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古诗词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很显然,学习古诗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在此基础上达到积累感悟和运用。
古诗词有其内在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我们经常能从电视镜头中看到古人读诗词时总是摇头晃脑,读着读着就会吟唱起来,感觉诵读诗词韵味无穷。而如今我们教学生读古诗词时,只是强调要读出感情,再也没有了古人这种情趣,这种韵味,这是为何?其实古诗词在创作时都是有平仄(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调的。按照平长仄短方法来读,就能读出诗词内在的这种韵律美和节奏美来。熟读成诵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随着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吟诵起来。吟至忘情处,就会随着诗词的节奏晃动起来,或许诵读诗词的韵味尽在其间了。
古诗词很注重内在的意蕴美,平仄调的读法能把这种意蕴之美表达得更为透彻。如:袁枚的《所见》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都是相当有讲究的,“牛、樾、蝉、立”正好顺应了“平仄平仄”,最后一个“立”字仄短的处理又和全诗的发现蝉、欲捕蝉、屏吸止声情景相呼应。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画一画平仄,平长仄短地读一读,那种溪亭日暮之美,藕丛争渡之急,鸥鹭惊飞之情……那种诗词特有的韵味,融在了一种诵读与吟唱之中。此时,诗词内在的美也会沁人心脾。
默读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度。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这时往往采用默读。
要理解整首诗词的意蕴,首先可以让学生弄清诗词中难理解的字义词义。我们可以让学生默读圈画出难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结合上下词句的意思去推断。对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但”字,就可以这样去处理。上一句空空的山林看不到一个人,下一句后面的意思为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这个“但”就可以推断为“只、仅仅”的意思了。当然,有些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去判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尽”字的意思学生很难判断,很多学生认为是“尽头”的意思,对于类似的字词,就可以通过描绘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在诗人的眼里,只看到孤孤单单的一只白帆消失在远远的天际,这里的“尽”就成了动词“消失”的意思了。在静读默思中,我们还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诗词意思的理解。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当学生结合重点词句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再提出最后两行诗句的顺序问题,到底谁为前?这一问题的提出,能让学生结合整首诗的意思进行综合的考虑,必将对诗句的意思有进一步的理解。
每首诗词都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体会情感就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诗句进行品析。陆游的《示儿》一诗,一读就知道这一首诗充满着爱国深情,但要能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当时陆游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写下这一绝笔诗的呢?当时南宋政府节节败退,迁都到了杭州,生灵涂炭,中原人民渴望宋军能收复失地,真可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而那些达官贵人朝廷命官却在干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在这种情况下,陆游写下了这样的愛国诗句,鲜明的对照,更能突出那颗拳拳爱国之心。很多诗词,只有走进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才会对诗词内在的情感理解更为深刻。苏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水调歌头·中秋》的,文天祥在写《过零丁洋》时又经历了怎样的境遇,学生了解了才会对诗人内心的情感更为明了。
古诗词仅仅是熟读背诵还是不够的,优秀的诗词还得用心去品,静心去赏。诗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很多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都是很强的。品赏诗句,可以展开想象,使所描绘的画面丰富和生动起来。比如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烂漫的春光下,几个孩童追赶黄蝶的欢乐情景,我们可以想象出孩子们当时的言行举止,更能感受到那份童真与欢乐。同时,当黄蝶飞入菜花从中,孩子们左寻右找无可奈何地景象又是何等地充满童趣呀!
在古诗词中,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必言传,而通过想象,那种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所描绘的情景定会变得美妙无穷。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漫步村中,绿树环抱,青山静静陪伴着小村庄,这份清新的农村场景,让我们分外向往。再加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窗子,面临菜园和打谷场,没有尘世的纷扰,那份轻松充溢于心。这种心灵隐逸之所,让人流连忘返。这种情景、这份情感何须多言。赏读想象,生活情趣尽在不言之中。
经典诗词,一读三唱,反复品析,其内在的情感和意境有时如食山珍,如沐春风。我们徜徉在古诗词的长河里,用我们的情去撞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用我们的声去表达。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校长,昆山市语文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