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林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在患儿外感发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88例分别以研究组与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进行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感发热患儿通过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儿推拿;护理干预;外感发热;患儿;治疗应用效果
发热在西医认为是病菌侵入体内,使中枢产生了发热介质,从而引起温度升高。在中医认为是阴虚内热,肌表被风寒或风热侵袭,使得内热无法散去所致。小儿外感发热通过推拿进行退热,效果在l临床中被认可,但由于患儿年龄小,顺从性较低,若护理不当,会使病情加重。本研究针对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在患儿外感发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研究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与伦理会批准的情况下,并且排除其它疾病后,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的研究组年龄为3个月~8岁,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75±3.53)岁,病程10h~8d,平均(3.98±2.53)d;对照组年龄在5个月~7岁,男性2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58±3.76)岁,病程11h~8d,平均病程(4.11±2.42)d。据J临床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多饮温水、物理降温、卧床休息),研究组患者在采取推拿疗法及护理干预,推拿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头面部推拿,推拿者双手拇指、食指蘸取少许推拿介质,分别给患儿头部、面部进行穴位(开天门穴、揉太阳穴、推坎宫穴)推拿,每日一次,每一穴位反复推拿30~50次;2、手部推拿,推拿患儿左手的天河水穴,以清天河水手法进行推拿,每日一次,反复推拿5~7min;3、脊柱推拿,每日1~2次推脊,每次3~5遍;4、足腿部推拿,推拿足三里穴及涌泉穴,每日一次,反复推拿200次。护理干预具體方法如下:1、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将患儿因高热被汗水浸湿的衣物进行更换,用温水擦拭皮肤褶皱处,避免皮肤被汗水刺激;2、物理降温,护理人员给患儿进行物理降温,避免因持续高热使患儿出现惊厥以及并发症的发生;3、心理护理,患儿在进行推拿时会有少许疼痛感,通过安抚、唱歌、讲故事使患儿的注意力被有效转移,提高患儿配合度;4、补液护理,及时给患儿饮用淡盐水补充体液,避免休克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痊愈:治疗后6~12h体温、指标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12~24h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24~36h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后体温未正常,症状仍存在。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应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22.0)对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x±s(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的计数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有效率,计数资料以X。检验进行组间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持续高热会造成损害,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小儿外感发热应快速进行退热,药物治疗虽效果显著,但易复发,副作用大。小儿推拿通过对患儿的各个穴位进行揉、捏,可达到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使阴阳平衡,促进热代谢,达到退热效果。
经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小儿外感风热通过根据患儿年龄、体征进行穴位推拿,可有效疏通经脉、补虚泻实、清热解表,是无副作用、无痛苦,非常容易被接受的一种良性刺激治疗方法。与此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既保证了患儿舒适度的提高,以及配合度的提高,并且有效避免了加重病情的风险,护理干预是顺利进行推拿治疗的保证。通过推拿与护理干预可使患儿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患儿外感发热时通过小儿推拿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