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森
摘 要:手机摄影带来了全民摄影的浪潮,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視觉时代的特点、视觉时代下手机摄影艺术的特征,以及摄影艺术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期望对手机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视觉时代 摄影艺术 手机摄影 艺术创作
摄影艺术自诞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发生着变化,功能与作用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为摄影艺术插上了腾飞的羽翼,为摄影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智能手机相机功能的不断完善,让手机摄影艺术在摄影艺术创作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颠覆了人们对摄影艺术创作的传统认知,为人们构建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视觉世界,通过手机影像去感知和理解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感悟生活的重要工具。
一、视觉时代的特点
当前,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正处于视觉文化产生较高影响、并带来相应经济效益改变人们消费观念的关键时期,可视化的视觉文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生活中各个角落都被各类媒体信息占据,信息形式以图片或者视频等可视化影像资源为主[1]。图片以及视频等视觉信息携带着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认知,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是现代社会下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更是人们与世界实现良性沟通的直接手段,让人们在创作或者欣赏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理性认知。视觉时代,人们面临着种类多样的视觉信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刺激感官系统,同时为新时期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视觉时代下手机摄影艺术的特征
(一)高纪实性
手机摄影促进了影像的大量生产,拓宽了影像传播的途径。手机摄影能够更加真实直接的呈现现实,让现实与艺术创作特质实现完美契合,具有较高的纪实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本质属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摄影艺术将现实中的一景一物、一动一静完美地呈现出来,让人们通过观看和解读摄影作品,基于影像现实,完成对现实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感知与判断。手机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简洁式摄影设备,在摄影创作中的优势愈发明显,摄影者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摄下生活中体现美学的细节,或直接将自己生活进行简单记录,体现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这种简单的记录方式是下意识的一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2]。手机摄影所反映的世界,就是一种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真实世界,画面更加自然,相比单反或者大画幅相机来说,纪实性更高,创作过程也因此更加轻松,氛围更加融洽。
(二)高随意性
手机摄影创作过程,摄影者的心态是很随意的,这种随意性,提高摄影作品的传播效果。摄影艺术在创作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需要花费摄影者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等候中静待最佳摄影时机。在某一个瞬间,摄影工作者将自己通过艺术构思形成的美学意象经过摄影镜头物化,实现创作。手机摄影的随意性,让摄影创作随处可见,因此诞生了大批手机摄影艺术家,创作出了优秀的摄影作品,比如荷赛奖获得者傅拥军、《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王轶庶等优秀的摄影人,利用手机创作出了广受欢迎的作品。手机的应用,大大消除了繁重摄影器材的仪式感,留给摄影人更大的想象与探索空间,当外界事物通过感官刺激创作灵感时,手机就是最佳的记录工具。
(三)高探索性
手机摄影为探索新的身影语言提供了可能性。世界摄影史上对私摄影的提出,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摄影方式将人们生活比较隐私的一面公开化,让私密性的生活被公开。当前,大部分手机摄影属于这种私摄影,相较于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表达,手机摄影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观念更加倾向于自我表达、展示自我体验以及传播个性语言,甚至部分摄影作品直接具有自闭性与窥视的意向。随着生活化审美趋势的发展,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已经不明显了,手机摄影更展现的是摄影者内心对生活的感知与理解,不再拘泥于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指向人物内心世界。手机摄影对摄影语言的探索也是受到这种生活化审美观的影响,强调回归艺术的本源,打破了视觉规则的束缚,获得了更大的表现张力,激发摄影者的探索欲望。
(四)趣味性
当前不但手机自带的相机功能在不断完善,各类摄影APP工具的使用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为摄影创作添加了许多趣味性。趣味解读摄影作品,可以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理解摄影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现实意义。手机摄影结合了相机的拍照功能与各类APP工具的处理功能,对拍下来的作品进行实时处理与发布,引起关注,在互动中提升了摄影作品的趣味性和美观性,也对作品的表现做出了新的要求,摄影者会进一步完善摄影技能,保证作品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三、摄影艺术与手机之间的关系
(一)手机是展现摄影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终端设备,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备,人们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不需要拿起单反或者其他摄影器材,只需要拿起手机就能实现实时记录,使得手机成为摄影界备受重视的新势力。对于摄影艺术而言,实际是重要的呈现方式和手段,手机可以拍摄出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更高的作品,并且拍摄行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了摄影艺术作品的传播。在以前,提及摄影艺术,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设备构建复杂的单反相机,会觉得摄影艺术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距离很远,是需要专业人运用专业手法才能进行的。如今,手机摄影艺术的产生拓宽了摄影艺术的表现路径,扩大了摄影者的范围,能够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不再是专业摄影人的专利,普通人通过手机摄影,就能实现艺术创作,展示摄影艺术的魅力,手机渐渐成为展现摄影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改变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倾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二)摄影艺术展现了人类运用手机的能力
艺术的表现形式总是多样的,艺术可以通过人类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也能通过简单的执笔勾勒展现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要求,视觉时代下,摄影艺术的准入标准降低,每个人可以利用手机将不同的影像内容展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对世界认知[3]。手机中摄影功能比较完备,光圈大小、曝光程度、延迟摄影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手机摄影过程更具灵活性;单反中存在的广角镜头,在手机中也能通过对角度的合理调节进行完美呈现;全景模式提升了手机摄影作品的连贯性,诸如此类摄影技能的应用,展现了人们运用手机过程的熟练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摄影者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体验。手机摄影艺术将摄影人从严肃的心态中脱离出来,以更加轻松的状态继续艺术创作,提升手机摄影艺术的创新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视觉时代下的手机摄影艺术具有、高纪实性、高随意性、高探索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手机是展现摄影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摄影艺术展现了人类运用手机的能力,两者之间通过摄影过程实现统一,提高了手机的利用价值和手机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极大地推动了生活化审美观的普及与发展,实现摄影艺术创作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鹤鸣.视觉时代手机摄影艺术的特点及其创作方式[J].艺海,2018(12):72—75.
[2]张泽军.探究视觉时代当中摄影艺术与手机摄影的创作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1):241—242.
[3]周浒.论视觉时代的手机摄影与摄影艺术创作[J].新闻知识,2015(01):88—8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