍旧放在教学知识的传授上,使得心理教育课程的效果低微,起不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部分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产生了一些负面心理,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发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深入了解学生状况
高中时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处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有时这种心理变化可以产生正面的影响,会使学生亲近大自然,积极进行人际交流,对未来充满幻想与期待。但有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状况,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增强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对高中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教学水准,还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有许多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心理使得学生辍学的例子,如果教师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正确处理问题,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同样需要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并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教育教学中,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度过青春期保驾护航。
(三)因人而异进行教育
高中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质,他们有的十分开朗,有的则懦弱自卑。教师在教育心理积极、性格开朗的学生时,会很轻松,而面对一些心理有缺陷,性格相对不好的学生时,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慢慢引导。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
(四)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学校肩负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艰巨任务,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保证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学校做到以下几方面:
1.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学校里,每个教师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责任。学校要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在师生之间建立交流的渠道,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心理的健康也得到保障。
2.组建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学校要有专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织培訓教师,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导师。同时,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心灵树洞、心理电话等,让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时有可以倾诉的方式,方便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习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解决在青春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课程上,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旭,王铁春.刍议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新教育时代,2018(30).
[2]孙录,赵静波,梁军林,等.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