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网研究院编撰发布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推动爆发式增长,是未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人工智能有望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支撑,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一波高速发展浪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此次发布的蓝皮书认为,人工智能正处在技术升级的关键拐点,是科技创新的下一个“风口”。刚刚过去的2018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大爆发”之年。人们发现,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商场,智能语音机器人取代了前台服务员;在家里,智能机器人可以清扫每个角落;在医院,新型医疗机器人可以监测病情、护理病患。在教育、交通、医疗、政法等行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让行业的效率更高、发展更具活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不仅将为人们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将推动我国实现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
自从6月上旬,上海市开始为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规定”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展开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开始,互联网上关于垃圾分类问题的讨论便不绝于耳。对此,有人大力支持,也有人审慎迟疑,还有人抱着调侃的心态编起了段
舆论对垃圾分类新政的争议,反映出人们对公众习惯养成路径的不同认识。有人认为,想要塑造出更好的公众习惯,就要从外部注入强制力,政府的严格规定与配套奖惩措施,使人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坏习惯,逐渐适应新习惯,一旦新习惯形成,社会文明也就取得了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与其通过强制力扭转公众的习惯,不如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普及与新习惯对应的观念,这种做法虽然见效慢,却可以降低新规的执行成本,减少习惯转变过程中的社会冲突。两种看法,见仁见智,各有千秋。上海市的严格方案,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实践,但其他计划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城市,也可能会尝试较为和缓的方案。不同地方的尝试可能会取得不同的成果,但无论如何,这些尝试都将对垃圾分类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最终,我们会找到一条最适合的路径,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升级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