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荣 杨莉 杨秀庭 罗成英 王扬木 袁世聪 黄文强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女性开展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女性200例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示正常的非妊娠期女性200例设为对照组,均实施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对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研究组受检者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BC及HG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凝血四项检测TT、PT及APTT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非妊娠期女性相较,妊娠期女性血常规与凝血四项主要指标水平均有显著的差异,可以此为依据对孕妇的个体化情况进行有效评定与鉴别。
【关键词】孕妇;凝血四项;血常规;母婴健康
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各项生理机能、代谢水平、激素水平相较于育龄期非妊娠女性具有显著显著差异,继发各类病理改变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尤以血脂血糖代谢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抗凝水平异常等常见,这也是导致妊娠期各类合并症高发的主要因素,血液粘度的异常增加,会在一定程度增加分娩的风险,导致早产、异常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剥等问题,对母婴健康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在妊娠期实施凝血四项及血常规的定期检测,能够对孕妇的生理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与评定,本次研究就其检测的J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女性200例设为研究组,年龄23~36(27.68±2.04)岁,初产妇122例,经产妇78例。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示正常的非妊娠期女性2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2~37(28.57±1.98)岁,已育者71例,未育者129例。两组受检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受检者实施凝血四项与血常规检测,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由同两位检验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医师完成检测工作。
1.2.1凝血四项检测:采集两组受检者静脉血3ml左右,取2.7ml静脉血混入0.33ml浓度为1.109mmol/L枸缘酸钠溶液,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处理15min左右,留置血浆,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有凝血酶、凝血酶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1.2.2血常规检测:采集两组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2ml左右于真空抗凝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检测,主要检测指标有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计数。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受检者凝血四项与血常规检测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水平(HGB)等。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軟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测主要指标比较: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测WBC、RBC及HGB水平比较,研究组受检者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BC及HG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受检者凝血四项检测主要指标比较
两组受检者凝血四项检测TT、PT及APTT时间比较,研究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血液高凝状态是妊娠期女性相较于非妊娠期健康女性最为常见的差异,属于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尤其在妊娠晚期时孕妇的纤溶系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机体正常的凝血与抗凝机制,主要表现为生理抗凝水平的降低,会增加孕妇发生血栓的风险。伴随医学的发展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检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定期产科能够及时对孕妇及胎儿的状况进行观察评估,早期发现妊娠期不良问题。凝血四项检查能够对机体的内外源性凝血因子水平、高凝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检者TT、PT及APT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妊娠期女性的凝血状态显著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对具体结果进行量化评估有利于掌握孕妇的高凝状态。血常规能够对主要细胞计数进行定量检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受检者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BC及HG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的显著性能够有效反映妊娠期女性的免疫功能、感染状况、贫血状况,有利于对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异常改变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早期干预率。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女性实施血常规联合凝血四项检测,能够对孕妇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在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方面价值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