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玉
摘 要:近年各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不同程度“流于形式”现象。文章以“基础课”为例,分析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后,从做好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就植入“人文关怀”精神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关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文件规定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开设基础课程并使用指定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实现“基础课”中“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基础课”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等,这些都能在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的成长。人文关怀重在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其精神实质与“基础课”立德树人的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在基础课中的植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完善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德,更好地将个人发展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
(二)有助于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我国优秀的古今教育思想中随处可见“人文关怀”的闪光点,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蔡元培五育并举健全人格的教育理论、黄元培敬业乐群的教育观念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学思想等,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格,和谐而富有情感交流的人际关系,以及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正如陈秉公先生所言,大学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专业课的学习能使人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人文课程的学习则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人并非生而为“人”,大学教育从来没有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做学问”根本目标其实是“学做人”。而“基础课”恰恰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把握道德与法律的尺度,以及探索如何“做人”的课程。在“基础课”中融入“人文关怀”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拨开思想的迷雾,追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正确、科学的判断力,指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甚至人生道路选择上的普遍困惑,使学生更加认同“基础课”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人文关怀”现状
(一)一定程度轻忽“人文关怀”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漠视生命的事件频出: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了宿舍同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北京大学的尖子生吴谢宇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后逃逸。成绩优异的孩子却在思想道德方面频频走向极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倾注“人文关怀”具有迫切性和重要的意义。“基础课”的立德树人的任务,实质是育人,既包括传授理论知识,也包括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爱国情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以及面对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教育,防患于未然。
(二)高职院校师生交际存在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中,教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虽然有利于高效率地管理课堂,但也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高校专任课教师基本只在每周的课堂时间接触学生,缺少课下的交流和对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关怀,导致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主动性欠缺,纪律意识不强,而在课下学生碰见教师也很少有人主动打招呼,这些都不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缺乏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文关怀”,在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体验活动,不禁增加了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为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社会、实际和生活相结合提供了实践平台,从而达到“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目標。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生长的土壤,一是建立校内实践平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联系校外实践基地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可供实践的平台比较有限,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也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文关怀”在“基础课”教育教学中的落实。
三、增强“基础课”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被明确定为“培养一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现代职业观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知识灌输式”的传统课堂,一是要在“基础课”教学中增加丰富的人文知识,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立体式教学,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外实践机会,将课本里的社会视角转移到真实的生活和情境中,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人类对自我的关怀,是从“现实的个人”向“理想的人格”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过渡的重要途径,发掘“基础课”中的 “人文关怀”价值能够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升华基础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教师关注、了解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需求及其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植入“人文关怀”精神,通过情感碰撞的课堂弱化人与人交往间的藩篱,帮助学生通过道德内省塑造完善的人格,并能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是保障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采取讨论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管理上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学生亟需解决的困惑,让学生对“基础课”有更高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比如“校园贷”问题近年来在各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蔓延,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群体较之本科院校学生更容易卷入“校园贷”的泥潭。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展开“校园贷”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校园贷”的特点和运作陷阱,不仅能增长学生的财商知识和法律意识,在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课”教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教学与实际、社会和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础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建设的进程。高职院校“基础课”中融入“人文关怀”精神,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经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键.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报告[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8(05).
基金项目:文章为天津职业大学“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探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20170225;文章为天津职业大学“‘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策略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20170332;文章为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DSZK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