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青
摘 要: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所在,把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内容涉及到理想信念的层次结构、理想信念的关键作用以及理想信念指向的重要主体,并指明了理想信念的确立途径;解决了新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什么人的理想信念、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和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理想信念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理想信念;精神之钙; 为政之本; 民生;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7-0029-06
理想信念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制约甚至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于个人而言,理想信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强力指引和内在体现;于民族和国家而言,理想信念则是民族魂魄的归依,是凝聚人心,实现民族繁荣、国家昌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并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现实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前,世界进入多样化格局,我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社会群体利益分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于党于国于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都具有决定未来走向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面向不同的人群反复阐述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如何实现理想坚定信念,形成了系统的理想信念观,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所讲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有着清晰的层次和内在联系的体系。就理想而言,从时空角度讲,包括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产生于对人类发展历史和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是现实与未来的结合。远大理想为共同理想提供方向性指引,志在人类的解放;共同理想为远大理想铺就实现的路径,志在中国的崛起 。既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空谈共产主义,也不能因为只考虑眼前的现实而丢掉远大理想。
(一)远大理想指向人类未来
习近平所指的远大理想特指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确立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它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之上产生的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繼承了黑格尔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是一种受同一的原则支配并且不断走向一个最终目标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真正变为现实的东西也是‘合理的,他相信理想和现实以及理性和现实最终会达到真正的和完全的统一。”[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驳斥了关于共产主义的种种误解和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呼吁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制度,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头上的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2],将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正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人类前进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激励老一辈革命前辈们将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献身,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意义,并多次批评“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习近平认为:不能由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过程较为漫长,就主观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虚幻缥缈的,拒绝成为忠诚的共产党员。要知道,革命理想的重要性[3]142。理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孕育着人类希望的种子,赋予人类生存的意义,激励人类要去反观现实、批判现实。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建构理想、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历史。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对自身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渴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人类对自我异化进行扬弃的过程,它指引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仍将指引着我们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共同理想立足中国现实
远大理想是人类未来的目标,需要立足于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当人类摆脱本身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对自己的统治和控制才可能成为现实,需要经历一个从局域到世界的发展过程,只有在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人们的交往成为普遍交往时才成为可能。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现实理想是实现中国共产主义的必然之路。习近平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他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可谓是他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对当前中国理想的合理设定。
国内层面上,在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领导人民90多年共同努力的成就,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是当下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脚踏实地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当下我们正在做而且以后还应该长期坚持下去的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号召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梨园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进行统一[4]11。坚决抵制错误的思想主张,进而自觉纠正与完善超越当前发展阶段的政策规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当前实现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也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内需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对外则需研判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民主》中断言,现阶段人类已经进入在不同文明阶段中需要进行和平交往共同生活的时期[5],如果不互相研究、学习,就难以共存,各种误解和冲突就难以避免。几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多极化格局。置身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之中,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不仅是当前我国的外交理念,更是针对世界的现实状况做出的对当前世界共同理想的表述和描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同时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必将引起世界范围的共鸣和认同。
在把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会遭遇到无数的不确定。越是宏大、美好的理想,它的实现就越是一个艰辛和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信念是建立在一定认识基础之上的对事物、理想和目标的内心笃信。坚定习近平所讲的信念,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时代变化以及条件变化的基础上都要保持初心,在风雨中如磐石般坚定信念不动摇,做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坚定者,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诚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6]。
习近平一再强调,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理想的存在。相反,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将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让每个共产党人了解到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才会复兴,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提升。在习近平看来,只有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民族的需求相统一,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将指向未来的远大理想和立足现实的共同理想相结合,既实事求是又高瞻远瞩,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是对人类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准确把握,又是对科学理论和现实状况的高度概括。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光辉旗帜,是国家向心力的源泉。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很薄弱,凭借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把中国人民带到了一条通往繁荣富强的光明大道上,从而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和鼎力支持。然而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当代,党内极少数人都丢掉了革命传统,忘却了理想信念,缺失了精神支撑,破坏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丧失了政治定力。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甚至于丧失为政之本。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不断增强凝聚力,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做出不懈努力。
(一)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人特有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世界和意义世界,不断为自己设定崭新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引导自身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探寻自己在宇宙序列中的位置。超越现实的理想以及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让人类永葆超越自我的活力。把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就是个人和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政党,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诉愿或执政诉求,来统一思想,实现其执政职能。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个基本诉愿就是坚定不移地帶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经历了革命、建设的艰难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理想信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同时理想信念也是让中国共产党内部保持团结一致的重要思想基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和封建思想流毒的影响,一些共产党人放弃了远大的政治理想,追求庸俗的所谓个人理想,陷入了物欲膨胀、精神空虚的泥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侵蚀了党的躯体的健康。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泛滥,中国共产党将丧失精神魂魄,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难以担负起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重任。
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共产党人一定要补足精神之钙。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首次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中不可或缺的“钙”,若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不坚定,其在精神上则会缺少“钙”,就会患有“软骨病”[4]5。指出:如果缺乏精神之钙,“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3]326缺乏这个“钙”,就可能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丧失、正义感退化,就不会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蜕变为特权阶层。显然,党内许多干部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精神之“钙”缺失所致。把理想信念视为精神之钙,彰显了理想信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昭示了理想信念缺乏导致的现实危险和严重后果。
(二)理想信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为政之本
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引领下,成功解决了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个课题,之前为救亡,之后为复兴。对于前一个课题,中国共产党已经给人民提交了满意的答卷,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做出的又一重大承诺,是又一次赶考。这一承诺能否兑现,这次赶考能否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自身是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缺失,就会没有政治定力,立场就会左右摇摆,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而人民的信任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执政基础和深厚的执政资源。
前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所确立的现实目标得以实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以稳固的基本保证。在2013年1月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信心才会宽广,眼界才会宽阔,只有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若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失去了根基。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谈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其中首要的就是执政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在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中,习近平指出:要将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作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础,才能让党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经得起执政考验,能抵制预防精神懈怠的思想保证。
列宁曾说过:“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统一是没有意义的。”[7]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事业,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行的,尤其需要统一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和各种各样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保持了党内主流思想的统一,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在党的历史上,在一次次和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实践的证明,那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克服党内软弱涣散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是团结党内外一切力量、巩固执政地位、领导中华民族集中精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面向不同人群强调理想信念。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都要讲理想信念;面向的人群,既包括党的各级干部,也包括普通党员;既有教师又有青年学生;既有劳模这样的先进个人,也有政法干警、国家安全机关等不同行业的工作人员。诚然,理想信念对于任何一个个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它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力量,是因为它让人拥有希望。但要让每个成员都在内心里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对共产主义怀有坚定的信念,首当其冲的是执政党及其成员要拥有这份坚定,其次是青年这一社会新生力量要延续这份坚定。习近平所谈的理想信念,重点指向这两大群体。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可以看出:坚定理想信念,首先是他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中就提出了“红船精神”,鼓舞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需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013年1月,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习近平提到: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2015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信念的坚持,对党和人们的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素养。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都提到理想信念对于党员干部的极端重要性。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中国人民未来的走向,决定着能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和各种矛盾凸显的改革深水区中,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邓小平曾指出,团结的群体就需要存在共同的理想以及坚定的信念,中国能够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经历几十年的奋斗,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中国人民群众团结起来,让人民能够为自己的个人利益去不断奋斗[4]4。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判断一个共产党员合格与否的标准,是衡量党的干部好坏的标尺,也是共产党能否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和平年代,考验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的客观标准在于,共产党员能否在和平时代坚持为人民全心全意的进行服务,能否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宗旨[4]24,能否为了理想信念去奉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去奋斗。为此,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抵制迟疑、享乐的思想观念,自觉抵制贪图私利,没有作为的作风[4]24。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青年历来又是改革和革命的主角,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思维活跃,吸收知识的能力处于人生巅峰,价值观的形成和确定处于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青年树立何种理想信念,决定着他们能否在未来担当起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关系着我党的远大理想能否在當下以至未来的社会实践中顺利推进和实现。
通过多种形式,习近平对理想信念之于青年的重要性、青年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如何树立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2013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中,习近平回顾总结了不同年代我国青年心怀理想,奏出时代最强音的历史。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拥有一群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国家未来的发展就有前途,民族复兴就有希望,如此一来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讲话谈话时指出:“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须从青年抓起。”2014年,在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众所周知的“纽扣论”,用扣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来说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统一起来,教育青年要做有信念、有奋斗、有奉献的人。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一代青年的综合素养、理想信念极大体现了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青年的综合素质以及理想信念的程度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18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再一次希望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把握实现中国梦这一人生难得的际遇,做时代的奋斗者;在2018年教师节全国第一次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教师要在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他鼓励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在激情中绽放青春光芒。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青年这个群体都活跃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到解放后的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青年突击队垦荒造林、扫盲运动、上山下乡、批判“四人帮”的“四五”运动,到现在遍布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们都在用他们的热血青春为祖国的前进与发展奉献力量,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连接在一起。当前处于和平时期,在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似乎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需要正确及时地教育引导,才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奉献;才能客观理智地看待社会问题,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才能自觉将爱国忧国之心、报效国家之志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青年有胸怀天下的壮志,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有审时度势的能力,有掌控大局的浩气,正确看待中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正确认识人类发展的规律,胸中有理想,脚下有道路,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就能确立的,而是在实践中让人们真切感知、逐渐接受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在各个阶段的理想,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在于始终坚守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于始终将民生问题视为立党为公的第一要务,始终在关注民生中强化了党员群众的理想信念,在关注民生中赢得了民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社会主要矛盾不同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诉求日益强烈,关注民生更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一)关注民生是新时代理想信念的不竭源泉
建党97年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历史。人民的幸福是党一如既往的不懈追求,人民的拥护是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不是口号,是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是让人民更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标杆。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理想信念才能够进一步得以升华,进而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处处可见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他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最直接的践行。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在改造世界、绘制美好生活蓝图中让人切实感觉到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坚定理想信念是靠实干来实现的。” 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做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的论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对民生的关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将人民团结在一起、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
关注民生,首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3]374到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都是经济建设的阶段性具体目标,是树立和坚定群众对党的信心的关键。
其次,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教育公平,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污染、灾后重建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提到的需要集中力量做好的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任务,只有让人民有充分的“获得感”,让人民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才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始终做中国道路的柱石。
再次,要坚持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3]43从严治党和坚定理想信念互为条件,相得益彰。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才能够落实到位;反之,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筑牢理想信念。十八大以来,我党相继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从严治党的举措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173。从严治党是共产党人的“铸魂工程”,是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的决定性举措。
(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理想信念的深厚底蕴
任何一种理想信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根基的认知之上,既有客观的现实基础,又有独特的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孕育的精神追求。筑牢理想信念,还需要依靠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该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剧。”[3]34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在谈及坚定理想信念时都会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2017年1月6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3]165他同时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165将作风建设、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辩证、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话充分表明: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长期的作风建设中凝练,需要在大多数党员的党性修养中根植,这些都离不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认同,离不开文化自信带来的持久的精神养分。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对中国精神的大力弘扬、对中国价值的升华提炼,是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着力构建。新时代理想信念要想成为凝聚中国的精神力量和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必须借助深厚的文化根基,吸收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理念,用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归属感、进取心和奋斗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继续弘扬革命文化,继承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前仆后继的壮烈情怀,调动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增加人民的认同感。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催生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罗斌.世界哲学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 278-2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23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Laster Pearson. Democracy in World Politic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5 ∶ 83-84.[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 297.
[6]习近平.纪念刘华清[N].人民日报,2016-09-29(02).
[7]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 247.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