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晖 代俊华
在中学英语校本选修课教学上,我们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小组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并逐步探索开设中学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希望以此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中学英语校本选修课教学模式
“小组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内涵 一是课堂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开展课堂评价,组织课堂检测(20分钟);教师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提升,查漏补缺(10分钟)。二是导学案: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导学案,阅读课前人手一份发到学生手上。
“小组分层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5个环节:①课前引导、自主预习;②合作探究、解决疑问;③展示成果、评价分层;④训练分层、检测反馈;⑤总结提升、弥补疏漏。
学习能力影响调查
为弄清实验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筆者随机抽取重庆市某中学86名实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与访谈,并结合实验前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
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如表):开设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后,课前主动预习所学内容的学生占82.6%,课堂上超过九成的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课后会及时整理归纳和总结所学内容。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实验前有明显提高。分析原因:首先,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校本选修课程在选材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兴趣与爱好,兼顾了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强的时代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选修课的教学氛围更加民主宽松。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有更大的弹性,它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宗旨,侧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换言之,选修课没有必修课那样的升学压力,课堂上师生都能放开手脚,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综上所述,开设校本选修课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丰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 在必修课上,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根据调查数据,实施选修课程后,98.8%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并能运用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实验前后学生的变化明显,这是因为必修课程过分注重课堂讲授与知识技能的训练,追求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有较强的高考应试化倾向。而选修课程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关注知识的广度与新颖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另外,在必修课上,教师迫于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压力,抢夺课堂主动权,很少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考试压力的选修课而言,教师的课堂控制欲大大降低,老师愿意“放手”,学生也乐于“接手”。在自主、讨论、实践的新型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得到丰富。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选修课程后的调查数据表明,主动制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学生占多数。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后,95.4%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验前相比有明显提高。众所周知,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面对的是大班教学,由于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发言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课堂管理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相对必修课而言,选修课的班额较小,除阅读选修课外,学生人数通常在20人至30人之间,这种小班教学降低了教师对课堂的管理难度,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学困生的关注尤其成为选修课的一大亮点,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的比率大大提高。此外,教师的角色得以改变。教师由必修课的主宰、学生的权威,转化为选修课的引领者、协作者、监督者与评价者。校本选修课教师角色的转变,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在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发现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必修课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加以巩固和提高。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英语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批准号2018—15—58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