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潇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而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初学汉字的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汉字往往过于枯燥难记,识记单个汉字有很大的难度。笔者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尝试利用儿歌和蒙学古诗文等引导学生识字。朗朗上口的韵文,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促使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提高识字效率。
逐字品读,感受韵味
古人读书提倡采用诵读的方法,笔者在组织学生识字的时候,也组织学生展开诵读活动。韵文具有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的特点,所以给学生的识记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笔者鼓励学生一边打节拍一边诵读韵文,体会其中的音律变化,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尝试找到韵文中的韵脚,然后集中识记与之有关的汉字,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例如,二年级下册识字第一课《神州谣》就是一首让学生感觉朗朗上口的作品。通过诵读这首作品并细细咀嚼,学生能感受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产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积极诵读,体会作品中“二一”节奏的韵律之美,学生尝试辅助拍手等方式感受其中的韵律美。此后,笔者又鼓励学生将韵文中押韵的部分圈出来,进行专门识记,学生们找出了“华、画”“涌、耸”“峡、家”“浓、荣”这几组汉字。接着,笔者鼓励学生对比这几组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然后展开识字活动。笔者提出问题:“涌是什么涌?”学生则回答:“涌是长江涌。”这样一来,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展开深入品味,提出思考题:“作者为何用‘涌来形容长江呢?为何不用‘流‘淌等其他字呢?”学生就从读音和词义这两个角度入手,深入品味。在這样的细细咀嚼中,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的汉字。
除了利用韵文的韵脚进行诵读,并加以识记以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参与问答式诵读的活动中。教师会围绕韵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而学生则根据老师的问题尝试回答,在回答的时候也要注意体现出押韵的特点。一边诵读一边识记汉字,能促使学生细细咀嚼其中的滋味,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韵味。
想象品读,声情并茂
韵文大多结构巧妙,体现了对仗的特点,不仅这样,韵文还往往展现了诸多意象,体现了唯美的意境。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一边感受韵文的情境,一边浸入到韵文中,品味文字,识记文字。采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能让学生感受到韵文的情韵,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的生机。
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中展现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景物,用诸多意象体现了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笔者鼓励学生一边诵读这篇课文,一边展开想象,尝试体会其意境。同时,笔者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春风吹,吹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春风吹,吹的是池草和红花。”“池草是什么颜色的?山花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池草青,山花红。”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鼓励学生尝试表达:“在春季的时候,大家能看到怎样的景物呢?”学生回答:“我能看到池草青,山花红。”接着,笔者又鼓励学生尝试写出自己识记的汉字,老师先画出池塘,让学生写“池”,又画出青草,让学生在池塘边写上“草”,并在上面标注上“青”。在图像的辅助下,学生能将汉字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记忆效果会更好。
在展开想象后,学生对于韵文的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学生尝试一边想象一边诵读,让诵读体现出声情并茂的特点。最后,笔者组织学生一边回忆韵文的内容,一边识记与之有关的汉字,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韵文的简约之美。
补白品读,举一反三
中国文学讲究留白,不少韵文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利用其中的留白处展开教学,鼓励学生展开补白的活动。学生尝试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补充,达到一语达万情的效果。
例如,二年级上册识字第四课《田家四季歌》是一首优美的韵文,展现了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和景物。笔者在教学中就鼓励学生围绕其中的留白处展开想象,尝试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想法。笔者提出:“在课文中提到‘采了蚕桑又插秧,可是,养蚕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插秧也是很辛苦的。课文中并没有细说,大家能不能补充一下呢?尝试说说农民养蚕插秧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辛苦。”笔者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写作的活动,对于自己识记的汉字,尝试直接用汉字表示,而对于不熟悉的汉字,则尝试用拼音表示。有学生尝试创作:“插秧苗,汗水流,农民累得腰弯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自己学到的汉字,而且还懂得怎样灵活运用,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所提升。
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汉字,更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笔者鼓励学生积极诵读补白后的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样能逐步将诵读变成一种创造性的表达,促使学生积累语感。
结束语
韵文具有格律严谨、意境丰富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利用韵文合理地创设学习汉字的语境,促使学生体会汉字的情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尝试通过诵读、想象、补白等方法对韵文加深理解,并提高识字效果,让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正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