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信到微信,70年的通信变迁

2019-08-26 01:31任学良
通信产业报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叔父通话智能手机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前祖国百废待兴,70年后祖国百业昌盛。在这沧桑巨变的70年里,我们一家四代人见证了寻常百家庭通信方式发生的地覆天翻日新月异的变迁,这一切令人感慨万千。现在走在大街上,我们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智能手机玩微信,自如切换文字,轻松随便地进行语音视频。而在70年前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令人不敢相信。

70年前的1949年,我的三叔父任子祥(时任解放军某部团政治委员)驻守在黑龙江省虎林县,与当时的苏联隔鸭绿江相望。少小参军离家20多年未与母亲(我的奶奶)谋面,母子相思欲断肠的心情可想而知。由于当时交通条件所限,三叔父每次写的信件奶奶50多天后才能收到,每逢收到三叔父的信件和黑白照片时,奶奶都会哭成泪人。由于刚解放不久,军队任务吃緊,三叔父无暇回乡探母。常见奶奶拄着拐杖手搭凉棚站在村口眺望,企盼隔六七天才能来一回的乡邮员的到来。每逢乡邮员来时,奶奶都会紧紧握住他的手,不管有没有奶奶的信件,她总要双手捂住邮包,眼泪夺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这种母思子的心酸画面落泪。

上世纪60到70年代,村里农业社也安上了手摇电话,每逢三叔父打电话到村委会办公室时,村干部都会将奶奶搀扶进办公室接电话。奶奶颤抖的双手不知如何拿听筒,当别人把听筒捂到她耳朵时,由于距离太远(黑龙省虎林县到山西省阳高县的一个村庄),杂音太大,加上线路信号弱以及当时设备值量差等原因,奶奶总是听不清三叔父时断时续传来的微弱说话声,她也为此嚎啕大哭。由于时值中苏矛盾升级时期,我国边防军队戒备紧张,三叔父始终未能回乡看望奶奶,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奶奶辞世,母子二人都未能谋面,这也成为他(她)们终生的憾事,要是当时有微信,母子二人可用语音和视频聊天,奶奶脸上一定会绽放出笑容来。

1981年,国家对普通家庭安装电话实行放开政策,但刚开始安装费就要好几千元,话费也非常昂贵,经济好的家庭才会安装。一般人只能到公用电话处打电话,我常常在公话厅与三叔父通电话,互相的声音清晰明亮,虽然彼此相隔好几千里,犹在跟前说话一样,有时一通话就达20多分钟,彼此才感到欣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高收入人群、企业领导及基层政府官员开始用上第一代移动电话“大哥大”。在当时,开着桑塔纳车、手提“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普通人才开始用上了翻盖手机和小灵通。那时我买了一部“三晋通小灵通”,令我与远在黑龙江虎林县的三叔父通话方便了许多,不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此时的三叔父已转业到地方任职,与我的通话次数也多了起来,通话方式由落后到先进快捷的改变,拉近了亲人们之间的距离。此时三叔父与我们通话的内容不仅仅是对亲人的关切与惦念,更多方面是对家乡的眷恋乡愁。

然而一生戎马生涯身有两处弹伤的三叔父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与世长辞,由于工作原因,他从16岁参军,再未回过生他养他的故乡,直至忠骨埋异乡。我虽未与三叔父谋过面,但幸逢盛世,利用先进的通信手段,与三叔父多次通话,互相之间的声音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熟悉。遗憾的是三叔父在世时互联网还没有运用到老百姓实际生活中,未能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彼此实现视频通话。现在回想起来,留下的是无限的思念与惆怅。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通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迅速发展。QQ、微信很快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平头百姓互相交流分享心情的主要平台。现在的智能手机为无数国人带来沟通的便捷与快乐,音画同步的通信方式不仅流行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少年儿童也会用,不管距离多远,沟通十分方便。2017年我女婿因公在澳大利亚出差,虽然远隔千山万水,视频通话也好像近在尺咫,拉近了亲人间的距离。2018年2月,女儿一家人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滨城市墨尔本过中国春节,外孙与孙女进行视频通话,虽彼此间有数万里之遥,但两个小家伙互相视频时画面逼真清晰,滑稽笑态可掬,令我们捧腹大笑。

是啊,70年仿若弹指一挥间,在这不平凡的70年里,我们国家的通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令人感慨万千。从书信到微信,70年的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最好的时代。

作者简介

任学良,1954年出生,原供职于山西大同同煤集团,2014年退休,2013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煤佛缘——晋华宫周边地区及云冈峪风物典故》(12万字)一书,现为同煤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传记,游记,评论,散见于诸报刊。

猜你喜欢
叔父通话智能手机
谁认识的人多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低成本视频通话APP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视频通话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云泥之外冷清秋
2013年3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