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冠敏 马英
摘 要: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出现,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而作为其附加产物而出现的网络舆论,在“人人皆记者”的网络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展开研究,有助于占领网络主阵地、进一步强化网络舆论的导向功能,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互联网日益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功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的连接方式。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网民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东西文化相互交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社会舆论肆意纷争的主战场,也演化成为各种言论、思想、意见、看法、观点的传输器和聚合地。网络舆论作为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附加产物,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在焦点事件中居于主导地位,甚至左右着事件的走向。但是网络舆论是在虚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生成并传播,其本身就包含着理智、非理智成分,真假难辨,网络中“水军”们更是将“三人成虎”演绎得淋漓尽致。高校大学生又是构成网民用户的特殊且重要的主力军,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尽管学识较为丰富,可以相对冷静地处理问题,还是会因其价值观念尚未定型、思维灵活多变、情感真挚丰富、社会阅历较少,致使他们的思想、情绪、行为极易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因此,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论,是社会公众或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这一主要连接方式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等形成的言论或意见。
二、高校范围内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主体的单一性
高校范围内的网络舆论传播主体是单一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三观尚未稳定,容易受到复杂因素干扰,甚至造成其价值观混乱。与大学生朝夕相伴的大部分都是身边的同学,相仿的年纪、相同的环境、相近的观点,为朋辈效应的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同辈群体效应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有较大影响,容易致使其产生从众心理和行为。
(二)内容的复杂性
置身于网络时代,每天可以轻松接触到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网络消息。大學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社会人,他们关注的网络舆论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娱乐新闻、民生相关问题等热点事件,使得其也不知不觉地成了吃瓜群众。舆论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了每个人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涉及诸多领域、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但部分消息鱼龙混杂,真实性无从考量,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冲击不容小觑。
(三)信息交流的互动性
人们打破了时间的界限和空间的局限,可以即时交换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间接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大学生热衷于讨论社会焦点事件,对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保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各种平台或软件,常常参与社会各个领域事务的讨论,更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自觉关注网络舆论并跟进自己所关注的社会事件的发展态势。
三、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置身网络舆论环境之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舆论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为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既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与时事接轨的机会,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能够激起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广泛、持续的关注,加深大学生对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理论素养。另外,网络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为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革新提供机会,催生出更多新产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消极影响
由于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网络监管制度尚未完善,互联网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前发布自己的意见或言论,表明自己的立场或态度,也可以躲在黑暗角落里肆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向社会传播、输送负能量。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时难辨真假,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质疑的声音,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也因其可参考角度、看待问题的视角较多而造成其价值观混乱,也为大学生日后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带来极大的困扰。
四、高校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应对策略
(一)弘扬主旋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5]。网络舆论的内容纷繁复杂且以其惊人的速度不断扩散。部分无良营销者、恶性标题党为获取点击量,谋取暴利,断章取义、不惜编造虚假新闻,借此来吸引读者眼球、博得关注。高校应与政府形成合力以推动校园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研究,占领高校网络舆论主阵地,强化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促进两个舆论场的和谐统一、掌握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二)提高关注度,主动参与舆论事件的讨论
高校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不能对网上言论视而不见,要提高对网络民意的关注程度,主动承担引导网络舆论的社会责任。高校内的党政工作者、思政课教师队伍应该及时关注网络舆论,必要时主动出击,不回避、不缺位、不失语地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学校要主动完善沟通渠道,让广大的师生言论有处可发,并且及时报道事件的真相和动态,以便安抚其冲动情绪。高校应该建立深受大学生青睐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以深刻的思想、接地气的语言、实事求是地态度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积极将网民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愤懑转化为对整个事件的本质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其解决方法的深入探讨,进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信任感,助推网络舆论焦点事件的妥善解决。
(三)锤炼真本领,加强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基本功。学校应鼓励其利用且用好互联网平台,不断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架构。高校应注意培养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其媒介素养和法治观念,为高校制定网络空间管理条例和法规等献言献策,以协助学校开展舆论预警,据此做出相关规划,有侧重地对网络舆论给予积极正向引导。高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不断发现并运用各类新潮的网络语言等,掌握网络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同时还要具有較强的“疏导”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立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四)培育新人才,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可靠担当者和坚实后备军,高校应该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培育,发挥红色网站的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实现即时在线互动。可以增开丰富多彩的网络精品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等)不可或缺,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掌握程度以及探究学习能力,进而间接提升其文化修养。还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大学生校外拓展教育活动(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最美校园摄影作品征集等。另外,高校在注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明辨是非、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清醒的头脑、更理智地应对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遇到的种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1).
[2]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2).
[4] 邱沛篁.新闻传播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3).
[5] 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DB/OL].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
作者简介:邢冠敏(1993- ),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马英(1974- ),女,汉族,河北安国人,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