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怡
摘要: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乃至对外汉语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部件教学进行的意义入手,浅析部件教学的基本方法,并简要分析现今部件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部件教学;对外汉字教学;部件教学应用
汉字是纪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也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除去汉字文化圈内少数国家文字与汉字有相似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文字与汉字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书写体系。汉字在字形、表音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文字有较大差别。汉字可划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笔画组成部件,部件构成整字。汉字数量很多,但部件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部件教学是有效的可行的。
一、部件教学的意义
汉字部件教学最早是由张旺熹先生在《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中提出的,张旺熹先生在书中阐述了汉字部件教学的五个意义:“从教学理论上说,部件结构教学贯彻了形象直观的教学原则,把汉字的基本理论寓于部件结构教学的实践之中;从学生记忆汉字的角度说,部件结构教学,是化零为整、减轻记忆负荷的有效方法;从教学规律上说,部件结构教学遵循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培养扎实的基本功这一原则;从教学实践的需要来说,部件结构教学为今后汉字教学中的对比、联系,区别,为形声字的教学找到了基本点;最后从汉字教学的长远目的来说,部件结构教学着眼于学生正确书写汉字、自学汉字能力的培养。”
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文字,进行汉字部件教学,由小及大对汉字的结构进行拆分、归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进而掌握汉字。第二,汉字笔画顺序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对于刚刚接触汉字的留学生,讲解笔画顺序会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但笔画是部件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初级阶段采用部件教学,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难度,更能将汉字部件举一反三应用到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第三,部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的学习汉字,归纳形近字,加深对形近字的区别印象。所以,在对外汉字教学中部件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部件教学的应用与方法
(一)初级阶段部件教学的应用与方法
在初级阶段的汉语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字感还没有明确建立,对汉字的书写方式也没有概念,所以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应打牢汉字的基础,更多的让学生书写汉字,详细讲解汉字形音义,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字感。在教学中应先从简单的独体字开始,从可以组成汉字的独体字开始学习,教师应从笔画书写顺序开始教起,对汉字教学有明确的分类。例如:人、本、子、日、月等字,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有意义的部件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将含有“氵”的汉字进行归类,将“江、海、河、湖、流”等字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记忆。以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部件意识,在汉字的学习中可以形成一定汉字的书写规律意识。
(二)中高级阶段部件教学的应用与方法
学生在完成初级课程,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学习后,已经形成一定的字感,对汉字书写方式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对汉字的学习也不仅仅停留在能够“会写、会认、会读”上面。在这个阶段,学生更希望掌握一定学习汉字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中高级阶段部件教学中应当更注重汉字背后的文化教学,也应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部件的运用规律,引導学生用更多的方式记忆汉字。教师在教授学生较为复杂的汉字时,可以将汉字拆分成多个部件,并且说出汉字的结构类型,例如:“影”时将其拆分成“日”“京”“彡”三个部件,说明是左右结构,并且让学生举出含有这三个部件的字。但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随学生水平提高,使用频率应越来越低,教师应更多的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字形结构,发现汉字的结构,区别汉字,组合汉字。对于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中高级阶段也应更多涉及。通过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将点化成面,学到更多有趣的文化常识和汉字的演变历史。例如:“国”的繁体书写方式是“國”,它是由“戈”和“口”两个部件组成的,其含义是“军队”和“人口”的意思,代表国家要有军队、人口和边境。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讲述,学生既会认为汉字有趣,也可以学习到关于中国或者汉字的背景文化知识。
三、部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件教学虽有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对于部件的拆分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个较为复杂的字在教学中,教师应怎么拆,拆到什么程度全依靠教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缺少标准性。虽然这基本不影响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但教师在教授汉字时,要有整体意识也要有部件意识,不能将部件过于拆分以致加重学生记忆负担。教师要将部件教学作为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一个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意识,更深刻的理解汉字。同时,教师也不能只讲解汉字的拆分而忽略汉字的组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将组合和拆分两者有机结合。
其次,部件教学要有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来自汉字圈和非汉字圈的学生分开进行教学,汉字圈的学生对汉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日本学生对汉字很熟悉,对组成汉字的部件也有自己的理解,日本学生相较于美国学生书写汉字就简单很多。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有侧重的对两者进行分别教学。虽然目前只有很少的学校进行单独的汉字教学,但可以通过选修课、作业引导等方式帮助非汉字圈的学生建立汉字字感。且目前教材对部件教学没有针对性,生词只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顺序罗列,极少涉及部件归类,这就需要教师在一个阶段教学后对基本部件的结构位置、使用情况和含义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汉字组,克服教材在部件教学上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0(02):112.
[2]耿扬.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部件教学[J].北方文学,2018(2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