趸售定价对热电联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9-08-27 12:56刘莹
财讯 2019年35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影响

摘  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逐渐加速,我国三北地区供热面积增速极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供热企业的效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很多地区的热电联产企业引入了趸售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管理到户。趸售价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热电联产企业在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能耗管理等工作的同时,要做好趸售价格的科学管控。在做 好能耗管控的同时,使经济效益得以保障。本文分析了热电联产企业趸售定价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对于今后热电联产企业的趸售定价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趸售定价;热电联产企业;经济效益;影响

一、趸售定价的定义

趸售定价,供热企业在趸售区域首站完成独立计量设施的安装,单独合算的供热机构自主运营、维护、收费和管理的供热模式。趸售供热的价格被称为趸售定价。趸售定价机制是在已有的定价基础上构成的一类特殊价格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行政思管理思维在定价机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趸售定价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

价格的确定要遵照不同经营主体的不一致特点,一方面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利益,一方面满足主体价格的承受能力,推进不同主体的健康发展。另外,要兼顾不同地区的经济进步状况,使城市之间的热价承受能力得以满足。

(2)充分考虑成本

趸售热价要在热源厂关口热价的基础上,兼顾管网能耗损失,设备折旧、检修以及人力成本。管网能耗损失涵盖了趸售流量从热源管口一直到趸售计量位置的热量沿程损失、降低压力所需要消耗的中继泵站水泵电耗;财务体系中的建成资产计提折旧,比如热源输配主管网建设所需要耗费的资产、计量站资产等;维护成本,涵盖了定期试验、巡检、检修改造所消耗的资金投入;人工成本涵盖但不限于热量计算、趸售结算和技术人员的管理成本。

(3)确定定期调整机制

价格的确定,必须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主要依据双方销售合同中约定的热价,另一方面要借助于微调,推進填谷削峰,降耗节能等,趸售区域用量一方面不会对既有负荷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要使热源厂所产生的能力得以完全发挥。热价的调整机制要更加容易操作,尽可能避免出现冗杂的流程。

三、热源、供热实现方式

(1)热源:趸售方提供的热量来自于热电联产厂、高效煤粉炉、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低价稳定优质热源,如关口热价较高,则压缩了趸售收益空间。

(2)供热方式:趸售方供热管网输送热水或蒸汽至热力交换站首站,通过换热器实现热力输送。

(3)原则上趸售方负责投资建设、维护、管理首站厂院外干线及进入首站的管线抽头阀门。用热方负责投资建设和维护自管线抽头阀门至计量站的管网、计量站、计量站后的管网。双方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如何对计量站进行管理,明晰责权。

四、热价及热费结算方式

(1)热价。按关口热价加其他成本的原则确定协议热价,可以考虑照付不议或者峰谷动态定价,以双方共同确认为准。

(2)热费结算方式可考虑按照预付费的方式进行热费计量和结算。双方以月为单位进行热量数据确认,月计量数据以甲方计量装置为准。

五、热电联产企业引入趸售定价的条件保障

(1)合理设计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企业在设计趸售供热系统时要对趸售区域予以综合的了解,包括特点、发展情况、供热需要等不同要素,使供热质量得以保证。同时,供热企业在设计供热系统时,可以采用多热源联网的运行方式,使流量得以科学分配,便于热源厂热负荷的分配,实现运行安全系数的提升。

(2)加强内部管控,健全节能管理制度,

供热企业应做好既有负荷的内部挖潜,更好失水治理、管网平衡调整的节能措施,通常趸售价格较高,应节约出更多的热量用于趸售,使趸售收入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经营绩效,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热电联产企业所应用的趸售定价机制主要有两类,分别为定期调整和非定期调整。定期调整的周期为一采暖季,就是结合趸售转售企业的实际状况,每年签订一次趸售合同进行一次价格的评估和调整,综合调整要素完成热价的调整。非定期调整就是销售趸售联合调整。这样的机制在价格确定以后通常不进行调整,只有当销售价格上涨之后才会发生趸售价格的变化。

六、趸售定价对热电联产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促进作用

(1)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供热的初期以及末期,基于室外具有较高的环境温度,因此热负荷较低,所对应的热电厂关口温度低,很多热电厂都存在着生产能力浪费的现象,趸售使热电厂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煤炭的消耗量。

(2)降低成本

原有的管理模式为粗放型,供热企业并没有研究趸售定价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定价并不关注,进而导致热电联产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运营成本偏高,出现了资源的浪费。采用趸售定价,可以使热电联产企业更加关注节能,实现能源的对外输送。通过有效的能耗管理,热电联产企业在遵照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策略的同时,避免出现能源的浪费,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实现热电联产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管控,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

(3)提高经济效益

和传统的供热到户、收费到户的模式相比较,合理的趸售定价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降低二级热力站的运行维修成本、入户维修成本、人工成本等,实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

七、趸售定价对热电联产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1)企业经济效益

集中供热企业实现能耗管控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体现为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实现了经营收入的提升。使节能意识得以激发,企业在能耗管控的过程中,要通过对供热设备、管网的优化和改造,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设备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降低在供热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使供热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社会经济效益

热电联产企业趸售定价在为企业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地社会效益。使热源厂的能力得以发掘,,趸售给其他区域使燃煤量降低,减少了燃气的消耗,发挥了极大地环保作用。推进中小供热企业实现锅炉改造和升级,使原有的老旧锅炉被淘汰,完成了集中供热。

结合上述分析,趸售定价是现阶段热电联产企业满足时代发展的合理选择,是在我国倡导节能降耗、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的必然发展道路。热电联产企业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深入的分析,借助于合理定价、实现供热设备的改造和升级,优化设计,使供热系统的质量得以提升,能源消耗降低,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奇.供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J].决策与信息,2016(04):92-92.

[2]李静,杨俊红,王朴方,etal.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能效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 [J].区域供热,2017(03):7-14.

[3]黄颖.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及其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4(06).

[4]郑磊.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4(01).

[5]赵瑞霞,邓剑宏,罗凯,等.能源健康管理系统在集中供热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08).

[6]荆义男.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关键环节能耗及节能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9).

作者简介:刘莹,出生年:1980,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天津,职称:中级经济师,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学位:本科,工学学士。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影响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