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祥云壶”的艺术造型特点

2019-08-27 09:27周国洪
山东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祥云紫砂壶紫砂

周国洪

图1 祥云

对于当下的紫砂壶创作来说,一件作品的内在文化属性尤为重要,这一属性是被创作者自身所赋予的,而每一个创作者都有着自身的时代属性,这也就造成了紫砂壶天然的就带有时代的色彩。不同时期的紫砂创作者受到当时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塑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紫砂作品,当下的紫砂艺术也同样如此。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代紫砂陶艺创作可以拥有比上个时代更加广阔的视野,可以接收到世界前沿的造型设计构思,可以便捷的查阅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可以说创作的道路前所未有的拓展,创作的题材无边无际。但相对于这种变化,紫砂壶造型本身似乎并没有任何颠覆性的改变,其仍然延续着一贯的艺术特点,显得有些故步自封。但这仅仅是对紫砂艺术这个行业整体而言,紫砂壶是艺术和文化的综合体,其传承自有脉络,脱离了这种传承的范畴,创造的紫砂作品也就脱离了这一行业。则势必要将其归入新概念艺术创作之中,紫砂之所以能称之为紫砂艺术,便在于其始终遵循固有的传统,现在就以图1这件“祥云壶”为例,来分析该壶的艺术和文化特点。

1 素雅端庄,平淡中品线韵之妙

紫砂壶艺自诞生以来,在明清两代都曾有过发展的高峰,但这两次紫砂的大发展却有所不同,明代紫砂壶简朴大方,以时大彬为首的紫砂艺人将紫砂质朴的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到了清代以陈曼生、陈鸣远为代表的紫砂艺人,则将文房雅器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这两次发展都非常的契合紫砂泥料本身的材质特性。而在这期间,由清代皇家主导的上釉紫砂壶、点彩紫砂壶等都随着清代皇帝的好恶而昙花一现,由此可以得出,紫砂壶艺的发展特点便在于契合其材质本身的特性,强行扭转这种特性,非但不是创新,反而会削弱紫砂本身的魅力。所以在作品“祥云壶”上,就遵循了紫砂本源的特征,以质朴为本,花器素做,将泥料本身的质感发挥到极致。

“祥云壶”整体造型遵循光素器制作的原则,彰显素雅娴静之形态,同时能够让人细细品味线韵之妙,充分运用流畅的线条来进行轮廓表达,壶身以圆为主要基调,各个部位均珠圆玉润,壶身大气简约,腹鼓微沉,重心显示出一种持续向下的拉力,不动如山。整个壶身搭配祥云装饰,显得厚而不重,圆而不笨,有着灵动之美。壶口微微抬升以示与壶身区别,壶口截出一线平压于壶口,盖上塑大钮扁圆,凸显出简洁圆润的效果;壶流直而挺立,出水斜上,壶把圆曲,从壶肩至壶底腹,大小适中,粘连得体,与壶流形成美妙的平衡。整体而言,作品“祥云”有着合适的整体比例,使用起来舒适便利,转折圆润无棱角,既耐看又实用,刚柔并济,更将线条材质的韵味凸显,贯彻了给人以舒适的艺术特点。

2 装饰内敛,气韵不凡

紫砂壶的装饰手段十分多样,但对于设计一把紫砂壶来说,并非是装饰越多越好,也并非技艺越繁越优,相反在种种的装饰选择中,创作者需要选择出最能够彰显主题的装饰手法,且这一手法还需足够简洁,能够搭配和凸显紫砂材质本源的特征。在作品“祥云壶”上,壶身的装饰与壶面几乎形如一体,此类如意纹样是传统艺术表达中常见的装饰造型,但简单的如意祥云,通过不同的大小、疏密的变化,可以适用于多种创作场景,在“祥云壶”的壶面上,这一装饰造型张力十足,将线条大气扩展的一面表达了出来,同时也暗示作品创作的主题在于天空,在于无边无际的思想畅游空间。

3 结语

“祥云”充分体现了传统紫砂壶艺的精髓,对传统紫砂壶结构的继承以及对传统文化装饰形象的运用和表达,使其艺术特征和材质特点能够相得益彰,相辅相融。由此可见,紫砂壶的创作离不开传统紫砂壶艺的传承,需要将艺术和人文有机结合,加上创作者自身的个性表达,才能创造出能够提升自身文化属性的紫砂壶艺作品。

猜你喜欢
祥云紫砂壶紫砂
祥云拂郁 仙禽告瑞——《瑞鹤图》与宋徽宗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奥体祥云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