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素养与情境存在天然的联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简言之,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的情境性意味着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测评唯有依托特定的问题情境,才能真实反映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及现有水平,准确诊断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据统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情境”一词共出现了34次,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语文试题从知识本位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既有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变化,也有因立意不同而引起的问题情境的变化。深刻理解问题情境的特点,有助于提升语文命题的质量,真正实现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引导作用。本文即以近年来全国卷作文试题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问题情境的特点。
“新课标”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核心素养的考查不是抽象的知识与能力的静态呈现,情境的真实性首先要求考试测评在具体的场景中展开。因此无论生活的真实抑或虚拟的真实,设置的问题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以调动学生日常积累,展示学科核心素养。要尽力避免那些脱离具体语境的“怀想天空”式的玄理化、空洞化命题,毕竟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只有定位特定的时空,进入特定的情境,才能引发真正的思考。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测评意在让考生通过识别真实的问题情境,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其原有知识、能力结构失去平衡,并在化解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的重建,最终达到检验学生真实的言语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真实的问题情境应有利于生成新问题、真问题,即要解决的问题与设置的情境之间必须高度关联。设置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不应只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背景,它能让考生从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剥离出基于学科知识的真问题,然后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将结果有效地运用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一言以蔽之,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旨在评价知识产生、提取和应用的全过程,也就是考查核心素养的过程。
请看2001年全国课标卷作文题“抛弃诚信”。试题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因应了当时诚信危机愈演愈烈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命题者对时机的把握和对道德诉求的敏感;但如果按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试题命制机理来思考,设置的问题情境与要解决的任务之间关联度不高,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打了折扣,因为考生勿需经过分析、推理、比较等思维过程,就已能确定作文的立意。尽管材料也涉及“健康”等其他六个概念,但它们并没能与“诚信”一起构成可以产生真实认知冲突的语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并未实现。再者情境也没能给考生解决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因为有无其他六个概念,考生都不能“抛弃诚信”。
核心素养是考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时的综合性表现,是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重要观念。“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决定了它的四个层面绝不可单独作用,也不能分别实现,无论何时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是综合推进的。”加之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来也不是简单的、模式化的,而是复杂的、充满变化的。因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情境理应是复杂的、多元的,才能充分展示考生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成果,检验其实际面对社会生活时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的整合情况。
以2018年全国卷Ⅲ“改革开放三部曲”为例。三条标语时间跨度较大,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代表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第一条材料涉及时间与效率,第二条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是雄安与新长征路。虽然各个时期任务有所不同,但时代与发展是其核心内涵。情境揭示了特定历史条件对价值观念形成的制约,或者说人的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审题时既应关注三条材料的个性特点,更要考虑三条标语间的内在逻辑,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才能提炼出历史的发展、观念的嬗变、更高的追求等主题,而这些无疑需要思维与情感的协同作用。
语文学科课程内容本身综合性较强,强调整合乃核心素养考查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作文测试的问题情境较之以前内涵更丰富,角度更多元,更注重考查比较复杂的概括分析能力,特别是将无序、杂陈的关键词句进行有序整合的能力。同时某些问题情境的答案本身并不唯一,可以依据考生整合能力的高低、思维的全面程度而区分出不同的层次。如2018年全国卷Ⅰ,考生可以选取的材料多元多样,完全可以优中选优,充分展现自己的写作实力。总之,通过复杂的问题情境进行核心素养的考查必须遵循整合的逻辑,即在一个或多个复杂情境中以联结的方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核心素养是隐性的,必须通过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以一定的言语实践行为才能体现;与之相应,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就需要将诸多条件隐含其中,让考生主动去发掘和提取。考生主动发掘和提取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情感态度综合作用的过程,即核心素养发挥作用的过程。若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直白,不涉及知识、技能的重组和迁移,那么考生就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命題者的价值取向,机械照搬。因此,套作的大量出现可能是由于考生的思维惰性,也可能是试题本身的原因。如果设置的问题情境内涵丰富,观点呈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考生需经过一番梳理、整合才可到达终点,或许更有利于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以2015年全国卷Ⅱ“风采人物评选”为例。问题情境中的三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大李符合传统意义上对成功人士的界定,天赋、勤奋、机遇三者皆备。老王较之大李则是平凡岗位上普通人的成功。而与上述两人不同,小刘代表的是当今颇具影响的个性化生活:他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既满足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康德所讲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若在能力立意时期,命题者通常是任选其中一条单独作为材料,试题的价值取向过于直白,不具隐蔽性。但现在则是将三条材料放在一起,考生需先对“当代风采人物”的概念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在问题情境中比较三条材料的差异,并在对差异的分析和对人才与时代关系的综合考虑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一言以蔽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不是命题者的刻意引导,而是将复杂的问题情境诉诸考生的思维,让材料的立意隐含其间。问题情境若过于直白,则近于说教;若过于含蓄,则近于猜谜,如何设置隐蔽性适中的问题情境是个难题。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幸存者偏差”就因问题情境呈现的价值观点过于隐蔽,致使审题难度过大,影响了部分考生的正常发挥。
以往将写作视为静态的文章制作,不问场合与对象,片面地去追求所谓的立意高远、语言优美。而真实的写作是“基于工作、生活及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真實语境下的表达和交流,它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与场合,基于特定意图的言语表达行为,是有机的结构体和意义表现物”。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测评关注的是考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开展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因而特别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考生完成规定写作任务的过程就是考生根据设定的问题情境调整、完善甚至重构自身言语经验的内隐过程,不同的考生在相同的问题情境中总会有不同的自我感知、思维过程和方法习惯。人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考生在思考问题时总会有意无意地赋予自己一定的角色,站在一定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情境的角色代入性有利于激活考生的个体角色体验,激发写作的内驱力,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考查个性化的思维品质。
如2018年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题干特别设置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样启迪思考的引导语,旨在唤醒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强化自己的代际身份感、集体认同感,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代际接力奋斗中的主体,考生需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思考下一代青年的成长和追梦旅程,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思考如何走好自己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从而将个人青春梦想融入民族追梦旅程。试题在引导考生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时代特点的同时,从历史和未来两个维度去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及时代的密切关系,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使命感,更切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当问题情境赋予考生某种角色的时候,既能较好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其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整合情况,从而将以前难以考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类相对抽象的东西整合到写作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试题“小陈举报父亲”其实并非如有些评论说的那样考查书信的写作,而是引导考生以不同的身份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同时也实现了对考生价值和生命理念的考查。
语文核心素养是在解决特定问题时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性表现,因此问题情境是基于素养立意的语文试题命制的材料和介质,直接关系到试题质量的高低。语文学科内容只有与特定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创设真实性、整合性、隐蔽性和代入性有机统一的问题情境,才能反映考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情况,真正落实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作者通联:重庆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