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锤炼政德的三个着力点

2019-08-27 05:36唐志龙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德定力领导

领导干部锤炼政德,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1]深入研究和把握领导干部锤炼政德的时代着力点,对积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颇有价值。

一、讲政德——夯实人格基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即道德、品德,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这里的“规范”,即准则、规则之意。通俗说,道德即做人的规矩。《南北朝·世说新语》说:“百行以德为首”,阐明品德操守始终是做人为官的首要与基本问题。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首当其冲者必须认真讲政德。

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君主和官员讲政德问题。所谓政德,大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政事和德行。《左传·昭公四年》:“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春秋时晋平公欲抗衡较为强大的齐国与楚国,认为晋国“地势险要,马匹很多,加上齐、楚两国多灾多难,有了这三条,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大夫司马侯却对晋平公说:“恰恰相反,依靠地势险要和战马众多,又对邻国的灾难幸灾乐祸,这是三个危险的条件。”司马侯认为,如果君主、国家依仗这三个方面却不修炼政事与德行,即使繁忙劳碌也会灭亡。他力劝晋平公修明德行,以赢得神灵与百姓的欢心,遵循可靠的执政之道。这是从国家与最高统治者治国理政角度来讲的政德。二是端正的德行。《孔子家语·入官》篇讲,子张问入官于孔子,孔子说:“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言中“政”通“正”,即“端正的德行”。意思为个人入朝做官,必须把“端正的德行”刻印在脑子里,铭记于志向上,表现于言行中。孔子强调:“故德者政之始也”,即为官者从政第一步,必须端正自己的德行。古代“官”与“吏”有区别,“官的基本含义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有一定等级的公职人员;吏的基本含义是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员。”[2](P27)孔子谈为官者讲政德,强调的应是“朝廷命官”,用今天话说,就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成为大力讲政德的“关键少数”,为我们党科学提出领导干部的政德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

在文化自信科学引领下,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4](P19),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昌盛。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5]他认为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的重要因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德”概念。习近平所言之政德,指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理论底蕴及滋养,明确了新时代政德建设的目标群体、具体标准及致力方向,赋予了“政德”崭新的时代内涵。应该看到,人的道德可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人们都应自觉遵守之,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即“官德”更是如此。一个“缺德官”必定会在思想上、作风上导致腐败,不仅直接导致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受损,还从组织、作风及声誉上败坏整个干部队伍形象,干扰党的政治建设,也在根本上玷污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

众所周知,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旧时舞台上演员大都戴有某种特殊面具,显示剧中人物角色与身分,使其既有呈现于外给观众明确印象之面目,又有经遮盖存在某些不能完全显露的自我本质,刻画出一个由表及里、身心统一而真实的个体特质。显然,“人格即个性,是人们在社会化实践中形成及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统合模式,也可以说是个体独具、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综合体。通俗地说,人格是人类个体做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品格。”[6](P11)人格的生成离不开个人的遗传、环境、教育等要素的交互作用,使其具有个体心理特征的同时,又有着群体即相通性之共性。因为在人格形成与发展途程中,生物和社会诸因素均有制约及影响,使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既包括个人同他人相异之心理特点,也包括与他人在心理、面貌上某些相同方面,即一定民族、阶级和集团带有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可见,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每个人的品德操守,是自身人格生成和发展基石,直接表征着人的内在综合素质,可说是人格的核心。

领导干部讲政德对于夯实共产党人的人格基础至关紧要。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千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组织、领导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党,特别是40多万名中高级领导干部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职责所系、重任在肩,言行举止、影响巨大。这些领导干部的人格如何,直接映照出立党宗旨与执政能力。2009年3月30日,习近平在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常修为政之德,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7]十年后的2019年3月,他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再次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應该锤炼的品质修养。”[8]领导干部锤炼政德,不仅对自己“全面发展、安身立命”有重要保障价值,也从根本上夯实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崇高的人格基础。

二、立政德——把握核心要义

领导干部注重锤炼政德,不仅要自觉讲政德,还必须切实立政德,把握好政德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明确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这为领导干部锤炼政德、恪守党性指明了方向。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尽管大德内容丰富,但最根本最首要者还是铸牢理想信念,成为领导干部的大德之基。“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对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来讲,理想信念是内心深处的追求与坚守,也是砥砺前行不迷航的源源动力。98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汇聚到党的队伍中来,其所吸引、所维系、所支撑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与道德力量。2012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形象地说到,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他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9]以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这一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8]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诸如腐败、不作为、怕担当以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等问题,追根溯源是动摇和丧失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所致。实践反复证明,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真正成为讲规矩、守纪律、有品德的合格者。党中央明确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决防止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坚决反对各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1]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事业和肩负的责任,注定与党密不可分,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站稳政治立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地位和权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党一贯明确宣示:共产党人的所有权力,都是人民群眾给的,都应严守公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不能谋私利。98年来,这个根本宗旨始终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历代领导人有着一脉相承的科学论述,引领着所有真正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人民群众有口皆碑。在新时代,习近平多次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0](P28)他反复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习近平特别告诫中青年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希望“干部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8]新时代里,我们党要经受住“四个考验”,有效化解“四种危险”,最根本、最核心者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努力完善党员、干部的公德操守,自觉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坚决纠正个人主义等错误取向,在求真务实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群众利益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最近我们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崇尚实干、勤政为民,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与公德相对应,私德指存在于小群体、家庭或个人之中的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自我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诸如潜规则意识、自利思想等均属于私德范畴。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不仅应模范遵守公德,也应自觉严格私德。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浓缩了严私德的本质诉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应做到思想硬、本领硬、作风硬、纪律硬,特别是面临全方位的风险诱惑,始终要心中有戒,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持续不断强化法纪观念,加强党性修养,认真拒腐防变,不逾红线、不碰底线,实践中约束好言行。领导干部必须明白,修身养德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最大的诱惑是内心欲望,要时刻想到欲壑难填带来的沉痛后果,经常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才是正道;要管住个人爱好,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防止成为坏人“围猎”之对象;要对权力常怀敬畏心,做到有权不“任性”、掌权不“妄为”,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同时,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人,其范围广泛、关系密切、影响直接,不可小觑。2019年5月中办发布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再次强调“领导干部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应当在事前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11]。领导干部除管好下属外,还要管好家人,倡导好家风,懂得家风正才能党风纯、政风清,家风不正必然私德不严、政德败坏,最终得到“一人落马全家遭殃”的可悲下场。所有领导干部都应严谨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部属、子女、亲属打着自己旗号非法作为,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拖下水”而导致身败名裂。

习近平指出:“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8]。实践表明,领导干部唯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高标准地讲政德,立起自身光辉形象,发挥好“头雁效应”,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与社风建设作出应有貢献。

三、养政德——坚持知行合一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领导干部锤炼政德,既要化知识为“德性”,还要化知识为“德行”,达到知行合一。儒家经典《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宪问》中孔子告诫学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厌恶知行脱节、流于空谈的“假道学”。习近平指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8]他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尤其年轻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8]领导干部坚持知行合一自觉养政德,侧重有三点:

一是不忘初心。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入党和履职时,都庄严表达了自己永远牢记党的宗旨、恪守良好政德的“初心”誓言。随着时间推移和条件变化,特别是各种负面思潮的冲击与腐蚀,在革命、建设、改革途程中,总会有人落伍,有人颓废,有人背叛。这就需要大家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回溯初心,对照检查,反腐倡廉,锤炼政德。习近平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12]显然,领导干部不忘初心起码显示在两个层面:第一,努力提高认知水平。必须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铭记本人职责,把是否践行入党誓词、遵守各项要求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合格的尺子;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组织担责、为人民尽职;要坚决把握高线、守住底线,恪守政德操守的高洁性,保障党纪国法的权威性。第二,不断拓展正能量。生活与工作中要时刻记得身份,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坚决克服“两面人”的自由主义。要切实拒腐防变,充分发挥好廉政勤政的示范作用,搞好带头、带班、带队;要夯实基础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起,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周后,习近平风尘仆仆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江西赣州市于都河畔,探寻“初心”的源头。是月底,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13]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守对崇高使命永恒不变的积极追寻与伟大担当。

二是慎独慎微。领导干部锤炼政德,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而要多积尺寸之功,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习近平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时。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10](P172)一般来说,有监控时人们大都能注意德行,但在无监督及细微处则易放松要求,往往失去了涵养政德的关口与良机。宋代吕本中《官箴》开篇就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习近平曾多次引此箴言训诫领导干部应有这样的工作作风及养德姿态。他在上海时讲领导干部要过“五关”,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高尚的气节和情操。他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习近平反复提到的“慎”,就是要求大家在品德情操上自觉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即个人独处时也要谨慎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坏事,有“君子人格”之风。与慎独相联系的还有慎微,为官者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据《康熙政要·论君道》中记载,康熙曾言:“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杜,必至于不可杜也。”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张伯行在著名的《禁止馈送檄》中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显然,要达到慎独慎微的高境界,必须练就高度的严于律己能力,许多人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这种能力,由贪图生活享受等“小节”逐渐堕落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导致“大节”失措,成为罪人。习近平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14]领导干部修养品德,必须模范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为全社会做好表率,真正成为一个人格伟大、道德高尚之人。

三是增强定力。领导干部锤炼政德,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增强定力。习近平告诫那些定力缺乏的干部:“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到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10](P174)定力是禅语,为佛法之中枢,也为修行之关键。有定力者,正念坚固、心地清净,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假象难惑、名利难诱,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便豁然开慧。习近平所说之“定力”,有政治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等,是各领域包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之必备条件。党中央明确要求:“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熏陶,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1]可见,政德定力是领导干部在锤炼做人为官优良品行过程中,具有的坚定不移决心与矢志不移信念。换言之,领导干部确定好修养德行计划后,践行中就要处变不惊,遇腐不乱,财色不迷,恪守养德目标不动摇。领导干部要时刻铭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言,在名、利等诱惑面前潜静涵养政德定力,达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政德定力强大与否,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堪当大任的重要尺度,展现出个人具备的刚毅果敢执行力,否则会常常冒出不良念头,做出越轨举动,失德失足成罪人。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8]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才能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之笔绘写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多彩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7.

[2]杨兴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重要问题思考[J].学习论坛,2018(4).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11.

[6]唐志龙.论合格共产党员的品德操守[J].学习论坛,2016(10).

[7]习近平.出席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3-31.

[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02.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8.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N].人民日报,2019-05-28.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3]习近平.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N].人民日报,2019-06-01.

[14]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10.

责任编辑:钱亚仙

猜你喜欢
政德定力领导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市领导会见
定力在心安如山
为党员干部建立“政德健康晴雨表”?
冬·发心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昭化区探索建立基层政德评价体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称职”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