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扶困扶志扶智助成长

2019-08-27 03:42杜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结合对策

杜芳

摘 要:国家实施资助政策的目标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实现每人都能够公正接受教育的目的。而为了推动资助效果的不断提升,促进资助体系更加合理,应当构建发展型的资助体系,将扶困、扶志以及扶智三者有效结合起来,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资助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开展了全面化探究与分析,并提出扶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资助体系更加科学,为资助的良好开展做好基础与铺垫。

关键词:资助体系;扶困扶志扶智;对策;结合;发展型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资助能够解决多数学生的上学压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能够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而将扶困扶志扶智有效结合起来,能够使得资助更加全面、科学,推动精准帮扶政策的有力落实。不过,要想促进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全面落实,有效开展扶困扶志扶智工作,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健全的帮扶对策,合理规划每一步。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做好分析与探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化了解,科学化制定帮扶流程,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国家帮扶政策不断健全以及高校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也更加科学。高校资助体系的建设与育人实践工作实现了有效融合,具体来看,发展型资助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资助育人方面和精准帮扶方面。首先,资助体系得到了完善,从最初类型和数量较为单一的助学金、奖学金到后来的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减免学费等多方资助形式,再到当前的奖、助、勤、贷、减免、补、缓和代偿八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实现了多种资助模式的全面融合,推动了资助体系的类型、资助选择等更加多样化,促进精准帮扶工作得到更加科学地落实。其次,资助育人的实践形式以及理念不断发展提升,从最初的扶困助学工作到扶困奖学助学相结合,鼓励更多家庭的困难学生发奋图强,再到当前的扶困扶志扶智全面融合的全人教育培养,从物质帮扶到学习激励再到精神激发,推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适应环境,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扶困扶志扶智相融合育人的具体对策

(一)确保精准扶困,全面了解学生诉求

高校应当构建“奖、助、勤、贷、减、免、补”为主体多元化资助体系,对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首先,应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要根据实际情况举行“勤工助学双选会”,合理分析学生特点,有效安排岗位。其次,要进行多项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立。比如,可以设立企业奖助学金、校长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使得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獎励与资助。最后,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临时困难补助金。比如,在学生遇到突发灾难、突发重病的时候,学校应当合理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其临时补助,以便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不时之需。

(二)有效开展家访,推动资助更加到位

高校要想更好地开展资助工作,必须要对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化了解,这就离不开家访活动。比如,高校可以派辅导员或者其它相关的教师等开展走访工作,将收集到的情况以及信息等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健全的资助政策、资助方案。如此不仅能够使得资助更加到位,提升资助的有效性、针对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构建师生之间的暖心桥。同时,通过开展家访以及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的深入了解,还能够使得“扶困”与“扶志”、“扶智”全面融合起来,这就能够促进高校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三)科学化开展扶志工作,构建健全的能力拓展平台

为了推动扶困、扶志、扶智的有效融合,单靠进行各类资助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进行能力拓展平台的构建,让贫困学生能够有平台来拓展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志向,并推动其智慧的有效发挥。比如, 高校可以鼓励家庭贫困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或者加入一些专业性的社团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有效成长。如此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进行责任的承担,这能够为学校创建优良校风和学风带来有利作用。

同时,学校还应当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对其三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从政治上实现进步,逐步培养其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以便其更好地进行自身价值的发挥,增强奋斗的动力。

(四)高校与企业有效合作,帮助学生成才

发展型资助体系不仅需要对学生从资金以及学习等方面进行引导,而且还要从工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资助,以便其能够更快速地找到工作,缓解家庭压力。有效开展校企合作,能够帮助贫困学生进行实习岗位的寻找,让贫困学生能够有更大的自信进入到企业中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理想。同时,高校与企业合作还能够对学校的奖学金体系进行完善,比如可以设立企业奖学金,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另外,双方有效合作还能够促进企业与高校的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以及德育导师共同针对于学生的情况进行探究,制定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就能够促进贫困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有效搭建发展平台,推动扶智工作的良好开展

高校学业帮扶的关键是要补齐短板,要构建科学化的发展平台,从学业、就业以及创业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帮扶体系,推动资助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成立学业辅导中心,从学业方面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应当相互合作采取一对一深度辅导的形式,促进贫困生能够不断提升学业效果。其次,高校应当从就业方面对学生进行帮扶。如针对于贫困学生可以优先开展就业指导,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对自身进行定位,树立良好的就业心理。并且还应当优先对其推荐就业岗位,对合作企业进行科学化开发,使得贫困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衔接。另外,还可以为每位贫困生发放相对应的就业补贴,推动其实现良好就业,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率。最后,加强贫困生的创业帮扶工作。高校要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科学化指导和帮扶,可以免费为其提供孵化空间,促进创业项目落地,还可以推动校内外创业导师帮助项目孵化。如此能够促进贫困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推动其实现职业的良好发展。

三、扶困扶志扶智相融合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高校应当全面分析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全面探究,做好疏导与沟通工作

通常来看,贫困学生往往心理较为自卑,内心缺乏安全感,很多时候较为胆怯,这对于其长远发展以及成长带来了不利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资助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化了解与分析,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究,必要的话可以对其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使得其能够正视自身家庭贫困的现状,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促进学生能够在接受学校资助的同时,对这些资助进行良好利用,增强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将资助作为跳板,实现跳跃式成长,实现自身的志向,为智慧的有效发挥奠定基础。

(二)要注重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高校资助激励的重要部分,合理对学生开展精神激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信念,让贫困学生更好地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意识的有效融合。如此还能够实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以及精神激励的有效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要构建健全的评价机制

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离不开健全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对应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化评价,并根据具体的评价结果进行资助活动的开展,使得资助更为有效,提升资助的针对性。

(四)要对资助育人故事进行传播和发扬,推动资助形成良性循环

高校经过多年的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培养出来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他们成为了高校贫困学生奋斗的榜样。因此高校要對这些事项进行传播和发扬,积极为当前的贫困生进行这些贫困人员故事的讲解,逐渐扩大宣传力度,如此才能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为了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优势,对贫困学生进行全面化引导与资助,高校必须要构建健全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推动扶困-扶志-扶智的全面融合。这不仅需要高校进行资助体系的健全,而且还应当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资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此才能够使得精准资助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蕾.湖北地区高校研究生资助状况调查及精准资助策略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2018,05.

[2] 陈思.高校精准化资助体系构建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8,10.

[3] 李华.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系统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7,07.

[4] 王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03.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结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