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蚊以消夜

2019-08-23 11:47朱艳坤
女友 2019年8期
关键词:沈复蚊帐蚊香

朱艳坤

我家有一处后院,因为我的疏懒,以致荒草丛生,于夏季尤甚。入目固然青翠可爱,但孳生的蚊虫却让人不胜其扰。也曾想过点蚊香挂蚊帐的办法,但家养一只肥猫,蚊香于人无大害,于猫却是致命的毒。一顶挂起的蚊帐,通常会成为猫的上好玩具,不一日,即条分缕析,完全失去了隔绝蚊蚋的功能。可用的唯有电蚊拍,初时效果尚佳,久了也锻炼出了蚊子的智慧,通通躲进了蚊拍不可及的暗处。长夜漫漫,无法安眠,不得已,我开始研究蚊子。

蚊子可以说是人接触最多而了解最少的昆虫,蚊子拥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只蚊子一生会产1000到3000个卵,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成活率,也算是百子千孙。虽然屡经捕杀,但蚊子依旧毫无灭绝的迹象,所以注定无法成为保护性昆虫。蚊子体型很小,身上的漂亮花纹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分辨,因此也没人豢养蚊子作为宠物观赏。种种缘由,注定我们对蚊子熟视无睹而又恨之入骨。

古文中有个概念,叫做“入微”,就是字面意思,深入到微小之处。我们现在理解入微最明了的道具是显微镜,可以入到细胞的程度,那些比蚊子还要微小百倍。古代没有显微镜,主要靠好视力以及天真的想象力。沈复的《浮生六记》里说,他小时候视力很好,好到可以直视太阳,看清细小的毫毛。他在夏天喜欢在蚊帐里放一群蚊子,想象它们像空中的仙鹤一样舞蹈飞翔,还对群蚊喷烟,蚊子为烟雾所呛,鸣叫翻飞,如鹤唳云端一般,这样的观赏与想象使他获得了莫大的快乐。这是我在实际的古人叙事中见到的最接近“入微”的描述。

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同样的炎热长夜,同样的夏蚊成雷,我们可以重复这种游戏,以靠近古人的趣味。但为了免除蚊子叮咬的苦楚,我们可以做一个选择。蚊子是有雌雄之分的,雄蚊并不咬人,只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口器早已退化,完全没有叮咬的能力。集百只雄蚊,观一场鹤戏,怕是当今的极致风雅了。

所谓文字的质感,往往就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处展现。沈复的文字让人想起他的前辈明末遗民冒辟疆,他的《影梅庵忆语》可说是家常屑语悼念往昔的滥觞。冒辟疆是明末四公子之一,才華横溢自不必说,气节高标、卓然于世,也是同时代的文人所不及的。其《影梅庵忆语》的主人公正是他的姬妾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艳名冠绝一时。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故事,有两桩最为知名,一为侯方域与李香君,后被演绎为《桃花扇》;另一桩就是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故事,其文学遗产则为《影梅庵忆语》。

“前身应是董双成,略向人间证旧盟。水绘园荒桑海换,瑶天鹤返太凄清。”这是当时人咏董小宛的句子,以西王母座下仙女董双成为喻,可见董小宛的天人之姿。这样一个才华与颜值都堪称女神的人物,居然倒追冒辟疆。彼时冒辟疆正痴恋陈圆圆,因为陈被豪门所夺,冒处空窗,董小宛得以趁虚而入。

长夜无聊倦读书,我的枕边是柏桦的《水绘仙侣》与李孝悌的《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讲的都是冒与董的故事,丧乱之中的深情使我暂时忘却了蚊子的烦扰。董小宛逢母丧,自己也病卧于暗室,冒辟疆过访,扣门不已。两人在一片狼藉中相见,互诉衷肠,董小宛憔悴的精神因为见到心上人而振奋,兹后两人把臂共游二十七日,冒辟疆日日辞行,董小宛日日挽留,痛哭失声,在这二十七次难舍难分的送别中,二人终于定下鸳盟。

两人的姻缘得到了整个金陵文化精英圈子的祝福,在钱谦益、柳如是等人留恋的目光中携手隐归如皋,此后的九年,是冒与董人生中最幸福的九年,一直到董小宛因病离世。这九年里,董小宛褪尽往日铅华,完全是一个良家巧妇的可爱模样。她可以与冒辟疆诗词唱和、书画酬酢,也可以洗手作羹汤、研制富有巧思的可口茶点,在一个旧式的大家族里,她的乖巧,竟然无一人不喜。董小宛故去后,冒辟疆哀叹“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故事终于结束,怅惘之下,蚊子的嗡鸣倒成了一枕黄粱的叫醒铃声,变得可爱起来。

猜你喜欢
沈复蚊帐蚊香
蚊香
挂蚊帐
小蚊帐
家用蚊香变“阴阳蚊香”
浮生六记
使用蚊香
为什么蚊帐都是白色的
恼人的蚊帐
沈复自嘲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