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
潮牌“MLGB”由于“含义消极、格调不高”,日前被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无效,这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MLGB”乍看之下就是一句国骂的拼音缩写,怎么还成为品牌了?这叫众多吃瓜网友傻傻看不清,但是在时尚圈或是关注潮牌的人眼里,“MLGB”再熟悉不过了。实际上,这个牌子是由著名主持人李晨(非范冰冰男友)和歌手潘玮柏共同创立于2008年的潮流品牌。2009年,李晨和潘玮柏联合创立了时尚界赫赫有名的潮流店铺NPC,“MLGB”也成为该店的品牌之一。
虽然创始人解释说“MLGB”是英文“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的缩写,创作的初心是“希望能让年轻人在叛逆的背后理解生活的不易”,但是自从品牌成立之初争议就不断。
关于“MLGB”的商标风波,早在2015年便开始了。2015年10月,一位姚姓的神秘人士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MLGB”商标的无效宣告申请。他表示,“MLGB”商标的字母组合含义消极,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具有不良影响。
面对这种指控,“MLGB”方面当然表示不服,他们也振振有词:“我们的品牌成立了这么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宣‘My Life is Getting Better的品牌内核,是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很多潮流玩家都能给我们作证”。
既然不服,那就上诉。不料,这位姚姓人士又放出大招,指出除了“MLGB”这个具有歧义的商标之外,它的公司还申请了“Caonima”的商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迎合媚俗文化的意图如此明显,“MLGB”百口莫辩。最终,北京高院一槌定音,驳回上诉,判定商标无效,直到近期关于商标使用权的二审才出结果。
创始人李晨表示:“自己尊重并虚心面对这次判定的结果,作为艺人和创业者,应更多考虑社会责任,今后将把积极向上的理念传递给大家。”随后,合伙人潘玮柏也说要“一起面对”。
作为一个老牌国潮,“MLGB”虽然在设计上广受吐槽,但毕竟陪伴过无数潮流玩家的青春,如今连商标都混没了,实在令人晞嘘。
品牌名称打着粗话、脏话的擦边球来做宣传,这当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被打入十八层地狱都不解恨。奇怪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一家同样有借着粗话做宣传嫌疑的品牌“FCUK”的运气却好上了天。
对于“FCUK”这个“词”,大家可要看清楚,它可不是英文那句骂人话“fuck”,但正因为它俩长得太像,以至于好多人第一眼都会认错。“FCUK”是“French Connection United Kingdom”的缩写,其品牌的产品包括服装、香水和化妆品等,由英国人史蒂芬·马克斯和两位法国时装设计师于1972年共同创建。1997年,“FCUK”取得了英国商标注册权。
其产品风格另类,属于上流品牌,价位也相对较高,最具特色的当属它的T恤衫,是英国时尚追风人士的首选品牌,在全世界也颇受欢迎。它的香水名字也很独特,女性香水叫“fcuk her”,男性香水则就是“fcuk him”,如此怪名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FCUK”品牌从获得商标权到现在也是备受争议。然而,这个品牌至今已经有将近50年历史,而且依然屹立不倒,其创始人史蒂芬·马克斯也是靠着这个品牌赚得盆满钵满。反观近期被宣告商标无效的“MLGB”,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同样是涉嫌借脏话宣传品牌,为什么“FCUK”能成功,而“MLGB”却一夜凉凉?
品牌的生长需要适合的土壤,毕竟两个品牌的国情不一样。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就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虽然英国的历史悠久,但它的创新力一点也不差,相反,英国总能在创新上玩出新高度来。现在的英国首富詹姆斯·戴森被誉为“家电界的乔布斯”,素来以创新文明于世,他设计的美发棒和吹风机即使卖到天价,在全球仍有无数粉丝翘首以盼。
英国前首富——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更是全英国最抢镜的“嬉皮资本家”,他提出维珍品牌的价值观就是反叛、独立和自由思想,因此维珍经常搞一些奇怪的行为艺术来博人眼球,正因如此,维珍的品牌才更加时尚、富有情趣。
1998年,英国政府又提出了“创意经济”的概念,这更促进了英国品牌创新力的蓬勃发展。
以创新闻名的英国还有一个“腐国”的外号,就是因为英国的同性恋者特别多。时尚界有一种说法:“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和这个城市的同性恋人口成正比”,闻者无不大惊失色:难道只有“同志”才能搞创新?其实,“同性恋创新指数”说的是对异质思维的宽容度,想想也不无道理。
从品牌创新的角度来讲,品牌要用一个个新奇的创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品牌。“FCUK”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其实它是有创新的,“FCUK”虽然跟“fuck”长得很像,但是毕竟人家不是那个词,你看错了那是你的事,人家并不是那么写的,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是高明之处就在于玩的就是文字游戏,人家对字母的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所谓“点石成金”,对旧元素的重新组合也是创新。
而反观“MLGB”,就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了,品牌想要发展,照抄照搬是万万不行的。其实,“MLGB”在2008年诞生,已经发展了好多年,虽然一直饱受争议,倒是也能自圆其说,但谁让它的公司又注册了一个“Caonima”呢?媚俗如此明显,你再怎么解释也不成,点背就不能怪社会了。
说到潮牌的创新,陈冠希的“CLOT”堪称典范,虽然当年冠希不慎打開了“一扇门”,惹得整个娱乐圈一片哗然,但他却可称得上是中国以偶像身份自创潮流品牌的第一人。
“CLOT”的设计创新取材于中国元素,从丝绸到唐装,从设计到裁剪,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工艺陈冠希都亲自把关,连老外都对“CLOT”的中国元素叹为观止。在产品营销上,陈冠希也颇具商业头脑,他选择在去年的世界杯赛事期间举办“CLOT”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联手Nike推出“CLOTxNike”周年限定球衣,一时间大受欢迎,借势营销做得非常成功。陈冠希在纽约大学演讲时说道:“中国制造,可以成为世界标准。”
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看来,成功不仅仅需要创新,并且也需要一点点返气,陈冠希就属于运气非常好的那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