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菊英
【摘要】在课堂提问中经常遇到学生启而不发、发而不准或答非所问的卡壳现象。如何因势利导,想方设法,适时解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往往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智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深入文本,精心预设;因势利导,启发思维;中断主线,接通思维;指导方法,启迪思维;联系生活,深化思维;耐心等待,启发思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问;教学智慧;思维;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即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疑,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情境,但维纳曾说:“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达到。”好的课堂提问不在于问得多,问得住学生,而在于问答有机协调。但课堂提问时常遇到启而不发、发而不准或答非所问的卡壳现象。施教者如何因势利导,想方设法,适时解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深入文本,精心预设
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一定要到位,不能完全照搬教参,完全依赖名家的理解,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前人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读,不断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的见解。王崧舟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動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提醒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文本。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有一个词“望而生畏”,教参上这样解释:原指看了使人害怕,表示恐惧,本文指青海高原一株柳使人看了无比的敬畏。我觉得这样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其实文中的字里行间都能让读者迸发出“望而生畏”这样的情感。悲壮苍凉的高原环境、外形中透露出的顶天立地和不屈服、一次次摧毁又一回回的起死回生……这都是“望而生畏”的内涵和体现。抱着对一株柳这样的理解和感动之心,我们才能灵活处理千变万化的课堂生成,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二、因势利导,启发思维
课堂教学中每提出一个问题,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怎么样,教师要做出正确反应:答在点子上,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明白自我表现的成绩;答岔了要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思维步入正轨。
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第一自然段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压迫时,肖邦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呢?”学生回答:“因为这样的环境他无法作曲。”“因为他自己的才华不能在自己的祖国展示。”我稍加停顿,点拨道:“请你们联系上下文思考,肖邦去巴黎干什么?”默读思考中,学生心目中的肖邦形象更加丰满伟大,原来他离开祖国是迫不得已,他要用另一种方式——音乐作为武器,激起千千万万人的斗志,向侵略者宣战。学生的思维及时得到了纠正。
三、中断主线,接通思维
暂时中断提问的主线,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问题,为中断的问题作铺垫,这也是解决提问卡壳的有效方法。
《钱学森》一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是开篇的倒叙,要让学生感悟这样写的好处,从而升华人物形象。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这样设疑:“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钱学森踏上巨轮归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它应该安排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叙述,为什么要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篇首呢,是不是写反了?”学生不能完全领悟倒叙的表达效果,我就随机补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1)这一自然段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的什么心情?(归国心切)(2)下文中写到钱学森克服了种种阻挠,这又从侧面预示了这段归程的什么?(归国不易)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感悟,学生才会明白,钱学森这种归国心切所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只有读了下文才能深深地领悟,这就是倒叙的好处。
四、指导方法,启迪思维
解决提问卡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课文中的语言,从而找到答案,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提高他们感悟语言的能力。
在教《詹天佑》一文中开凿隧道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书,再看老师画出的两幅图,指出哪幅是居庸关,哪幅是八达岭,并把两种开凿隧道的方法在图上表示出来。提问:“詹天佑为什么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呢?”学生回答:“为了节省时间,缩短工期。”继续问:“如果居庸关的隧道也像八达岭那么长,采取中部凿井好不好?为什么?”部分学生回答不能采用中部凿井,但为什么不能,说不出理由。此时,教师不应为了节省时间而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写居庸关的句子,认真研读。感悟到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打直井困难大,不一定节省时间;另外文中说居庸关:“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如果在这儿打直井就成“水井”了,开凿的工作就无法进行。通过多读,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思维能力也得到启迪。
五、联系生活,深化思维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断发现情境之中,尽情地享受到“跳一跳”把果子摘下的喜悦,也使学生思维不再囿于理解语言表层含义,而扩展为知识迁移、生活的联想和语感培养。
在教《天火之谜》第四自然段的“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一句时,提出了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绳子的上端要用麻绳,而下端要用丝带?”学生联系下文,知道了麻绳的纤维淋湿后就成了电流通过的导体,富兰克林就可以捉住天电了。可为什么下端要用丝带呢?学生找遍课文仍找不到答案。我便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大胆联想推测。有的说:“丝带可能是用来系铜钥匙的。”有的说:“丝带颜色鲜艳,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度。”最终有学生推测说:“丝带可能不导电吧,要不富兰克林会被触电。”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使暂时“卡壳”的问题得到了深入地理解,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
六、耐心等待,启发思考
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思考过程,内化需要时间,内化需要等待。时间不足,空间不够,学生只会疲于追赶老师的思维。所以,在一个问题提出后,老师要综合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状态,不能一味着急地去引导,有时也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把思路调整,做出判断。
《特殊的葬礼》这样描述:“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为了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我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枯竭的情景图,再配上一段声情并茂的音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我仿佛看到瀑布枯竭,再没有雄伟壮观的气势了。”“我仿佛看到瀑布很无奈,在做最后的挣扎。”“我仿佛看到人们面对瀑布的消亡在自责。”随着一只只小手的放下,我心里在嘀咕,如此悲伤的画面,如此催人泪下的音乐,怎么孩子们走进不了这位“老人”痛苦的内心世界?此时的课堂沉默着,突然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手,“我仿佛看到瀑布在哭泣,他赐予了人类如此美好的礼物,却得到了惨痛的结果,他多伤心呀。”多么精彩的回答!是什么让孩子们灵光闪现呢?对,是课堂沉默时的十几秒钟的等待!那看上去觉得尴尬、感觉孩子们不知所措之时,其实是孩子们在静心思考,揣摩语言文字,才出现了充满智慧的交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施教者只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实际,用饶有兴趣、启迪思维的问题激趣,定能使课堂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对课堂提问中“卡壳”现象,适时解壳,同样能收到深化知识、触发灵感、感悟理性之功效。
参考文献
[1]何治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3(7).
[2]杭斌.等待:演绎精彩的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