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芝蓉 林 梅 马妮妮 梁 崔 梁凤丹 陆华湘 冯春梅 黄柳凤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广西百色市 533000,电子邮箱:234338191@qq.com)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病情危重,对呼吸系统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使用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由于暖箱内位置狭窄,呼吸机吊臂不能伸入暖箱内,使得呼吸机管道固定形式单一,不便调节高度,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因管道牵拉、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气管插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可导致患儿重复插管或窒息[2-3]。此外,呼吸机管路支撑和固定不佳,会导致管路内冷凝水聚集过多,使细菌定植在管路内,含有细菌的冷凝水进入患儿气道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据报道,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儿VAP发生率高达9%~70%[4-5]。引起VAP的原因很多,其中呼吸机管路的细菌定植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6]。因此,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管路和气管插管导管的合理固定最为关键。传统常采用胶布固定管道、一次性尿片或者小毛巾折叠托起呼吸机回路,但容易出现气管插管导管脱落等问题。为更好地固定呼吸机管道,我们研制一种新型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架,并应用于暖箱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的管道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新生儿ICU收治的178例需要在暖箱内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阴道产或剖宫产的早产新生儿,并且均为暖箱内机械辅助通气患儿。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疾病或已患有吸入性肺炎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男46例,女37例,体质量(1.6±0.5)kg,日龄(5.5±2.3)d;观察组95例,男59例,女36例,体质量(1.7±0.5)kg,日龄(5.1±2.2)d,两组患儿均经口行气管插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使用同一型号和规格的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采用一次性MR850双加热呼吸机管路-RT系列婴儿管路,无气囊气管导管为2.5~3.5号、气管插管均采用经口置管方式。在患儿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使用医用胶布、一次性尿片或者小毛巾折叠托起呼吸机回路,观察组采用暖箱内呼吸机管路固定架固定呼吸机管路。
1.2.1 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的制作:该管道固定支架的材料为安全、无毒的聚碳酸酯,主要由底板和支撑板组成,支撑板与底板一侧垂直连接形成“L”形,其四周圆滑无棱角,不会对患儿皮肤造成损伤。固定架的底板是长方形,长约20 cm,宽约10 cm。支撑板为固定板,长度为25 cm,宽度为10 cm,两侧开设有若干个高低不等的“U”形孔,主要用于嵌放呼吸机管路,各“U”形孔直径均为2.5 cm×2.0 cm,各“U”形孔光滑无棱角,避免磨损呼吸机管路。见图1。
图1 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
1.2.2 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将固定支架放置于患儿头部一侧,底板置入暖箱垫下,调整好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根据患儿体位将呼吸机螺纹管道固定于高度适宜的“U”形孔中,充分固定支撑呼吸机管道,以不压迫患儿嘴角和头面部为度,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更改或调节固定架高度和位置,每天消毒和更换固定架。患儿病情稳定,撤机后无须使用固定支架时,将呼吸机螺纹管道自“U”形孔中取下,将固定支架自患儿暖箱垫下取出,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后备用。
1.3 评价指标 (1)气管插管滑脱发生率。脱管判断:排除呼吸机故障,患儿胸廓起伏不明显或不起伏,口周发绀,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下降,哭闹时能发出声音。气管插管滑脱发生率=脱管例数/总例数×100%。(2)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期间观察患儿嘴角及面部皮肤情况,若嘴部及面部皮肤出现压红、脱皮、肿胀即为发生了皮肤损伤,若皮肤受伤深度达真皮层及其以下,伴有出血、疼痛等症状即为皮肤破损。皮肤损伤发生率=皮肤损伤例数/总例数×100%。(3)VAP发生率。辅助通气48 h后监测以下指标:① 患儿体温(当天最高值);② 血常规检查结果;③ 气道分泌物(气管深部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参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的VAP诊断标准[7],患儿体温高于38℃,白细胞计数>20.0×109/L或C反应蛋白>8 mg/L,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评定为发生VAP,并结合气管插管后和行机械通气后72 h的X线片检查结果进行诊断。VAP发生率=VAP例数/总例数×100%。(4)家属满意率。采用医院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脱管、皮肤损伤、VAP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滑脱、皮肤损伤、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脱管、皮肤损伤、VAP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76例(80.00%),一般满意17例(17.89%),不满意2例(2.11%);对照组满意19例(20.89%),一般满意30例(36.14%),不满意34例(40.96%),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58.054,P<0.001)。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由于胎龄小、体重轻,需使用无囊的气管插管,且气管导管的型号相对比较细小,细小的气管导管连接着2条相对较粗、较重的供气体出入的呼吸机管路,加上管路与患儿暖箱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呼吸机管路容易牵拉气管导管,持续的牵拉力使固定在患儿脸部的气管导管胶布松脱,易导致气管导管移位、滑脱及患儿嘴角、脸部皮肤受损,造成患儿重复插管或窒息,增加患儿的痛苦[8-10]。
传统常采用医用胶布将呼吸机管道平行固定在床垫或床边上,或者使用一次性尿片(或用小毛巾折叠)托起呼吸机回路,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但这可能造成患儿嘴角处皮肤长期受压,加重皮肤损伤[10-11]。由于靠近“Y”形管处的一小段管道与床垫平行,没有形成落差,使冷凝水聚集在此处管道内,当聚集在此处的冷凝水未能得到及时清理时,将会使呼吸机管路的管径缩小,管径每缩小1倍,气流阻力将增加16倍[12];同时,当气体通过有冷凝水的管腔时,会引起管腔突然变细而发生湍流,进一步增加管腔内阻力。任何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力增大,都会增加患者呼吸肌做功,潮气量减少。因此,固定好呼吸管路,使呼吸机的“Y”形管处于整个呼吸回路的高点,让管路内积聚的冷凝水顺流至集水杯,可以减少各种护理操作导致的冷凝水反流至患儿气道,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13]。
我科自制的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具有如下优点:(1)充分固定支撑呼吸机管道,防止呼吸机管道脱落、扭曲、受压,减少由于管道与暖箱高度差及重力作用导致的气管导管滑脱和患儿嘴角处、脸部皮肤损伤[14]。(2)使气管导管接口处的“Y”形管处于整个呼吸回路的较高点,减少冷凝水在管道内集聚,从而减少气道阻力,降低由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逆流引起VAP的发生率。(3)可根据患儿面部高度、病情、体位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U”形缺口进行固定,既方便给患儿更换体位.又可以防止管道滑脱,且操作简便易行。(4)此固定架小巧,可放置在暖箱内,美观、整洁,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便于消毒。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滑脱、皮肤损伤、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将自制的暖箱内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应用于暖箱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儿,可以较好地固定呼吸机管道,减少气管插管滑脱、皮肤损伤、VAP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