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来华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

2019-08-27 07:27付蛟蛟陈鏇霖代清萌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付蛟蛟 陈鏇霖 代清萌

摘要:对于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一定词汇基础的东盟来华留学生们来说,在用汉语词汇进行造句时仍然会出现偏误问题。这些偏误有词汇、语法、语用、文化等方面。分析研究东盟来华留学生用词造句出现的偏误,对教师的总体设计、课堂教学等都有积极的反馈作用和教学依据,且有利于教学实践效果的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东盟来华留学生;造句偏误;教学效果

2015年遵义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留学生的国别主要是老挝和越南,在设立国际教育学院之初,也同时成立了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所以主要招收东盟国家的留学生。留学生们先进行汉语学习,再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开设了相关语言课程,通常一年学习后留学生们可以从汉语零基础到汉语4级的水平。笔者主要承担留学生们的汉语综合课程,综合课主要采用的是《发展汉语初级综合》的教材,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各有不一,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将汉语语言学习班分为了快班和慢班,在几年的教學中,发现了东盟留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笔者将从留学生们完成的《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的书面作业中摘选部分出现偏误的句子,概括偏误的类型,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特点,并谈谈从中获得的一些启示和反思。

一、偏误类型

(一)词性误用

例1.今天早上特殊冷。

例2.最近你的健康好吗?

例3.我一直想成为学医。

例4.这篇文章很有影响。

例1把形容词特殊误用成副词。应该把“特殊”改成“特别”。例2“健康”是形容词,应该改成名词“身体”。例3应该把“学医”改成名词“医学”。例4影响是动词,常用句型是“影响+名词(人)+做什么(VP)”,所以这里要把“影响”改成名词“影响力”。

(二)词的语法意义误用

例1.今天你想去教室或者图书馆。

例2.他给我教他的孩子学习汉语。

例3.中国的经济很大。

例1“或者”和“还是”都是连词,“还是”用于疑问句,表示选择,“或者”用于一般陈述句,也表示选择。这里应该把“或者”改成“还是”。例2句中的“给”是动词,这里其实想表达“让/叫”的意思,他让/叫我教他的孩子学习汉语。例3形容词“大”改为“好/发达”,大是形容东西大、地方大,经济则不用“大”来形容。

(三)搭配不当

例1.我今天去机场迎接一个朋友。

例2.天冷了,你注意感冒。

例3.她又漂亮又努力学习。

例4.让我帮忙你。

例5.她表演表得很好。

例6.我要请客你们。

例7.今天我们吃饭的时候,见面了我以前的朋友。

例1“迎接”通常在后面加贵宾、领导、客人等,一般意义的“接”就不要用“迎接”了。例2“注意”是动词,能加宾语,常常加“身体、安全”等。这里习惯性搭配错误,应改为“你注意身体”。例3“又…又…”后加形容词或者动词,表示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或者同时进行,不能加动词短语。应该把“学习”去掉。例4“帮忙”是动词,但是后面不接宾语。可改成“让我帮你忙”。同理例句6“请客”是动词,但不接宾语,把“你们”直接去掉。例句7中,“见面”这个动词,后面也不加宾语,可以和介词或者动量词搭配使用,如“和/跟…见面”、“见了…一面”,根据句意,学生应该是想要表达“见到了我以前的朋友”。在例4、例6、例7几个句子中的动词都是离合词,这几个离合词后不接宾语。例5“表得很好看”,是学生对情态补语的泛用造成的,“表演”这个动词不像“唱歌、跳舞”的情态补语可以说成“唱歌唱得很好”、“跳舞跳得很好”,应该为“表演得很好”。

(四)语义不明,用词不准

1.妈妈总是送给我一件礼物。

2.我有安排去瀑布。

3我利用时间练习汉语。

4.今天他生病,突然就去医院了。

5.他唱歌不好听,影响我的耳朵。

例1“总是”副词强调一直处于某种状态或者反复做什么事情。带有贬义色彩,该句表达的意思不明确,用在这里有不太满意的情绪,应改成“妈妈每次都给送给我一件礼物”。例2学生在第9课学习了“安排”作为名词,学生是想说有安排,安排是去瀑布,但学生在造句时句子表达的句意不准确,可改为“我打算去瀑布”。例3语义表达不清,利用“时间”应说具体“哪段时间”,可改成“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练习汉语”。例4形容词用错地方,且语义表达错误,应该是“今天他突然生病了,去医院了”。例5“影响”是动词,常用句型是“影响+名词(人)+做什么(VP)”,“影响我的耳朵”语义表达不明,可以改成“影响我学习”。

(五)成分残缺

下面的例句中用“Ⅴ”表示欠缺的部分。

1.我的手机是红色Ⅴ。

2.放假的时候,我利用Ⅴ照顾奶奶。

3.我以前不喜欢看书,但是现在成了喜欢看书Ⅴ了。

例1中缺了“的”字,这是学生在第22课中学习到的“的”字短语,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加“的”相当于名词。例2“利用”后面可以接名词,很明显是利用“假期”的时间照顾奶奶,缺少了宾语。例3中缺少了定语,需要加上“的人”,这样句意才完整。

(六)句式杂糅

1.大家经常说我长得像我姐姐一样。

2周末我收拾宿舍和洗衣服。

3.天天熬夜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不好。

例1“长得像我姐姐一样”,选择其一表达,“长得像姐姐”或“长得和姐姐一样”,不应把两种说法揉在一起。例2“收拾宿舍和洗衣服”是两件事情,不要用连词“和”,可以改成周末我收拾宿舍、洗衣服。例3把“影响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身体不好”两个意思揉在一起,选择一个意思表达或者分开将意思表达清楚,最简单的改法可以将句子改为“天天熬夜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七)综合性偏误

1.她努努力力的学习。

2.今天我去玩,我很高高兴兴。

3.他是一个人没有工作经历。

例1和例2都是形容词重叠的误用,没有弄清楚运用的规则。例3则是老挝学生错得居多,他们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先说定语中心语“人”,然后再形容是怎么样的“人”,应改为“他是一个没有工作经历的人。”

二、偏误的特点

(一)涉及的偏误面广

上述的例句均是学生在用词造句时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误,当中涉及了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的各个语言要素。其中词汇的搭配问题、用词的准确性、语义表达不明、语用表达不清以及句式杂糅,这些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目的语规则泛化、应用不完全

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词汇的搭配、语义的搭配等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的知识的不完全掌握或者将规则泛化出现的偏误。如“我利用时间练习汉语”、“他表演表得很好”。

(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大都会用到母语翻译法,但是母语中詞的词义、感情色彩、适用范围和对象、词性、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都有不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以母语用词造句的习惯造出新的不符合汉语语言规则的句子。如:“让我帮忙你”,“你怎么做这样”(学生在口语时常出现的偏误)。

三、教学启示和反思

本文对使用《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教材的东盟来华留学生的造句分析肯定还有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句子,了解到在本书中,东盟国家的留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偏误,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更加注意。所以为了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1.教师要加强词语、语义、语用的研究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词、语法的讲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词、语法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对语言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必不可少。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典型例句、错句分析、语法套用等多样的方式学习,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要的语言点。

2.教材的编撰还需要不断的优化、升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有的教材的注释并不完善、针对的教学对象也不同,大都是英文注本。为语言教学的长期发展和学习者的学习有效性考虑,教材的编纂还需要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提高学生语言的大量输入,培养语感。学好一门语言一定要“用好”这门语言,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听”是要大量地输入在中国生活中的真实语料。“说”是在掌握一定语法规则的同时,模仿中国人说,中国人怎么说留学生就怎么说。

参考文献:

[1]钟梦文.中亚、俄罗斯留学生易混淆词偏误的分类与特点探究[J].亚太教育,2016(20):100.

[2]颜明,肖奚强.试论中介语研究中偏误来源的分类[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04):30-37.

[3]宋春阳,郑章,李琳.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偏误分类系统考察——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5,22(02):77-86.

[4]江结宝.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造句偏误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02):47-51.

[5]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225-253.

(通讯作者:陈鏇霖)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巧用电教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如何提高中职Flash动画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